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学文库2012(3):侦查行为视角下的刑事冤案研究》次系统地从审前程序中的侦查行为出发来研究刑事冤案。以收集数据和典型案例等实证分析的方法,梳理出侦查阶段导致刑事冤案产生的具体原因集中于刑讯逼供、刑事司法鉴定错误、现场勘查失误、目击证人辨认错误等不当的侦查行为以及侦查主体的认知偏误和侦查外部因素的不当干扰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防治刑事冤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制度,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今后侦查行为运作的基本理念以及适合中国本土化的冤案防治对策。
英美返还法中各种相关的法律制度及有关的法律规范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采用经验主义的方式逐渐累积而成的,其浓厚的历史延续性,注定了只有从法律史的角度对其加以解读才具有合理性,才能真正理解相关规则和概念的内涵。通过历史地再现不当得利一般原则在英美法中的产生及发展情境,旨在发掘返还法得以产生的源头及原因。同时,通过对构成不当得利一般原则的各个要素的具体内容、特定价值以及实践意义的现代法上的解读,提出了积极要件与消极要件的二分结构的划分方法,以更好地探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及其对不当得利一般原则的本质和外观的影响。
本书讲述的是陪审团的故事。作者在十年时间通过对上千位陪审员的经历进行调查和研究,证明担任陪审员的意义不仅仅是体现了高尚的公民责任感。参加陪审团的过程,对每一个陪审员来说都可能是一段鲜活的经历,这段经历会改变他们对自身的认知以及对政治权力的认识,还会拓宽公民责任的范围。典型的陪审经历对每一个陪审员而言都很重要,不管陪审经历是长是短,很多人都还能用生动的细节描绘出在法院的短暂经历并从中汲取人生重要的经验教训。总而言之,与普通公民进行协商才是陪审团的力量源泉,这也更加强调了理解、领会、推广有意义的公共协商对于现代民主机制的重要性。
本书)收录了《公诉案件审查报告样本(新版)解读》、《证据审查的方法论思考》、《如何区分“勒赎型”绑架罪与“人质型”抢劫罪——析何某抢劫、故意杀人案》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中德私法研究(21):私法上的决议》为《中德私法研究》第21卷。本卷主题为 私法上的决议 ,聚焦于私法上的决议行为,围绕一篇主题报告论文,对应一篇评议文章,并译介三篇德文经典文献,形成决议制度领域前沿而全面的研讨,对民法典研究和公司法研究均具借鉴意义; 此外,本卷还有三类文献:其一,德国商法大家卡纳里斯教授于2021年去世,本卷收录了卡纳里斯教授论侵权法结构经典论文 卡纳里斯教授的学生为其祝寿文章各一篇;其二,法学方法论及传统民法文献三篇,尤其首刊齐默曼的《法律方法论在德国》一文,对国内相关研究有提纲挈领的启示作用; 后, 私法教室 栏目纳入德国司法考试考题及其答案解析一份,及信用卡经营者与特约商户间构成抽象债务允诺案例分析一篇,为奉献给法律学人的常规内容。
《国外法官管理制度观察》由周泽民主编,所收录的部分内容曾在《法官职业化建设指导与研究》、《法律适用》、《人民司法》等书刊公开发表,另有部分报告和译文限于各种原因尚未公开发表,为保持文本的 原貌 ,尽可能 原汁原味 地反映执笔人或作者的思想观点,编者们仅出于突出本书主题内容和确保文本编辑质量的需要,就个别文字做了订正和编辑处理,也对个别篇目内容做了一定的删减。
促使量刑机制合理运行是目前刑事法理论与实践共同关注的焦点。《量刑说理机制》既紧贴刑事司法改革的时代主题,回应法治国家的重大需求,又打破了长期以来量刑研究低水平重复的状态。作者不拘泥于纯粹规范刑法学的研究套路,而是依照宪法精神、刑法原则和伦理价值,以法律人的眼光系统梳理犯罪事实及行为人因素,清晰地呈现了量刑思维过程。
综合考虑涉及面的广泛程度和司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等因素,本书系首批选择了十八个常用的法律门类分别编写成书。书系对依各法律门类列出的问题的论编,分别由“精要”与“依据指引”两部分组成。 “精要”题目是根据现行法律文件设定的问题(条文主旨)及司法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其他疑难问题归纳总结出来的。表面上看,这些题目并不像问答、案例类题目那样有针对性,有些甚至像干巴巴的词条,但实际上,这些题目正是各法律门类的“点”,实践中某一法律门类上的任何问题,都能归类到这些“点”上。题目内容的撰写也不是像学术专著或论文那样长篇大论,而是以专家意见的形式,简明扼要地阐明法理,指出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依据指引”部分则是将题目所涉及到的具体法律依据尽可能全面地列示出来。我国的法律依据是多层次的,有
陈忆九,研究员,主任法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法医室主任;兼任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法医学杂志副主编,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法医检验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法庭科学分委会委员,上海市人身伤害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教学、科研及鉴定工作,主研究方向伤病关系、交通伤、损伤生物力学等,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6部,代表作:《法医病理学》、《法医学辞典》、《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法医病理学分册》、《法医学》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文件的科学检验:方法与技术(第3版)》详细阐述了各类文件证据的检验方法,内容涉及笔迹、打字文件、手写文件材料、印刷文件与复印文件、其他文书痕迹的鉴定方法,为读者研究各种情况下的文件检验提供了细致丰富的资料。