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洋自由》共有十三章,可分为四大部分,*部分含*章,为总述,是其理论或原则的概括,提出了自由贸易和自由航行的观点。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七章,主要论述海洋自由: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从发现、教皇赠送和战争等三个角度论述葡萄牙人对东印度无主权;第五章至第七章也主要从占有、教皇赠送和时效等三个角度论述海洋及其上的航海权不属于葡萄牙人。第三部分为第八至第十一章,主要论述贸易自由权,其中第八章是这四章的总述,第九至十一章,分别从发现、教皇赠送和战争等三个角度论述与东印度的自由贸易权不属于葡萄牙人。第四部分即*后两章是总结,一方面否定葡萄牙人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求荷兰人坚持自己的贸易权利。
国际安全是国际政治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它涉及国际安全体系、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观念等范畴,而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作为国际安全的基础,也是其不可分割的要素。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国际安全、国家安全和地区安全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及国际安全体系、国际安全机制、国际安全观念的历史与现状,并介绍了国际安全中的裁军、军控与防扩散,以及非传统安全议题等。
《国际法》是梅因在剑桥大学的十二篇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 《国际法》成书于英国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国际政治形势发生重要变化的年代。 全书涉及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权威与同意、国家主权、主权的国际法地位、海军与海上交战状态、巴黎声明、战争的缓解、战争的当代法、关于囚犯和军官的法律、陆上交战、陆上被俘的权利以及议和等内容。当时,英国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这部《国际法》反映了梅因在布丹、斯宾诺莎之后进一步对国际形势的反思,对国际形势、国家主权、战争与和平等重大问题的思考的作品,尤其是就主权、战争与和平等重要议题,在国际法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2015年的《世界投资报告》中,投资者与国家之间的争端解决(Investor-StateDispute Settlement,ISDS)机制的改革被列为国际投资体制改革的五大关键领域之一。与现有的ICSID机制相比,欧盟倡导的国际投资法庭制度表现出更强的确定性和更高的效率,对于ISDS所涉及的核心问题 平衡投资者和东道国权利 也有较为深入的考量,不失为ISDS改革中一个较有前景的讨论对象。鉴于此,本书拟对欧盟倡导的国际投资法庭制度进行专题研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剖析,并由此对或然中的中国ISDS方案略作探讨。
本书选取 网络空间国际软法 这一选题着眼于从实证的角度对网络空间国际软法的形成与发展的现状予以描述,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国际软法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的作用与局限性,同时运用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对网络空间与其他领域的国际软法进行对比。接着,分别从网络空间国际软法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前进动力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网络空间国际软法未来发展的路径和走向,就中国在未来网络空间国际软法制定中的应对提出若干建议。
中国与欧共体/欧盟自1975年建交以来,经历了40年的曲折发展。中国与欧盟在2003年提出了建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构想,十几年来的相互关系稳定发展。2012年以来,中国和欧盟都进行了领导层更迭,双方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欧盟关系40年: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构》汇集中国和欧洲学者对中欧建交40年来双方关系发展的回顾,重点探讨中国欧盟作为和平、增长、改革和文明伙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本书重点讨论了与海事请求责任限制有关的实体问题、诉讼程序以及国际私法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概说;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实体制度等。
本书系围绕域外环境法典编纂的经验探讨在我国进行环境立法法典化路径的学术著作。选取了德国、法国、俄罗斯等 和地区的生态环境立法文本进行整理,共分为绪论、统一环境法典编、统一生态法典编、生态示范法典编、综合编和尾论六个部分。本书在对域外环境法典的立法文本及内容进行介绍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相关法典的特点、制度成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结合我国环境立法现状,指明我国未来环境立法体系化建构方向,回应我国环境立法法典化的需求。
