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两大类信贷担保:对人的、动产的。“信贷”是指以不同形式提供的任何财务协助,例如,垫款、递延买价、出具保证。本书编研究对人的担保,就是说有人答应请偿由提供的信贷所产生的债务,因此提供信贷的人在债务拖欠时可以向他追讨。第二至六编研究以协议产生的动产担保物权,就是有人提供动产来担保由提供的信贷产生的债务得以清偿。香港大部分信贷由土地担保,但因为篇幅所限,亦因为香港政府正拟改革土地法,所以本书不研究以土地作担保。
本书通过对香港相关法律和法院判例的分析,系统研究为重新发展强制售卖土地制度,并通过对深圳情况的分析,提出借鉴香港经验、完善深圳相关制度的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深圳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 试验田 和先行先试的 排头兵 ,其城市更新制度的建立和后续完善政策的探索,无论正面经验抑或负面教训,都是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积累,将为全国的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本书不仅对香港和台湾地区保障性别平等的相关立法以及法律的实施机制进行介绍,更试图通过对港台地区性别歧视典型案例以及原始裁判文书的呈现和深度分析,反映这两个地区性别平等法律如何被具体实施和运用,台湾法官如何在司法判决中阐释和理解平等和歧视的含义,以及如何来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以期给内地的立法和司法提供一些借鉴。
本书是专门评述港澳基本法实施情况的文集,由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创办。本卷分四个主题:年度特稿分别评述2014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实施情况,以期全景式展示当年基本法的实施概貌;专题述评收录了评述基本法实施中凸显的重要现实问题的论文:《论 一国两制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以澳门特区15年来基本法实施的成就为视角》、《论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 后占中 的法治基础反思及其重建》、《香港特区立法会 拉布 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74条实施的偏差》、《香港特区实行 双普选 的影响因素》、《澳门回归以来政府施政中的不足与改善》、《香港中学教育核心问题及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解决之途径》、《香港回归以来青年就业上游竞争力及其提升研究》;此外,还有书评和2014年基本法实施大事记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及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神圣的历史使命,也是海内外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真诚愿望。进入21世纪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既出现了难得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在认真、严肃地思考着两岸关系的前途。 作为与台湾一海之隔的福建省,自古以来就与台湾有着割不断的地缘、血缘、文缘、商缘和法缘关系,在发展两岸关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福建希望加快发展,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要充分发挥“五缘”优势,积极拓展“六求”作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为法律工作者,如何融人大局,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出力,现实、有特色的就是加强对两岸“法缘相循”的研究。 游
《港澳基本法实施评论(2014年卷 总第1卷)》是内地专门评述港澳基本法实施情况的文集,由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创办。本卷分四个栏目:年度特稿栏目分别评述2013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实施情况;专题述评栏目针对2017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办法、香港“占领中环”运动、爱国爱港、外佣居港权终审判决、2013年中央与港澳特区关系、2013年粤港澳交流合作、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制度、澳门特区中文立法技术等重要理论实践问题进行评述;以及书评栏目、2013年基本法实施大事记栏目。展示了内地和港澳学界对基本法实施的认识和看法,有助于改善和促进港澳基本法的全面准确实施。
2011年5月香港《*工资条例》的颁布实施开启了香港劳工法改革的序幕。为配合香港劳工法改革,本人撰写了《香港劳工权益保障问题专题研究》。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香港劳工法的改革方向。内容包括:①摆脱不干预政策的制肘,依据香港情况规划未来的劳工政策;②香港未来税改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应以帮扶香港居民的贫困为重点;③建立具有香港自身特色的普通法制度是香港未来劳工法改革的方向;④雇佣制度改革应体现全球化深入发展背景下香港经济快速转型的需要;⑤香港《*工资条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的检视与完善建议;⑥香港基本工时制度改革的若干政策建议等。希望此书的出版为第四届香港特首梁振英先生依据《基本法》的授权,将“稳中求变”治港理念付诸香港劳工法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并引发人们对构建香港和谐劳资关系
