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晚清国际法传入为线索,以主权国家的核心要素为架构,结合晚清主权意识生成之历史特性,从司法主权意识、领土主权意识、国民意识和国际社会意识四个维度出发,对晚清主权意识的生成进行微观考察。不仅史实性地呈现出晚清中国世界秩序观从传统帝国向现代民族主权国家、从 中国之天下 向 世界之中国 的巨大转变,而且还通过揭示19世纪实证主义国际法与殖民扩张的共谋,揭露了殖民扩张时代的实证主义国际法对形式平等的主权理论的扭曲和重塑。
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则是在数据保护方面的另一重要立法。这部条例是在欧盟之前的立法基础上(尤其是1995年的《数据保护指令》及相关成员国国内法)历经4年多的协商和辩论后于2016年4月27日通过,并于2018年5月25日正式生效。超过两年的准备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GDPR本身的重要性和对相关方可能造成的影响。 GDPR创设和引入了若干重要性的理念,值得数据保护领域的相关方认真研究和应对。比如: 1.强化对数据主体的保护。GDPR要求数据主体的同意必须是具体的、清晰的,而且是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由作出的。如果是涉及儿童的个人数据,必须获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更重要的是,数据主体可以随时撤回同意,数据控制者应为此提供便利。虽然GDPR允许在特定场合数据控制者出于其合法利益可
本书主编王铁崖先生是我国已故著名国际法学家,北京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教授,海牙国际法研究院院士。本书由王铁崖先生会同邵津教授、饶戈平教授、王贵国教授等多位国际法学界名家共同撰写,是国际法学教科书经典之作,也是国内公认权威、使用广泛的国际法学教材。 全书共分18章,涵盖国际法主要理论范畴。从国际法基本概念入手,循序阐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主体、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责任等基础理论,渐次深入到领土、海洋、空间、外交领事、条约、国际环境保护、国际经济、国际组织、国际争端解决以及战争法等具体法律制度。 本书不仅系统阐述了国际法的一般理论和制度,更奠定了中国国际法学教科书从体系到内容的基本模式,对中国国际法学教学影响深远。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一,其对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新焦点,因此探讨RCEP下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的发展与展望尤为必要。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RCEP签署国(东盟十国及日韩澳新)的数字经济概况、隐私/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数据跨境制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企业在上述国家从事数据跨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上述国家的隐私/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以及数据跨境状况和要求,对于从事相关法律制度研究和商务活动都会有所帮助。
《布赖尔利万国公法: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简介(第7版)》不仅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重要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而且在每一章介绍完这些原则、规则和制度之后,总是会对它们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有几段高屋建瓴的总结,充满思辨,令人深思。 《布赖尔利万国公法:国际法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简介(第7版)》没有其他英文国际法教材通常具有的繁杂的脚注,文体比较简洁,比较适合法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生或其他想要了解国际法的人士阅读。
本书是一本国际商法权威著作,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贸易与法律的突出特点,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视角。 全书共分4篇16章,涵盖的主题广泛,对国际法基础理论、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贸易管制、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投资、国际税收、国际环境保护、国际竞争法等相关法律问题均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探讨。书中包含大量的案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知识。 本书不仅适用于高校法学和经管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而且适合作为从事国际经贸或法律工作的在职人员的培训用书和参考书。