本书从国际法的视角,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组织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考察了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多样化组织型态、国际组织与全球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以及国际组织对国际法发展的影响,提出了重新界定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新见解;同时,着重对冷战后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实践、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及时的跟踪研究,是国内学者在国际组织法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本书以海牙儿童保护的国际私法公约体系为研究对象,重点对海牙儿童监护公约、海牙儿童抚养公约和海牙跨国收养公约进行全面评述,首次将海牙儿童保护公约的审议机制、履约指南机制、区域司法交流机制、培训和援助机制等公约实施机制加以推介,反映儿童权利的国际私法保护的前沿问题。书中也涉及对主要国家有关儿童监护、抚养、收养等立法的比较研究。针对我国儿童权利国际保护的实践,作者对完善我国涉外收养法制和规制国际性诱拐 儿童的立法进行探讨。研究成果可以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师、学生、立法及司法实务部门提供参考。
《国际刑事条约在中国的适用》从国际刑事条约与国内法关系的角度出发,以我国参加的24项多边国际刑事公约和29项包含有附属刑事规范的多边公约以及90项双边刑事条约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关于条约在刑事司法领域适用的18部法律、法规和其他文件中的具体规定,结合国际刑事条约自身的内容和特点,理清了在中国适用的国际刑事条约的范围,阐明了国际刑事条约在中国的接受方式为纳入式而非转化式,国际刑事条约在中国的适用方式既有直接适用方式也有间接适用方式,而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领域和涉外刑事案件中以直接适用为主。当刑事条约与国内法相冲突时,“条约优先原则”主要也适用于这两个领域。 《国际刑事条约在中国的适用》由高秀东编写。
海洋保险是确保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海洋经济是典型的高投入、高 险产业, 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灾 等各类海洋 险带来的不确定*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化解 险,成为我国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作为海洋灾 损失经济补偿的 要方式之一,保险业应为海洋经济编织一张 全网 ,以有效补偿海洋灾 给人们带来的 产损失,并 力灾后的经济恢复与 设。海洋保险并非一种 定的险种,而是指与海洋经济直接相关的保险产品的统称。海洋保险产业的状况与海洋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规模的海洋经济是海洋保险存在的基础,而海洋保险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海洋经济的进一步拓展。 《海洋强国背景下海洋保险的治 与创新》从海洋强国的 略基础、我国海洋保险基本情况、海洋保险业发展的域 状况与经验、海洋保险的治 创新等方面
《区域贸易安排原产地规则研究》在较为全面地介绍当前全球区域贸易安排原产地规则主要实践的基础上,分别对区域贸易安排原产地规则的贸易效应、投资效应、福利效应和贸易政策工具效应的表现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原产地规则限制性的影响因素。同时《区域贸易安排原产地规则研究》对区域贸易安排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学生常用法规掌中宝》丛书为法学院校学生掌握课程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法学专业能力而精心编撰,共设置13个分册。本丛书设置关键知识点速查表、法条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对比记忆、司考真题、案例索引、学法导航、考研前瞻等特色版块,供读者随身携带、便捷查阅。 ? 1、针对性强,适合学生。选法紧扣 学生常用 要点提示 关联精选 对比记忆 司考真题 考研前瞻 等栏目设置契合学生日常学法用法之所需,便于法科学生全面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 2、信息量大,性价比高。在收录大量法律文件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常用法律资源网址、核心期刊信息、司考真题、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等大量辅助学习信息。价位适合学生购买,性价比高。 3、修订及时,定期更新。根据立法和考试动态及时修订升级,新增2015、2016年司考新题和2016、2017年
“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国际商事仲裁法:法理、规范与实证》写在《纽约公约》实施50周年之际,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与历史意义将敦促我们依据公约的精神与理念,借鉴业已形成的国际商事惯例,立足于当前我国仲裁发展的情形,不断地完善我国相关的商事仲裁立法,以规范商事仲裁实践和推进我国商事仲裁事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事实上,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已使其在亚太地区甚至是国际社会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以及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为经济贸易的良性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与后续力量势在必行。给予商事仲裁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国际商事仲裁的现代化发展,对于改善我国的法治大环境,乃至维护国际经济贸易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本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国际争端解决的理论框架,国际河流争端的基本问题,国际河流争端的避免机制,国际河流争端的解决机制,国际河流冲突解决的特殊问题。
