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统一商法典》的全部内容,包括总则、货物买卖、货物租赁、流通票据、银行存款和收款、资金转账、信用证、所有权凭证、投资证券和担保交易。《统一商法典》是美国法律体系和商业交易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一部法律,代表了美国法律界100多年来为规范和完善美国商法体系所作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杰出成果。 本书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相关商业法律的基本内容、方法和原理,也有助于了解美国的法律思想和法律逻辑。本书适合于对美国法律特别是美国商业法律有兴趣的学生、律师、法官、研究人员和其他相关读者。本书既可作为美国《统一商法典》*中译本(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的配套读物,也可作为了解和研究美国《统一商法典》的独立读物。
《美国投资者保护经典案例选编(中英文对照本)》收录了包括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投资合同的界定、销售者的界定、发行的判定、第三方(中介机构)责任等问题的17个案例,是从美国诸多证券法案例中反复筛选出来的经典案例,也是美国法学院开设的《证券监管》课程中必须讲授与研究的案例。因此,这些案例的翻译与出版对于提升我国证券法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证券法和证券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书是法学教科书的一个学术范本。作者曾留美十五年,深谙美国联邦宪法,披沙沥金,专门为中文世界的学生撰写了此部介绍美国联邦宪法的著作。 本书以“分权与人权”为主线,突出介绍联邦与各州的分权以及对人权的保障。章介绍了司法审查制度的起源,这是美国宪法的突出特征,也是本书重点介绍联邦法院对宪法作用的制度根源。第二章到第四章着重阐述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分权关系,特别强调州际贸易对联邦权力与各州权力的影响。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介绍了法律正当程序与法律平等保护,这恰恰是美国宪法独具魅力的两大部分。第七章与第八章突出介绍个人权利,特别是作为人权基础的言论与新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本书分开了叙事与评论,将若干重大主题及不同的评论文献置于正文之后,便于读者学习。因而,本书不仅是传授法学知识的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美出口迅速增加。但是这一发展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一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或“委员会”)对中国公司提起的专利侵权调查(通常也称为“ITC专利诉讼”或“ITC诉讼”)不断增多。 当代中国公司遭遇ITC诉讼时,许多公司根本不予理会,而是仅仅通过缺席的方式消极地来回应或躲避诉讼。结果,ITC很快就针对这些缺席公司签发了排除命令,禁止它们的产品进口到美国。提出ITC诉讼的竞争者,取得了诉讼的全面胜利。而这些中国公司在投资和商誉方面却遭受了巨大损失。在某些案件中,中国公司被挤出了其从事的行业。 其他的竞争者很快就意识到许多中国公司不愿在美国法庭为自身合法利益进行辩护。这很自然地导致越来越多专门针对“好欺负”的中国公司的ITC诉讼。时至今日,大家都知道缺席根本不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本书将法哲学和伦理学、社会理论以及政治哲学紧密地融为一体。作者提出了一个具有持续性和实质性的论点;它并不是对他人主张的评论,而是频频以阐释、批判的方式参考了传统、中世纪、现代以及当代的研究伦理学、社会理论与政治理论、以及法理学的作家。编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分析法理学,阐明所有描述性社会科学对理论家评价的依赖。自然法理论是对这类评价进行充分批判的基础。这部分还对当代对自然法的典型反对意见进行了评论,指出其存在严重的误解。第二编在十个精心建构的章节中就这些方面展开叙述:基本的人类的善和实践理性的必要条件、共同体以及“共同的善”;正义;权利话语(rights-talk)的逻辑结构;人权的基础、具体要求和限度;以及由非人员和程序制定的性规则;法律、法治、实践理性原则中推导出法律;法律和道德义务之
