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中、下三编。 上编叙述和分析了索马里海盗的现状、起因、国际社会的应对措施及其效果; 中编从历史和宏观的角度,叙述了世界范围内海盗的过去和现状,关于惩治海盗的国际法各项主要制度的创制、沿革及实效; 下编分析了索马里海盗对国际法多项制度的挑 战,并从国际法和国际政治角度对根治索马里海盗问题提出一些理论探索。 本书在对索马里海盗问题国际法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填补了国际法研究在此领域的空白,为将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和提示价值。 全书约17万字,写作过程历时两年。在此期间,我广泛研究了这一领域的世界历史和国际法论著,跟踪、收集和研究了近年来关于索马里海盗活动的国际组织相关报告、知名智库研究资料和中、英文媒体报道。
酷刑、虐待以及其他侵犯非自由人人身权利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为消除此现象,联合国以及各区域性组织都发展出了一整套保护非自由人人身权利的机制。本书对这些机制作了全面的介绍。作者奈杰尔·S·罗德雷是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法学教授,曾任联合国酷刑问题特别报告员,联为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委员。
刘阳、大树、周金波、克瑞斯编著的《南部非洲国际经济法经典判例研究--兼析中南经济合作中的贸易投资及劳工权益保护问题》不是简单的就英文判决书的翻译,而是希望通过案例研究使读者对南部非洲特有的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能有更加深刻的全面理解。本书通过案例的背景介绍以及分析点评阐释了南部非洲今天特有的政治、经济等复杂的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中国与南部非洲距离遥远,政治、经济以及风俗习惯均有很大差异,以判例为切入点,可以真实地了解南部非洲的政治、经济现状。本书是以南非为中心在南部非洲国家选择经贸、劳工以及投资等领域的经典判例进行研究。
本书从罗马法、格老秀斯的国际法学说与西方法哲学的结合角度,较全面地探索了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绪论、国际法基础理论、国际法的庥、国家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国际法上的个人、国际人权法、国际法上的领土、海洋法、国际航空法与外空法、国际环境法、外交关系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联合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法、战争法与国际人道主义法等16章。全书资料详实,观点鲜明,试图建立独特的理论体系,原创性突出,并附录大量参考文献。可供法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教学,亦可供从事国际法理论研究或实践工作的人士参考。
《复旦博学·法学系列:国际法原理(第2版)》从罗马法、格劳秀斯的国际法学说与西方法哲学的结合角度,较全面地探索了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绪论、国际法基础理论、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国际法上的个人、国际人权法、国际法上的领土、海洋法、国际航空法与外空法、国际环境法、外交关系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联合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法、战争法与国际人道主义法等16章。全书资料翔实,观点鲜明,试图建立独特的国际法理论体系,原创性突出,并附录大量参考文献。可供法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研究生教学使用,亦可供从事国际法理论研究或实践工作的人士参考。
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陆贸易挂钩,是发达国家继环境标准、技术标准之后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设置的又一非关税壁垒。本书对国际劳工标准做了全面、客观、多维的介绍,分析了发达国家在“公平竞争”、“人道主义”等借口下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提出了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应对这种新贸易保护主义挑战的对策。 作者在充分肯定国际劳工标准在保护劳工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又深刻指出,发达国家在阶段不顾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际,通过贸易限制的手段来强制推行统一的国际劳工标准,是将劳工标准赋予非关税壁垒的含义,因而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变种。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如下主要观点:,我国劳工标准低是不争的事实。法律层面的立法、执法环节的差距使我国劳工的核心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我国对外贸易
国际法领域在短期间内即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简明定义为“满足当代的需要,且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该定义综合考虑了代际公平以及地球产能和自然资源有限的事实。本书是海牙国际法学院课程选集。本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回顾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起源,阐明其涵义,并评价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其次,阐述在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法律原则;,评价在里约、约翰内斯堡和世界首脑会议文件的推动下,目前国际法中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所有领域所达到的平衡与综合程度。
《国际条约及常用国际惯例(应用版)》全面收录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常用的部门规章、司法文件和请示复函。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重要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还附有“导读”、“参见”、“条文注释”、“文书范本”和“典型案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