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译丛·证据科学译丛:源自地球的证据·法庭地质学与犯罪侦查》为一本译著,为“证据科学译丛”之一,共分10章。主要包括:法庭地质学的历史;岩石、土壤、珠宝以及相关人造材料的类型;地质证据是如何将犯罪嫌疑人同案发现场相联系的;用于检验矿物、珠宝以及艺术品的方法和技术;用于法庭地质学检验的专用设备;地质证据在法律程序中的应用形式等内容。
本书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社会信息化以及信息社会法治化建设所涉及的信息犯罪与计算机取证相关技术与法律等问题进行了梳理。作者在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从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以及司法实践的应用需求出发,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信息安全、信息犯罪、计算机入侵、计算机取证、电子证据发现与收集、电子证据保全、电子数据恢复、电子证据分析与评估、计算机取证工具以及计算机司法鉴定等内容。
《证据故事》是美国法学院学生学习证据法课程的一本补充读物。书中将美国证据法中重要也是有趣的判例进行了新的故事性讲述,阐述了这些故事所代表的证据法规则。这些判例都是美国证据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例,而且是美国*的证据法学者在进行阐释这些判例背后的故事和法律规则,因此其法律学术性和可读性兼有。
《法院证据调查制度研究》是李晓丽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法院证据调查,是以法院为主体的收集证据和审查证据的制度,既包括实质层面上提出证据权力的配置,即将证据引入诉讼;又包括形式层面上证据调查程序的设置,即依照证据调查程序、运用调查措施获悉证据资料。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应当分别以修正的辩论主义和职权探知主义为法理基础,通过举证释明和证据协力义务,在实质层面上规范法院的职权运用;通过证据调查期日制度和证据调查措施,在程序层面上规范法院职权的具体运用。《法院证据调查制度研究》选取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立法,着重分析和比较了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法的证据调查制度。
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司法实践中,文书辅助证人的规则又表现出回归的趋势。虽然法律不再要求所有涉及文书的案件都必须传唤目击证人出庭。但是明确规定在某些种类的案件中使用文书证据必须提供佐证。总之,法律并没有完全否定保证文书制作过程真实的必要性,只是认为机械地坚持这一规则会阻碍对案件事实的查证。按照现在的规则,提供佐证来证明文书真实性的作法只是协助法庭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方法,而且只局限在某些种类的诉讼纠纷之中。 从古代的“文书审”到现代的文书证据规则,历史在记录司法证明的发展轨迹的同时,也在预示着未来。诚然,电子证据并不能等于文书证据,但是文书证据规则的变迁或许可以为我们研究电子证据规则提供一些有益的启迪。二者之间毕竟有不少相通之处,而且二者都要遵循司法证明活动的客观规律。明确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冰松、来剑戈、王连明、张弢、王淳浩、石向东、程刚、朱亚立、梁建军。
王立梅、刘浩阳主编的《电子数据取证基础研究》首先对电子数据取证的相关概念进行总结,然后对国内外电子数据取证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要性的描述,并对目前较为典型的取证工作予以介绍。在对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其上层典型应用的行为方式,力求为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数据取证系统建立良好的基础。
民事诉讼证据问题,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诉证据规定》)已于2001年12月6日由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并自2002年4月1日起实施。2008年12月11日,人民法院关于举证时限的问题专门出台了《关于适用(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民诉证据规定》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证据制度的有关规定,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国家的诉讼理念和经验,对《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制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解释和补充。它是我国部系统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这部司法解释的公布施行,对于提高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推进人民法院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证据法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保障。在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证据文化传统。现代司法也没有造就出证据逻辑思维习性的国家,要制订一部什么样的证据法、它与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关系如何协调。它的内容体系如何布局、各条的内容及立法理由如何确定……不仅是学者们和法律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本书所要重点论述的问题。 本书对我国司法裁判中,证据运用存在的一些制度层面问题进行分析揭示,以期“摸清家底”;对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的数处制度性缺陷进行理性剖析,以为草拟证据法“有取有去”;在比较研究国外证据法制度及证据立法例的基础上,厘定出若干比较符合或能够发展我国证据文化思维习性的规则,做到“洋为中用”;并对作者草拟出的证据法草稿逐条进行理论与现实分析,这些分析中,既有证据法理论的论述,也有
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医疗官司却不好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医疗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患者及其家属在发生纠纷想要提起诉讼时,不知道需要收集哪些证据、如何收集,更不知道如何运用己方甚至对方掌握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获得法院的支持。 《医疗损害官司证据收集、认定和运用》采用“导入式”讲解的方法,通过22个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医疗官司证据的基本知识、举证责任的期限和特殊性、证据收集和运用的方法等医疗诉讼实践中的重要且基本的问题,力图使读者能够掌握医疗纠纷胜诉的关键。
近年,在全球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发展迅猛,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这对计算机教育界和出版界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由华章公司引进的“计算机科学丛书”、“经典原版书库”、“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这三套丛书不仅涵盖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数据库、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图形学、通信与网络、离散数学等国内大学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核心课程,而且各具特色——有的出自语言设计者之手、有的历经三年不衰、有的已被全世界的几百所高校采用。在这些圆熟通博的名师大作的指引之下,读者必将在计算机科学的宫殿中由登堂而入室。 权威的作者、经典的教材、一流的译者、严格的审校、精细的编辑,这些因素使我们的图书有了质量的保证。 Dan Farmer is the author of a variety of security progr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