《公共当局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研究》由固安华明印业有限公司印刷,2015年4月第1版,2015年4月第1次印刷。主要内容包括:引言、公共当局海难救助法律行为考察、公共当局实现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的法理障碍、公共当局海难救助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等。
本书为“绿典之路”之子系列“各国环境法典译丛”之一,是独联体生态示范法典中译本以及爱沙尼亚环境法典(总则)的中译本,由 法学所具有环境法学背景的教授和博士翻译及审校,旨在借鉴他国立法经验,为中国立法规划和起草提供对策,为我国学者及立法机关等提供资料,推动中国环境法典的研究与编撰工作。独联体作为区域性 间组织,其生态示范法典具有法律术语精准、逻辑体系严密、立法理念 、体例结构系统、注重 接轨等特点;爱沙尼亚环境法典的总则部分较为凝练,较好地实现立法机关预定的统一法律概念、整合环境法律制度、优化环境法律体系、降低环境守法和执法成本和难度等立法预期。这两部法典内容可以为我国制定环境法典以及构建系统完整、体系优化的环境法律制度体系提供重要启发。
《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问题研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构建的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制度为重点,以具体的资产追回案例分析为依托,系统剖析了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的基本要求,详细论述了资产追回刑事途径和民事途径的程序选择和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指出资产追回国在具体的追回过程中,必须对拟选择的刑事途径或民事途径进行战略分析和战术准备,才能确保资产追回取得预期成效。当前,必须从提高资产所在国提供法律合作水平和资产追回国国内司法能力建没两个方面人手,逐步健全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制度。就中国而言,除应加大资产追回国际法律合作网络构建力度外,还应进一步完善犯罪所得、国有资产、境外追同主体等领域的国内相关法律制度。
《中亚跨国犯罪研究》一书以中亚为聚焦点,对跨国犯罪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本书中,作者认为“中亚”概念的适用范围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独立的中亚五国一一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中国的新疆地区一一包含涉及的范围。这些地区的特点是具有民族、宗教问题的复杂性,也是各种犯罪,尤其是恐怖主义犯罪易于滋生之地,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在对中亚跨国犯罪进行一般性论述的基础上,对中亚恐怖主义犯罪、中亚毒品犯罪、中亚偷越国境犯罪、中亚走私犯罪、中亚经济诈骗犯罪这五种主要的跨国犯罪类型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在每一种犯罪类型的研究上,除了对该种犯罪特征的描述以外,还从原因、对策等多个秒角进行了具有新意的分析,这种将犯罪学的分析与刑事政策的分析紧密地结合起来
《国际贸易法》主要包括国际商事交易、国际贸易管理和争端解决制度三部分内容,既适合将国际贸易法理解为涵盖私法和公法的广义国际贸易法使用,也适合将国际贸易法理解为私法或公法的狭义国际贸易法使用,可以满足不同课时、不同专题安排的需要。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全面、新颖、结构合理、篇幅适中。整个内容既涵盖了国际贸易法的主要知识点,又代表了截至修订时的*发展。合理的编排结构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一领域的整个内容,合适的篇幅既浓缩精要又适当展开,不显烦琐。 在商事交易方面,突出体现交易内容和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包括合同、买卖、运输保险、支付和贸易融资;在贸易管理方面,则以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中国“入世”承诺为核心,包括货物贸易管理、服务贸易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在争端解决部分,对应性地提供
“ ”倡议旨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推进同有关 和地区在多领域互利共贏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为推动共建“ ”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法治保障是基础性的、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只有通过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 经贸规则体系,我们才能有效协调、规范各方行为,促进双边和多边合作,充分实现“一带一路”所倡导的 化发展愿景。为此,我们必须对相关 和地区的法治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法治营商环境,推动保障双边和多边合作。
本书紧密结合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与理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国际刑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反映了现代国际刑法规则的内容及其特点。全书共15章,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国际刑法导论,国际罪行,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司法公正,国际刑法中的人权保障,国际刑事诉讼程序规则,以及国家与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的合作。本书的编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国际罪行,甚至国际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