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笔者几经斡旋,终于取得国际法学界著名出版商Matinus Nijlaoff Publishers公司的授权,将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律与政策中心过去30年来的会议论文原文,完整交付给厦门大学海洋政策与法律中心,由其自由挑选其中的重点,翻译成为中文精选集刊,在中国正式出版。这一套论文精选集,因此得以呈现在国内读者的眼前。相信它对于中国海洋法律与政策未来的研究发展,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构中国自主的环境法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以中国的环境法思想、环境法理论、环境法话语解读 人与自然和谐其生 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结合中国实践总结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国际化的基本理论,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书致力于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态文明法治理论为指引建构环境法哲学体系,以环境法研究成果为基础建构环境法理论体系,以实践经验为参照总结环境法的实践创新成果,分上、中、下三篇完成了对中国自主的环境法知识体系的法哲学基础、理论体系和实践创新的阐述。这三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构建和发展出一套成系统、较完备、趋成熟的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环境法治发展变化、解读当代中国环境法治成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对于推
本书收录了从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我国发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和环境保护执行解释,并根据需要补充了以前发布的少量规范性文件,共计340余件。本书是《中国环境保护法规全书》(1982-1997)和(1997.7-2001.4)两本书的延续。 本书所收文件分为十二部分;环境保护道德建设的规定;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解释;环境技术政策和环保产业政策;税收、政府采购、西部开发优惠政策;其他环境保护相关规定;行政立法、复议和司法程序;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规定;中国人世法律文件中的环境保护规定。后还以特别附录形式收入有关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的三份文件。 本书收录文件突出对环境执法工作的指导性和实
本书共分为21个部分:部分是环境保护基本规定;第二部分是水污染防治;第三部分是大气污染防治;第四部分是环境噪声污染;第五部分是固体废物管理;第六部分是海洋环境管理;第七部分放射性污染防治;第八部分是生态保护;第九部分是城市环境保护;第十部分是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管理;第十一部分是环境经济政策;第十二部分是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第十三部分是消耗臭氧物资管理;第十四部分是有有毒化学品管理;第十五部分是环境标准管理;第十六部分是环境应急、监测、污染源管理;第十七部分是资源保护等相关法规;第十八部分是应对气候变化;第十九部分是依法行政与立法、执法;第二十部分是有关司法规定;第二十一部分是常用环境标准。
《中国水政要览(2000~2005)》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水政工作综述”。其中“水政工作概述”全面回顾和总结了2000~2005年全国水利政策法规建设、水行政执法、普法宣传、法律监督等主要方面的成就与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向;“水政工作大事记”则以时问为顺序,记录了这段时间发生的水政工作方面的大事、要事、新事。“水政工作概述”与“水政工作大事记”分别从横向分析综合与纵向回顾梳理,全面反映了全国这6年水政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重要文献”。选编了这一时期为水政工作指明方向、目标、原则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方面的文件、指示、文章等;水利部领导在全国水政工作会议之外,有关政策法规、行政执法等方面的讲话、文章也选编其中。 “水法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