《国际商事仲裁法案例教程》按照培养卓越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真正实现从灌输式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实务工作的能力。 教材每章以实际案例及其思考题开头,正文结合前述问题,展开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适时回应问题。编写要求是跳出以往教材编写思维,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完整的信息。 本教材主要内容如下:仲裁概述、仲裁协议、仲裁管辖权、仲裁员、仲裁程序、保全措施、法律适用、裁决、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理论探讨与争鸣以及七部法律法规作为附录。
本书是由一线律师撰写,论述国际商事仲裁实务的图书。 全书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 *章 一带一路 下的国际仲裁,论述了中国主导的国际投资仲裁机构的设立,什么是国际投资仲裁等内容。 第二章 当事人*关心的问题,从胜负两方的是视角讲述了国际仲裁当事人关心的问题。 第三章 当事人了解仲裁的世界,论述了仲裁的优点,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仲裁机构及仲裁相关规定; 第四章 当事人申请仲裁的条件,论述了仲裁协议的起草与内容,仲裁协议的效力,关于仲裁协议的其他规定。 第五章 当事人经历仲裁的过程 仲裁程序,论述了申请仲裁,选择仲裁员,以及仲裁庭审; 第六章 当事人获得的*终结论 仲裁裁决,主要论述了,当事人选择了适用法律,当事人未选择适用法的情况,以及仲裁员适用法律的义务和裁决的效力。
操纵是期货市场面临的最大威胁。《期货市场操纵法律规制论》在内容上跨越《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和《期货和衍生品法》两个时代的反操纵法律变迁,是国内第一部从法学角度研究期货市场操纵问题的专著。《期货市场操纵法律规制论》通过对理论基础、法律适用和监管体制等三个层次的剖析,希望能够深化学术界对期货市场反操纵问题的认识,为我国相关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经验,进而促进期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尤其是期货市场操纵二元规制理论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期货市场反操纵立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方向。
本书在分析国际航空承运人在发生乘客伤亡、延误损害赔偿事故,及运输的行李、货物发生毁损、灭失或延误时,相关国际公约对承运人责任规范的基础上,航空承运人为求永续经营,就其因运输所产生的相关责任,有必要通过保险的机制,将其经营航空事业的风险妥善管理与分配,因此对航空承运人责任相关的航空旅客责任保险、航空行李责任保险、航空货物责任保险、航空延误责任保险进行了重点介绍。最后从国内法的角度探讨航空承运人责任和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问题,借以审视国内航空运输的相关法规能否与国际公约的规范并驾齐驱,并为日后修法提供准则与建议,促进我国航空法治发展的健全。
本书的导论部分系统讲解国际法的性质和历史发展、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主体、管辖与豁免、条约、承认与继承、国际责任等国际法基本理论和问题,分论部分涉及人权、国家领土、海洋法、国际环境法、国际组织、国际人道法等国际法分支。本书自出版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界及本科教学的肯定,本次改版在保留前版的基本框架情形下,对整体书稿作了调整和删节,更加突出案例分析和应用。本书每章均为读者提供进一步阅读的书目,书后附有索引,以便读者查找在目录中无法列出的概念、案例、事件等,更利于教学使用。
是当代美国国际私法领域代表性、影响的学术专着。该书博大精深,除国际私法外,还涉及法理学、法哲学、西方法制史等诸多领域。全书正文篇幅为265页,除导论和结语以外,正文内容分为5章。此次2005年新版(特别版)还在导论前面添加了12篇纪念荣格的文章和书评。荣格作为20世纪的美国冲突法学界巨擘,以其对美国冲突法革命进行反思后提出的解决法律冲突的实体法方法称道。在他的《法律选择与多国正义》一书中,他通过回顾和批判传统的法律选择方法,对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实体法方法进行了清楚、翔实、雄辩的论证,即使是跟他持有学术异见的学者,也对该书的学术价值评价极高。该书在各国冲突法领域的著述中引用率极高,是研究当代美国冲突法的极好材料。
《国际公法学(第四版)》着重论述国际法的理论学说和法律制度,较完整、准确地阐明了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基础知识,全面反映国际法的*理论学说和动态,并专题阐述了中国国际法在各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研究对象为复杂社会文化影响下的马来西亚法律,旨在探究马来西亚法律与多元社会文化的互动情况。本书介绍了独立前马来西亚法律的历史演进,并将独立后的马来西亚法律置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之中考察,寻找多元社会文化对其作用的条件和规律,并分析了当代马来西亚法律如何回应多元社会化和所面临的新挑战等。本书一方面置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之中进行考察,寻找多元社会文化对法律作用的条件、方式、规律;另一方面分析当代马来西亚法律怎样回应多元社会文化,其中不同的法律部门对多元社会文化的回应各有特点。
