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贸易救济与贸易保护主义 ·多哈回合双反规则谈判及竞争政策 ·欧盟和美国双反规则研究 ·中国应对欧盟和美国双典案例分析 ·反倾销与司法审查 ·WTO贸易救济争端及案例分析 ·中国在国际反倾销中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跨国公司在对华反倾销中的角色 ·上世纪欧盟贸易制度和对华贸易政策 ·中国崛起与中国律师在全球化中的作用
法律,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然而,正如我们对空气一无所知,对于法律,我们也知之甚少。本书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生动地阐述了法律的功用、法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怎样成为一名律师以及法律自身的吸引力等问题,并对如何理解法律并积极利用法律来改善社会提出中肯建议。
法律,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然而,正如我们对空气一无所知,对于法律,我们也知之甚少。本书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生动地阐述了法律的功用、法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怎样成为一名律师以及法律自身的吸引力等问题,并对如何理解法律并积极利用法律来改善社会提出中肯建议。
《WTO体制下的动物福利与贸易自由》的写作重点不在于论述人应该如何对待动物的道德问题,而是从WTO的角度探讨动物福利和国际贸易的冲突与协调,试图从比较务实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对动物福利问题既不能盲从,也不能无动于衷,动物福利问题纳入到国际贸易法的考虑范围是大势所趋,不是谁能左右的问题。我并不是动物保护的狂热分子,但珍惜生命、爱护动物是每一个文化传统所认可的一种价值观,关键是度的把握,在人的利益和动物的利益之间如何取舍,世界各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在动物福利保护方面和欧美一些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盲目地要求提高我国的动物福利保护水平以求和欧美国家一致是不现实的。但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动物福利保护水平确是不争的事实,动物福利不但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也与民众的道德情感紧密相连。因
自200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就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乃至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指责又有所加剧,不仅通过双边层面向中国施加压力,而且通过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主导权,推动IMF执行董事会于2007年6月通过《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定》,从而在国际范围内形成对中国汇率调整施压的态势。贺小勇等编写的这本《WTO框架下知识产权争端法律问题研究以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为视角》以IMF和WTO规则为基础,对这些法律问题做出了回应。
崔起凡编写的《WTO争端解决中的证据问题研究》以WTO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机构报告为基础,采用了比较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以及法文化学的方法,系统研究了WTO争端解决中的证据问题,涉及WTO
2019年12月11日,由于美国阻挠新法官的遴选和任命,2名法官的任期于10日结束后,有着 贸易“ 法院”之称的WTO上诉机构被迫“停摆”。 WTO上诉机构是人类社会 个政府间争端解决的上诉机制,自1995年成立以来审理了200多起案件,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安全性和可预见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为 法治提供了重要实践,为 法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世界贸易秩序来说,上诉机构的瘫痪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害和难以预料的后果。 本书描述了上诉机构的起源、运作与成就,介绍了上诉机构的挑战与改进,剖析了上诉机构的危机原因及其法律问题。作者长期从事争端解决实务,并曾参加上诉机构成员竞选,以生动的语言披露了上诉机构25年的兴衰史,以及美国滥用“一票否决”机制致使上诉机构陷入瘫痪的内幕,令人大开眼界、感慨万千。
暂时没有内容
《非关税贸易壁垒法律规制研究》构筑在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经济全球化、中国人世为宏观背景,从wT0多边贸易体制的具体制度人手,剖析wT0对推进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的深刻影响,对比GATT与wT0在国际贸易壁垒规制中的相关制度,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视野考察wT0对非关税壁垒法律规制的制度保障,对wT0协议中有关非关税壁垒的形成、特征、种类、外部形式进行分析。受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和各国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等因素影响,贸易壁垒发生结构性变化:关税壁垒正逐渐为非关税壁垒所取代;非关税壁垒中的配额、许可证等贸易壁垒形式逐步为技术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所替代;发达国家还试图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从而使贸易问题政治化,为其推行强权、向他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提供方便。上述情况,都深刻地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