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4.9折-5.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4.9折4.9折-5.9折5.9折以上
筛选:
    • 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
    •   ( 3 条评论 )
    • (日)高桥宏志 著,张卫平 等译 /2007-04-01/ 法律出版社
    • 该书的出版意味着高桥教授最终完成了自己对日本民事诉讼法宏大体系的理论勾画和阐述,应当说《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上、下)》是高桥教授民事诉讼理论之大成,也是他民诉理论研究的。本书能够在中国翻译出版,则能向中国学人完整地展示高桥教授民事诉讼理论的全貌,亦能更全面地了解日本民事诉讼理论发展动态和学术论争。不仅有助于解答当下中国民事诉讼理论争议中存在的某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对于胎动中的民事诉讼法修改亦有理论上的参考意义。

    • ¥117 ¥235 折扣:5折
    • 民事司法制度的功能与结构 傅郁林 北京大学出版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傅郁林 著 /2006-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民事司法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为目标,从民事程序的技术结构入手,考察、研究和建构我国的审级制度、上诉程序、审判权力制约模式、案件的繁简分流和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保障机制以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良性互动性诚实信用的诉讼机制的培植。本书重点探讨了我国正在进行的民事审判改革的背景、路径、方法、过程和整体思路,强调以中国问题为核心,注重比较法研究,认真考察国外相关制度的基本原理,充分考虑制度改革的远期目标和现实可行性,将基本理念和价值目标灌注到精致的程序细节设计之中。

    • ¥186.44 ¥382.88 折扣:4.9折
    • 民事审判方法 许可 著 法律出版社【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许可 著 /2009-03-01/ 法律出版社
    • 笔者吸收和借鉴了发端于日本实务教育的要件事实论的基本思维方法,以我国学说理论与立法、司法实践为基础,尝试着初步建构中国法语境下的要件事实论,并为寻找当事人主义诉讼体制下的审判方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结论。 笔者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

    • ¥398.33 ¥806.66 折扣:4.9折
    • 民事执行权论 严仁群 著 法律出版社【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严仁群 著 /2007-09-01/ 法律出版社
    • 执行程序应有二条分别以行政性权力与司法性权力为核心的程序主线。行政性权力由行政人员行使,也可由法官和行政人员共同行使,但司法性权力只能由法官行吏,二种执行权都应充分展现其刚性,在必要时也应适当展示其柔性。至少行政性权力的行使应遵循职权主义,债务人必须以其善意的配合换取执行权主体和债权人的宽宥。执行程序中的当事人同样应拥有诉权,没有诉权与之间相对应的执行裁判权是专断的。诉权是构建执行程序内控机制的必要工具,也是连接二条程序主线的桥梁。

    • ¥186.44 ¥382.88 折扣:4.9折
    • 当事人民事诉讼主张研究 闫庆霞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闫庆霞著 /2013-09-01/ 法律出版社
    • 社会的变革仍在继续,由经济领域扩至其他可能的一切社会领域。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诉讼主张体现的“公力救济中的私权自治”,公力与私权之间随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民事诉讼各项法律制度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生活,如何在相互影响中进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迫切需要。

    • ¥191 ¥387.37 折扣:4.9折
    • 公案簿 吴凤斌 等校注 厦门大学出版社【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吴凤斌 等校注 /2005-12-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这套《吧城华人公馆(吧国公堂)档案丛书》之一的《公案簿》的校注、出版工作,公元2000年起列入中国厦门大学的校际交流中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本书是原始档案记录的年代分别是1832年6月8日—1834年8月1日,1843年10月20日—1844年6月7日十年间的吧城华人公馆(公堂)事务。本书正文原以毛笔楷书、行楷、行草、草书汉字书写,杂以古今字、异体字、俗字、当时通行的简体字,本次校注径改为中国大陆现代规范的繁体字。档案原文中,凡公元纪年皆使用苏州码,公元纪月、纪日皆使用汉字,本次校注皆以阿拉伯数字统一之。档案原文中,钱款额、物品数额、人数等往往混用大、小写汉字或苏州码,本交校注地于几可能带小数(即非整数)或百位数以上的货币、度量衡数据,一律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之;对于其中带有多级计量单位的货币、度量衡数据,本次校注一

    • ¥346.67 ¥703.34 折扣:4.9折
    • 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研究 陈娴灵 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陈娴灵 著 /2009-12-01/ 湖北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我国部专门研究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法学著作。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后,一般认为案外人异议之诉以及参与分配异议之诉在我国规则层面已经确立。不过,其缺陷及疏失也同样不容忽视。其中与民事执行中当事人权利保护及救济有关的债务人异议之诉、许可执行之诉尤有构建必要。《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研究》对完善案外人异议之诉和参与分配异议之诉的建议,为构建我国债务人异议之诉以及许可执行之诉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此同时,《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研究》亦对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理论体系、正当性基础及其性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对理论研究与司法实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02 ¥209.37 折扣:4.9折
    • 民事诉讼证明权研究
    •   ( 0 条评论 )
    • /2013-01-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法院的裁判建立在证据所证明的案件事实基础上,而证明案件事实的前提条件则是证明权。在民事诉讼中,所谓证明权其实就是证明主体实施证明行为的权利。证明权由主体、客体、内容等基本要素构成。证明权的主体包括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法院和检察院,他们在民事诉讼中均可实施的证明行为;证明权的客体是证明行为,包括取证行为、举证行为、质证行为、认证行为、用证行为以及心证公开行为等;证明权的内容即其具体权能非常丰富,包括取证权、举证权、质证权、认证权、用证权、心证公开请求权等一系列权利。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证明权具有宪法地位,同时它也得到了一些国际条约的肯认;在我国,虽然也可寻得证明权的宪法依据和其他法律规范依据,但是,证明权或者其所属的司法保障请求权毕竟没有得到宪法直接而明确的规定。虽然证明权作