倪征日奥,新中国**位国际大法官,我国著名的国际法学家、海洋法学家。倪老可以说是与中国二十世纪法制史同行一生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他在92岁高龄撰写了回忆录《淡泊从容莅海牙》一书。本书曾在1999年首次出版,本次再版对内容略有修订,并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图书推出。本书在新中国外交史及国际法史领域,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钱其琛、史久镛、王铁崖、赵理海几位大家为本书撰写序言。
让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循证据法。本书主要分为如下七个部分:第一章 证据法与知识论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第一节 知识论的必要性,第二节 知识论的冗余说,第三节 知识论的基础性与认识方法的法定化。第二章 事实、命题与信念,第一节 关于事实的理论争议,第二节 真 与法律规范,第三节 命题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信念的功能。第三章 命题确证,第一节 命题确证的优先性,第二节 印证模式 之争论,第三节 事实证明理论之重构。第四章 信念确证第一节 知识是否优于信念,第二节 探究与美诺悖论,第三节 认知目标与证明标准,第四节 信念规范。第五章 信念与理由,第一节 我国证据法学理论不足,第二节 证据主义,第三节 证据诠释,第四节 敏感条件与安全条件。第六章 公共知识与司法认知,第一节 公共知识的界定,第二节 公共知识的功能
数字贸易带来社会经济的根本性变革,挑战政府的经济治理模式,给基于传统货物和服务贸易的世界贸易规则带来显著威胁,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数字资源分配失衡问题。近些年,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已成全球极具竞争力的行业,然而国内迄今尚未建立起完备的数字贸易相关立法,对国际数字贸易议题的参与程度也不高,数字贸易规则研究亟待加强。正确客观地认识数字贸易规则的内涵与发展规律,是中国面临的现实紧迫课题。 《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的新发展》主要通过对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美国、欧盟、新加坡、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规则制定主体及其制定时间脉络对数字贸易国际规则进行梳理,关注规则制定中的核心问题,分析其背后的政策与国家战略,从中归纳出数字贸易国际规则的演进特点和具体过程;通过对规则制定历史的回顾分析其存在的问
《论反垄断法多元价值的平衡》通过阿列克西的原则平衡理论,尤其是比例原则,对如何平衡反垄断法上的多元价值进行研究。讨论了反垄断法上的四类平衡,即保护竞争目的与其他立法目的之间的平衡、其他立法目的之间的平衡、不同竞争类型之间的平衡,以及竞争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之间的平衡;比例原则在反垄断法上的应用形态,特别是以之作为垄断行为判断标准的可行性。并且,根据比例原则重新审视了合理原则的构造和成分,重新解读了三类垄断行为的实体判断标准。比例原则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反垄断平衡时,表现形态有所差异,唯有确保各种形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方能保证整个反垄断法体系的和谐统一。
数据跨境自由流动是当前全球广为关注的数字贸易议题。数据本地化措施是其中的核心焦点。本书尝试挖掘数据本地化措施所承载的三组贸易自由化利益与非贸易利益冲突,进而结合国际贸易规则逐一展开理论分析以实现利益的平衡与协调。基于理论研究,本书进一步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探索中国数据本地化货措施的理性路径选择。
《国际商事仲裁法学》是国内本学科一流教学与研究团队精诚合作的全新产物,作者均为国际商事仲裁法学法领域的 少壮派 实力人物。 《国际商事仲裁法学》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理论、法律适用、实务操作等各种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本书概念清晰准确、分析简明透彻、体例结构合理,充分吸收了法学研究的全新成果,结合国际商事仲裁法学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解析国际商事仲裁的实际运作。体系完整、要点突出、资料翔实、案例丰富是本书的突出特点,使得本书在同类作品中独树一帜。 《国际商事仲裁法学》可以作为法学本科生之教材,可以供研究生阅读参考,可以为司法实务人员提供工作指南,可以为参加司法考试和考研的读者提供学术营养,于理论和实务均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