本书是法学教科书的一个学术范本。作者曾留美十五年,深谙美国联邦宪法,披沙沥金,专门为中文世界的学生撰写了此部介绍美国联邦宪法的著作。 本书以“分权与人权”为主线,突出介绍联邦与各州的分权以及对人权的保障。章介绍了司法审查制度的起源,这是美国宪法的突出特征,也是本书重点介绍联邦法院对宪法作用的制度根源。第二章到第四章着重阐述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分权关系,特别强调州际贸易对联邦权力与各州权力的影响。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介绍了法律正当程序与法律平等保护,这恰恰是美国宪法独具魅力的两大部分。第七章与第八章突出介绍个人权利,特别是作为人权基础的言论与新闻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本书分开了叙事与评论,将若干重大主题及不同的评论文献置于正文之后,便于读者学习。因而,本书不仅是传授法学知识的
南美洲就是为旅行——为那种你一生一世梦寐以求的摄人心魄、令人惊喜、激动人心的旅行——而造就的。安第斯山脉的高峰、亚马孙的雨林、巴塔哥尼亚的冰川、印加的遗址、殖民地的城镇、白色的沙滩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夜生活……南美洲的奇观为不可思议的冒险提供了绝妙的舞台。
乔治·费希尔所著的《辩诉交易的胜利——美国辩诉交易史》内容简介:尽管对于当时通过法庭对抗解决争端的司法制度而言,辩诉交易起初只是个闯入者,但它现在已经主导了美国的刑事司法。《辩诉交易的胜利——美国辩诉交易史》追溯了辩诉交易从19世纪早期初露端倪到如今广泛应用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在过去的150年中,很难找出有哪一项刑事诉讼改革是与辩诉交易的发展背道而驰却能幸存下来的。
这本书分析了社会权力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方式,以及我们的认知方式又是如何形塑社会权力中男女的不平等。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本书探讨了在智识和政治的关系问题上社会性别(gender)差异所具有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它是在认识论的层次上探讨性别政治问题。 本书的论述以阐释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在两性不平等问题上各自的主张开始,然后,通过以女性地位为中心的性别批判,在认识论的层次上重构女性主义,进而,通过经由法律确认的、更为详细规定的女性的社会建构和待遇,来探讨制度化的国家权力,从而得出结论。 马克思主义是本书的理论出发点,因为马克思主义这种当代的理论传统,尽管有其局限性,但
《美国刑法中的犯罪论原理》是一部研究英美刑法学中犯罪成立条件理论的专著。作者在大量占有英文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美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判例为标本,对英美刑法中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观要件、辩护理由、不完整罪、特殊责任形式等犯罪论问题进行了客观、系统的研究和论述,具体内容包括犯罪客观要素、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犯罪心态、认识错误、正当化事由、可宽恕事由、警察圈套、未遂犯、共谋犯、教唆犯、严格责任、代理责任、法人责任等,反映了英美刑法学中犯罪要件原理的全貌。
本书试图以1906-1943年设置于上海公共租界美领馆内的“美国驻华法院”(UnitedStatesCourtforChina)为例,通过考察这一职业司法机构的设置背景、运作规程、审判实践以及社会效果,对其背后所蕴含西方国家推行“法律帝国主义”的深层理念作以解读,进而客观反思美国在华法律人士藉此治外法权实践形式见证并参与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近代语境下的国人凭借涉身西方职业司法机构审判进而更为直观体味西方司法模式所带来的冲击,感受西方法治观念洗礼的这一系列过程。
为什么第九编被称为美国《统一商法典》成功的一编?为什么美国融资、担保体系运行如此便利和高效?本书向你揭示美国融资、担保活动得以高效运行的重要制度基石。美国《统一商法典》的第九编是调整动产担保交易的法律规范,它开创性地以一元化的担保法律概念替代了此前受个别法调整的多种担保形态。具体来说,凡是以合同在个人财产或不动产附着物上设定担保权的交易,不论其交易形式如何,都归属于第九编的调整范围,并且适用一套统一的担保法律概念和规范。本书旨在介绍和讨论第九编的制度规范并对其展开学理讨论。对第九编制度规范的介绍将包括第九编的具体条款、正式评述、经典判例以及相关的其他法律规范等,本书还将介绍第九编在社会经济生活和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和对经贸、融资活动的影响,以求向读者呈现美国动产担保交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