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写组在20多年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公司法、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民事强制执行法、会计法、税法、行政法、刑法等综合法律学科,尽可能的穷尽一切合法手段追债到底,让债务人难于逃债。债权人守护者:看之可懂,懂之可用,用之可胜,胜之有效“老赖”终结者:用奇兵,出奇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优势:法律手段多元化、案例指导、操作性强、表述深入浅出三记“重拳”:严厉的刑事责任、严格的行政责任以及严肃的民事责任
本书精选田文昌大律师的辩护词、代理词,这些辩护词、代理词形成于错综复杂的真实案例和控辩双方激烈交锋的基础之上,是面对新问题的有的放矢的思考和论证,具有提升理论和指导实务的综合价值,可供相关读者学习、借鉴和参考。
《海关系统岗位培训系列教材:海关缉私业务》集刑法、行政法、程序法、证据法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为一体,总结了海关缉私部门组建以来在工作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了当前工作中的一些疑难、复杂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实务性和前瞻性,是一本综合性的专业海关缉私业务教材。
本书是青年律师冯清清的诚意之作,以严谨的思路、流畅准确的语言,为非诉律师新人介绍成为一名律师应该具备的思维与技能。本书分上下两篇,分别介绍思维与方法。 思维篇包括如下内容: 理解非诉律师这个职业 非诉律师工作交往的那些人 非诉业务,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思维 非诉业务,比身体更重要的是情绪 从学院派到真正解决问题 方法篇包括如下内容: 电子邮件:天天见 法律研究:有研究才有发言权 合同审阅:如吃饭般日常 合同起草:这是件大事 常见的法律文书:我们的产品 法律谈判:准备、逻辑和表达 法律尽职调查:一项有趣但高风险的游戏
《律师的客户管理术》的作者亚历山大·Y.本尼科夫是一名执业律师,他有着和成千上万名客户打过交道的经验,而本书即是他从这些经验中学习、摸索、总结继而提炼出来的关于客户管理的精华。作者创作本书的目的有二:一是让法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初出茅庐的律师意识到客户管理的重要性,继而帮助他们有目的、有步骤地学习并完善客户管理的技能;二是给读者指明一条通向有效客户管理的途径,本书的读者以律师为主,囊括了所有律师需要了解的内容,从客户本身出发,到如何改进客户管理技能,再到如何成为更幸福的律师,通俗易懂。
互联网时代,信息搜集无处不在。除了专业信息来源,情报分析人员也可以通过公开的来源获取许多对于情报分析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各国情报分析师都越来越重视开源情报(OSINT)的应用。许多情报分析师都利用开源情报的方法获取到意想不到的情报。比如网站通过运动软件strava的官方网站,可以访问其运动热力地图。本书将互联网的开放资源、工具及其相关应用技巧和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力争为情报分析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实用的开源情报(OSINT)工具箱。共分八章包括企业及个人信用查询、证书及身份背景查询、物品及交通工具查询、各国搜索引擎、国外人员搜索、国外社交媒体搜索、国外公司查询、国外物品查询。
1993年,27岁的张学兵从司法部中国法律事务所中心辞职,和他的四位伙伴创办了中伦律师事务所。创所之初,5位合伙人,不到200万元收入。到2012年,中伦已经跃升到拥有上千名人员,年收入将近十亿,排名中国前三位的大所。20年中,中伦帮助SOHO中国、万达集团等成长为中国影响力的公司;其客户几乎覆盖这个时代实力最为雄厚的商业机构、跨国巨头。20年中,中伦以涉外法律业务为抓手,参与全球法律服务市场竞争,并屡屡代表中国政府(如商务部)应诉WTO,地提升了中国法治话语权。从1993年到2012年,有怎样一种力量,促成中伦在这场的变革中脱颖而出?本书将为你揭开这个秘密。
《公司法审判实务与疑难问题案例解析》从公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在《公司法》及公司法四个司法解释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审判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提炼出了81个多发的共性疑难问题,并结合48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解析。
2017年春节以来,作者开设了“公司法专业解读”公众号,每日发布一篇精选的公司法案例及原创的深度分析,口号是:每天10分钟研习一篇公司法专业裁判,保持与专业裁判相同的裁判高度。短短几个月时间,公众号的“粉丝”数量近10万,多篇文章的阅读量逾万,部分文章的阅读量近10万。可以说,“公司法专业解读”已快速成长为在公司法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的公众号。与此同时,读者涵盖了案件的当事人、企业家、企业法务、公司法律师、法官、投行人士等多个领域。许多读者在文章后留言互动交流,殷切地希望能尽快将所发表的案例编纂成册;一些法院的法官、各省高级法院的法官也专门与作者进行探讨,并给予鼓励。 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对公司法相关裁判规则及案例加以体系化和逻辑化,以案由为出发点,从而形成一本极具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