本书系英国不当得利法(返还法)集大成之作,塑造了英国今天不当得利法的整体格局与面貌。全书计十二章,依次为:第一章,引言;第二章,辨异;第三章,法律手段与返还标准;第四章,返还法的内部体系;第五章,以原告损失为代价而得利;第六章,非自愿转移:第一类;第七章,非自愿移转:第二类;第八章,自有接受;第九章,政策推动的返还;第十章,以不法行为产生的返还;第十一章,返还的第二项标准;第十二章,抗辩。 br 本书作者彼得 伯克斯1989年当选英国国家学术院会员,任牛津万灵学院研究员,并掌牛津大学民法钦定教授坐席至逝世;过去半个多世纪英国返还法研究取得卓越进展的关键人物,英国20世纪顶尖法学家。
本书集作者毕生心血,基于作者30多年的专利审查及研究工作经验,详细地介绍了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基础知识,并对专利审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又加入了作者对《专利法》相关核心 新颖性 创造性 等问题的最新思考。此外,本书还有大量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和专利审查有关的案例介绍,以期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使读者深刻领会本书的要义。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也称《芝加哥公约》(Chicago Convention),为管理世界航空运输奠定了法律基础,是国际民航组织的宪法。1944年12月7日,由52个国家在芝加哥共同签署。本书是航空法方面较为知名的专家对《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全面解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编写本书的目的在于着力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善于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全书共分为十三章,内容为跨国民商事诉讼概述,跨国民商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与参与人,国家豁免理论与实践,涉外管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类型,管辖权冲突与解决,不同类型案件管辖权,对外送达,域外证据的取得与效力认定,临时措施,审理程序,判决的域外承认与执行,中国区际民商事诉讼,中国国际商事法庭。
本书以《民法典》总则编的条文为主线和顺序,结合法条之下的实务问题对《民法典》总则编进行了逐条解读。本书聚焦于法律适用,立足于实务需求,结合《民法典》其他各编,贯通《民法典》、其他民商事实体法律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并结合立法机关有关《民法总则》《民法典》的立法资料以及 、各 人民法院近年来的有关裁判意见,试图探求《民法典》总则编的每个条文以及每个条文中的每个术语的含义和适用,挖掘法律条文中蕴藏的“微言大义”。本书不仅涉及《民法典》总则编的基本问题、基础问题、实操问题,还紧跟实务热点问题、疑难问题和前沿问题。
海上活动存在特殊风险的特点决定了从事海上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由海上风险导致的海损事故,这些风险事故是调整正常海上航行活动所形成的海商合同关系所不能规范的,因此需要专门的海事法律进行规范。本书分为海事法总论、海事实体法律制度、海事行政法律制度和海事救济法律制度四编。本书在编写中注重理论、立法、程序和案例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研究海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又研究海事行政管理、海事诉讼和海事仲裁以及海事立法、司法和航运实践中的问题。本书立足于我国海事法律理论、立法和实践的研究,同时还注意吸收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家先进立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和反映国际国内海事法的最新趋势和发展。
生物科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受到强大的公共利益和伦理影响。当生物科技创新选择通过专利制度进行保护之时,专利制度就必须直面复杂的科技伦理问题。本书选取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等作为切入点,开展发明专利伦理道德审查的专门研究。希望为这一领域的科技伦理认知及专利审查法律适用,提供一种相对全面客观的分析,限度统一法律适用。旨在激励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专利保护,确保人类尊严得到维护,引导负责任的科学研究。同时,在国家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之下重新思考专利伦理道德审查的定位,推进国家科技政策、科技伦理标准与专利保护政策、专利保护标准的和谐统一。
本书以婚姻家庭方面发生的主体案件作为裁判分析主线,列举近百余种婚姻家庭中常见的和疑难的现象,并提出百余种法律问题,并且在每个问题后还归纳出每个法律问题的核心价值主题。本书作者经过3年时间的修订整合,将婚姻家庭方面的各种常见问题及疑难纠纷相关的指导、参阅案例网罗殆尽。编者化繁为简,分曹部署,取易查捷,纲举目张,为广大司法实务工作者、公众解决婚姻家庭纠纷方面所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性实务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