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益诉讼实质上是对行政行为的一种监督方式,是对传统的公权力制约公权力的发展和完善。为制约某项公权力而设置、扩张另一项公权力,为制约此项公权力又设置、扩张另外一项公权力如此恶性循环,将导致公权力的恶性膨胀,对私权利和公共利益造成更大的威胁。本书是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供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行政程序法研究”最后一本。着重论述了“行政程序法与现代法治国家”、“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行政程序法的法典化”、“行政救济”等与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密切相关的问题。本书表达作者对行政程序立法基本观念的著作,是作者对本国和各国行政程序立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和思考的成果。就总体而言,无论是资料性的作品或理论专著,目的都是直接为我国制定行政程序立法中最重要的立法--行政程序法服务,为我国的行政程序立法提供资料、理论依据和立法经验。
任何司法裁决、行政决定、处罚或者强制措施决定,都必须有证据作坚实的依据。可以说,没有证据,就没有司法裁判;没有证据,就没有处罚决定。甚至可以说,没有证据,诉讼与行政就没有了根基。可是客观而言,当前对证据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尚存在很多不足:,证据理论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三大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领域,而且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其一,很多研究者仅仅把视野停留在理论设计层面,很少结合司法实践之需要;其二,过分地“西化”,研究重点过分地集中在英美法国家的规则与标准、德日国家的心证与体系上面,而没有充分考虑国内的司法体系的契合性问题。第二,行政学与行政法学研究领域虽然也特别强调“用证据说话”,但行政证据的自身理论却相对比较薄弱。
吕艳滨、王小梅、栗燕杰所著的《行政诉讼法学 的新发展》属于综述式的学术史研完,分为三个部分 。部分是总论,对行政诉讼法学学科在2000年以 来的发展做概述;第二部分的各章节论述2000年以来 行政诉讼法学学科各重要领域或重要理论的研究状况 ,集中对行政诉讼法基础理论、行政法院制度、WTO 相关行政诉讼法学研究、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行 政诉讼类型化研究、行政诉讼调解问题研究、行政诉 讼中的证据和证明问题研究、行政诉讼当事人问题研 究以及行政许可诉讼问题研究等9大方面研究领域和 热点进行论述,包括主要领域的研究状况、重要的理 论演进过程、主要学术观点的讨论情况等。最后一部 分是预测与反思,对行政诉讼法学学科今后的发展历 程做出反思,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行政诉讼又称司法审查,对于行政主体而言,是一种法律监督制度;对厂相刘一人而言,行政诉讼是一种行政法律救济制度。行政法的核心是调整行政主体的行政权力和行政相对一人权利之间的关系。而行政诉讼制度的实质是通过法院司法权来控制行政权力从而保护公民权利。中国行政诉讼法通过对相对人权利的规定,保障了相对人的权利,并对其受到侵害的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救济,使相对人从传统的被管理走向现代的具有独立法律地位和主体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