    • ¥353.5 ¥708 折扣:5折
    • 民事执行权研究
    •   ( 0 条评论 )
    • 童兆洪 著 /2004-08-01/ 法律出版社
    • 这是一本司法学的专著,也是一本部门法理学的力作;是一位高级法官的经验总结,也是一位在职博士生的学术结晶。本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点:其一,拓展了民事执行问题的研究领域和深度。其二,创造性地阐析了民事执行权定位与性质的界分。其三,理性揭示了民事执行权的司法权定位和强制权属性。其四,合理优化了民事执行权配置理论。本书除前言和余论的内容外,共分为九章:章民事执行权绪论,本章主要研究民事执行权的历史演化、概论分析、功能描述以及价值取向等构建民事执行权理论体系的基本性问题。第二章民事执行权定位,本章主要研究民事执行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第三章民事执行权性质,本章主要揭示民事执行权的基本属性,以区别于其他国家权力。第四章民事执行权构造,本章主要研究民事执行权的内容构造。第五章

    • ¥101.73 ¥204.46 折扣:5折
    • 中国民事推定研究
    •   ( 0 条评论 )
    • 刘英明 著 /2014-05-01/ 法律出版社
    •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从内向外看”和“从下往上看”的角度,对中国民事诉讼中的推定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带有创新性的成果。例如,他提出了广义推定和狭义推定两个概念,提出了法律上推定的类型化模型以及法律上推定标志词的类型化模型;他还对民事推定一律强制性转移客观证明责任的传统观点进行了批判,主张法律上推定效果的二元论,并且针对具体推定规则的效果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四步确定法。

    • ¥195 ¥391 折扣:5折
    • 中国民事推定研究
    •   ( 0 条评论 )
    • 刘英明 著 /2014-05-01/ 法律出版社
    •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从内向外看”和“从下往上看”的角度,对中国民事诉讼中的推定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带有创新性的成果。例如,他提出了广义推定和狭义推定两个概念,提出了法律上推定的类型化模型以及法律上推定标志词的类型化模型;他还对民事推定一律强制性转移客观证明责任的传统观点进行了批判,主张法律上推定效果的二元论,并且针对具体推定规则的效果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四步确定法。

    • ¥207 ¥415 折扣:5折
    • 民事审判方法
    •   ( 0 条评论 )
    • /2009-03-01/ 法律出版社
    • 笔者吸收和借鉴了发端于日本实务教育的要件事实论的基本思维方法,以我国学说理论与立法、司法实践为基础,尝试着初步建构中国法语境下的要件事实论,并为寻找当事人主义诉讼体制下的审判方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结论。笔者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1)既然要件事实在所指称的对象事实上相当于实体法中的法律事实和程序法中的主要事实,那么这一概念存在的价值何在?其与法律事实和主要事实相比有何特征?对本问题的研究与回答构成本书的第二章。(2)作为要件事实论的实体法基础,证明责任理论在我国学界已经有相当程度的研究,其中的法律要件分类说甚至已经成为我国学界的通说并在的立法层次上得到肯定,但作为证明责任理论的问题意识基础,即法官在真伪不明的情形下如何裁判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较为深入的阐述,这在某种程度上影

    • ¥309.2 ¥619.4 折扣:5折
    • 民事裁判过程论
    •   ( 0 条评论 )
    • /2004-01-01/ 法律出版社
    • 杨秀清编著的《民事裁判过程论》为中国政法大学杨秀清教授历经5年研究之作。《民事裁判过程论》的突出研究思路与特点在于将民事裁判过程与认知心理学结合起来,认为民事裁判过程的结构实质上分为民事裁判的发现过程与民事裁判的证立过程,其中,民事裁判的发现过程是一个由案件信息输入—案件信息加工—民事裁判输出所构成的审判者对当事人诉讼请求予以认知的内在的动态心理过程,而民事裁判的证立过程则是一个由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所构成的完整的民事裁判的外在的理性重构过程。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对民事裁判过程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研究以及对解决民事案件审判实务中合理裁判作出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110 ¥221 折扣:5折
    • 民事诉讼既判力理论研究
    •   ( 0 条评论 )
    • 邓辉辉 /2014-07-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十二章。部分为既判力理论的基础性问题,第二部分为既判力的构成要件和裁判形式,在分析既判力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决定、命令、通知以及仲裁裁决和公证执行证书的既判力问题。第三部分为既判力的范围,以既判力范围的一般理论为指导,分别探讨了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既判力的主观范围和既判力的时间范围,并对既判力的范围与诉讼标的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部分为既判力与民事诉讼再审程序,论述了既判力理论与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关系,探讨了既判力视角下民事诉讼再审程序进一步改革的基本问题。

    • ¥305 ¥611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