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如果甲主张一个请求权提起诉讼并败诉,其后可以主张另一个请求权提起诉讼(民诉法第216条),即不构成对既判力原则的违反; 第五,如果甲主张一个请求权提起诉讼,而法院却认定另一个请求权并对甲的请求予以支持的,则该项判决属于违反处分权主义的裁判(民诉法第203条)。 2.对旧实体说的评价 一般认为,旧实体法说的长处在于,按照实体法上权利特定诉讼标的,既有助于当事人明确诉讼上的攻击防御对象,也有助于法院明确审判对象,提高迅速裁判的可能性。另外,由于法院仅需审判原告所主张的实体法上权利是否成立,而原告也可以在诉讼中变更实体法上的权利主张,如此还有利于保护原告的诉讼利益。 旧实体法说的缺点在于不能一次性解决纠纷。这是因为当事人可以通过变更实体法上的权利主张反复提起诉讼,而被告却必须每次应诉,
《英国现代公司法》共19章,约43万字,是对英国2006年公司法的深度解读。这本书并非是简单的对英国公司法的介绍和评论,而是进行深度的评析。其实有心之人完全可以通过在网上下载英国2006年公司法的原文法条进行了解,但是,在对英国公司法相关制度的前因后果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单纯浏览公司法条文,难免会出现误读。有鉴于此,本书通过对英国公司法各重要制度的历史脉络进行一一梳理,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英国公司法的相关制度,并以此深度了解2006年公司法的相关法律条文。
典首条文(2000年6月15日第2000—516号法律) 一、刑事诉讼程序应当是公正的、对审的程序,应当保障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平衡。 刑事诉讼程序应当保证做到负责公诉的权力与审判权力分开。 处于相似条件并因相同犯罪受到追诉的人,应按照相同规则审判之。 二、司法机关在任何刑事诉讼程序中务必告知并保障受害人的权利。 三、有犯罪嫌疑或者受到追诉的任何人,只要没有确认其有罪,均推定其无罪。对无罪推定的妨害,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预防、赔偿和制裁。 有犯罪嫌疑或者受到追诉的任何人,均有权受告知针对其提出控告的罪名与证据,并有权得到辩护人的救济(assistee)。 有犯罪嫌疑或者受到追诉的人受到的强制措施,应依司法机关的决定或者在司法机关的切实监督下采取;此种措施必须严格限于程序之
本书以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即“动产担保交易法”为内容。 本书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展开。 提出问题,这是本书章的主要任务。 从根本上讲,尽管大陆法系概念法学决定,在质权和留置权之外发展非移转占有型动产担保物权可以弥补传统移转占有型动产担保物权对社会经济生活有效运转所造成的严重障碍,但其制度设计本身所引致的物权法制度内部的不和谐,也是十分明显的。如何剔除概念形式的羁绊,构建现代化商业社会所需要的动产担保法律制度,已成为大陆法系国家目前面临的法律难题。我国台湾地区在此方面的立法实践,虽有其时代进步意义,但已为过眼烟云,实不足为效仿。以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为始祖和代表的北美功能式动产担保权益立法,为大陆法系动产担保制度之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另一崭新
“美国法律文库”是“中美元首法治计划”(Presidential Rule of law Initiative)项目之一,该项目计划翻译百余种图书,全面介绍美国高水平的法学著作,是迄今中国的法律图书引进项目。“美国法律文库”著作将陆续推出,以飨读者。《美国法律文库:美国革命的思想意识渊源(原书增订版)》对美国革命的起因与影响方面的介绍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在资料方面尤其丰富,再加上译者大量的注解,使读者几乎能了解所有美国建国初期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美国法律文库:漂移的证据法》对美国比较证据法进行研究,对于普通法证据制度的特征、型的审判法院进行考察,并讨论英美证据法中,那些可以通过当事人及其律师对法律程序的全面控制,来加以明确的特征等。
《法律中的因果关系》是一部精辟论述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问题中因果关系的著作,它在哲学层面上陈述了许多重要的实践法学问题。本书于1959年次出版,修订再版于1985年。已经被翻译成日文。它一经面世,就立刻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此后的几十年的时间内,一直引起哲学家和法学家们的兴趣。本书的理论基点是,法律在决定法律责任时,常常使用常识的因果关系概念。它对这些概念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并将它们与休谟、穆勒、科林伍德以及后来的马凯联系起来。它揭示出立法者和法院在确定民事责任、合同责任和刑事责任时所使用的非因果关系标准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在著作的结束部分,它对常识观念的中心地位进行了辩护,并对因果关系最少主义和因果关系最多主义这两种对待因果关系态度进行了批判,前者将因果关系与必要条件相等同;后
《英国现代公司法》共19章,约43万字,是对英国2006年公司法的深度解读。这本书并非是简单的对英国公司法的介绍和评论,而是进行深度的评析。其实有心之人完全可以通过在网上下载英国2006年公司法的原文法条进行了解,但是,在对英国公司法相关制度的前因后果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单纯浏览公司法条文,难免会出现误读。有鉴于此,本书通过对英国公司法各重要制度的历史脉络进行一一梳理,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英国公司法的相关制度,并以此深度了解2006年公司法的相关法律条文。
本书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律丛书》之一,也将是澳门有史以来部正式出版的物权法教科书。它对于澳门物权法的教育和研究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书的特点是疏理了葡萄牙法学界长期以来累积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澳门的实证法修改和法院判决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