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在澳门面临更好历史发展机会的新时刻,来自两岸四地舶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以及法律实务界人士汇聚澳门,参加由澳门科技大学主办、法学院承办之:“澳门法律改革与法制建设”学术研讨会,围绕“十国两制”下的法学教育、澳门法律改革牛的本地化问题、”一国两制”与区际法律协调、澳门实体法律改革以及澳门程序法律改革展开学术研讨,以澳门为焦点。视野又不限于澳门、既对澳门法学教育:法制发展和法律改革的历史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对现今状况进行检视和评价,又对未来发展进行讨论和展望。本书收录了此次研讨会之成果,内容丰富,富有价值。
本书立足澳门刑事羁押司法实践,承载欧盟前沿法理之刑事诉讼法, 汲取葡国、香港特区及台湾地区等两大法系的学术成果与葡澳传统之核心法理论, 锐意揭示羁押期标准重构等深层法理。 同时,因应2014年生效的澳门新《刑事诉讼法典》法改前后浮现的焦点,关注检审分立原则在宪制层次解读之敏感课题。 作者期与读者分享法域雨露那一掬滋润。本专著对澳门特区法学士、大律师、司法官、立法者及中国内地的法律工作者都将有所裨益。
本书介绍了香港开埠前之中西法律文化冲突;义律公告与香港二无化法制之确立;中国法律及习惯在香港适用的基础和范围;婚姻;新界地产及原居民之习惯业权等。
本书由多位学者合作完成,作者在《澳门民法典》总则的基础上对民法的一般论题进行了厘清。本书是一本教科书,作者根据教学需要将本书分成结构松散的三篇,分别是绪论、民法的基本原与若干重要原则、民法的基本范畴。其中篇分两章,分别是导言、民法概述;第二篇分为三章,分别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概述、私法自治原则、善意原则与相关概念;第三篇由四章构成,分别是法律关系,权利与义务,人、物与财产,法律事实。
广东省法学会港澳法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佛山枫丹白露大酒店召开,本次年会共有来自北京、香港、澳门、广东四地各高校和实务部门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莅会,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粤港澳紧密合作中的法律问题》(作者蔡镇顺、徐彪)是本次学术年会的论文汇编。
本书是相对系统、完整的香港上市公司实务操作指南,涵盖了公司治理、持续责任、信息披露、关连交易、不当市场行为、证券权益披露、申请及撤回上市、股份期权、*融资等资本市场较为常见的问题。本书采取国际通行的案例式编撰法.精心选取了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逾一百个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其中既包括严谨合规的正面案例.又包括因违规受到谴责、批评甚至遭受刑罚的反面案例,从而生动地呈现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及规则。 本书更重要的价值乃在于:本书主编充分总结及提炼其从事香港上市公司法律合规的实践积累.广泛借鉴上市公司合规经验与教训.提供了极具实用性的操作指南和标准化工作模版,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本书后知道自己应如何操作比较妥当,以及在操作中应注意什么。 本书适合于以下人士:从事
本书是通过透视香港的选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回归以来的香港选举制度演进来总结香港政制体制的变化。港人的参政方式包括行政长官与立法会的选举,区议会、全国人大港区代表以及政协委员的选举等种类。本书将以行政长官、立法会及区议会议员的选举为重点进行研究。
《中国港澳台地区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主要研究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的秘密侦查制度,具体涉及秘密侦查制度立法背景、立法架构、立法评价与比较,截取通讯及监察制度、通讯监察制度、线民制度、卧底侦查制度、跟踪监视制度等内容,对这些制度比较研究,有助于填补我们在这方面的空白,对于我们完善我们的相关法律制度,也具有参考价值。
这是一本对明清时期澳门涉外法律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明清澳门涉外法律研究》以澳门地区为中心,考察了明代到清前期中国政府在澳门地区制定实施的涉外法律,揭示了中国传统涉外法律与对外政策的内在属性与本质特征。《明清澳门涉外法律研究》适合澳门领域研究者、明清史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王振民、梁美芬主编的《香港基本法的起草理论与实践(精)》源于2015年4月由香港基本法教育协会和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研究会共同主办之 基本法25周年法律研讨会 与会部分专家学者演讲稿,围绕香港《基本法》起草和审议前后的历史细节,回顾相关立法史实,正本溯源地梳理和阐释了《基本法》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少数不利于 一国两制 的错误观念进行了尖锐批评。 在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之后和2019年澳门回归20周年之前,本书的出版具有较大的理论探讨价值和主题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