译者希望本书能给读者带来以下几点帮助: ,了解英国的文件检验发展概况以及英国在对可疑文件进行检验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及经验。 第二,对文件检验中的相关理论问题(如摹仿笔迹产生的差异与书写入自身不同笔迹差异的区别、中英文笔迹检验的差异等),通过对国外与国内不同理论解释的介绍,丰富我国文件检验现有理论,有助于文件检验人员通过多元化的理论解释,更透彻地理解文件检验过程中疑难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三,让读者了解文件检验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述,以便今后阅读外国文献时参考借鉴。
在当前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框架下,《法治视野下的秘密侦查》通过对古今中外秘密侦查制度进行考察和比较研究,探索建立包括法治原则、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审查批准程序、证据使用、救济机制等环节在内的一整套秘密侦查制度,从而确保秘密侦查措施在*限度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发挥更加积极的功能与作用。
英国仲裁制度历史悠久,其发达的仲裁制度与司法对仲裁的态度密切相关。作为普通法的发源地,英国法在世界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和分析英国关于外国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的相关学说、制度和做法,既利于深化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的认识,丰富国际商事仲裁理论成果,对我国实践中如何正确、合理应对外国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有重要借鉴意义。《英国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制度研究》(作者王芳)共分为三部分,部分为引论,第二部分即章至第五章为本论部分,后一章是结论部分。
这是本涉外及涉港、澳、台民事公证是实务读本。书全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了涉外公证概念、涉外公证有关规定、涉外公证办证指要、涉外公证实务等内容。
为了帮助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人民警察准确掌握《新程序规定》的修订精神和基本内容,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职责,同时也是为了方便公安院校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新程序规定》的直接起草者,我们根据本规章的起草原意,紧密结合执法工作实际和修订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复杂问题,从公安行政执法的理论、实践等层面对《新程序规定》逐条作了阐述,对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作了解答,并对公安行政法律文书的制作和使用作了说明。
新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立法施行两年多以来,民事申请再审审查工作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为此,人民法院立案二庭组织长期从事申请再审审查和调研工作的资深法官,立足于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借鉴理论界和实务界既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对于审查实践具体问题的思考,共同撰写了本书。本书具有系统性强、指导性强、实践性强和实用性强的鲜明特点,希望能够统一各地、各级人民法院的申请再审审查工作的标准,阐释当事人对此问题存在的误解和疑惑。
司法审查毫无疑问是(美国)宪法学中至为重要的篇章。由于美国宪法中没有对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直到马歇尔大法官在联邦法院吹响号角,问题才得以浮现出来,从此,司法审查问题已成为美国历代宪法学人进行科研攻关的一个热点难题。《伟大的篡权(美国19\20世纪之交关于司法审查的讨论)》选题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集中于司法审查权的有无,以比尔德《法院与宪法》的文章为线,辑文十篇。内容大致涉及三个主题:对制宪会议相关资料的挖掘和分析,来证明“宪法之父”们的本意是否要授权法院进行违宪审查;厘清宪制安排下法院与立法的关系;探究司法审查权有限性的理论根源,是权力分立,还是所谓的政治问题。本书由查尔斯·比尔德等著。
作为本为行政执行(劳教与强制隔离戒毒管理)专业学生执法事务处理能力训练的课程教材,本书由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在行业专家实践经验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根据警察职业教育特色要求全新设计,后采用“警学结合”模式编写完成。教材具有任务引领、过程导向及能力本位、强化训练等特色。该教材以完成具体化的执法工作任务设计教学过程,同时通过知识链接讲授理论知识,使学习者的能力和理论同步提升,从而得到充分的职业化的知识、能力、态度和素质的综合训练。本书也可作为全国劳教与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人民警察在职培训和业务自学的有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