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 丛书所编选案例的原始资料基本来源于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审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对于重点法条,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立法部门对条文的专业解读中提炼条文注释。 全面性 全书对主法条辅以条文主旨、条文注释、实用问答、典型案例、相关规定等,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法律知识体系。 示范性 所选案例紧扣法律条文规定,本身具有指导性、示范性的特点,对于读者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 实用性 以问答的方式解答实务中的疑难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丛书设置 相关案例索引 栏目,列举更多的相关案例,帮助读者举一反三。 便捷性 采用大字排版、双色印刷,清晰疏朗,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部分分册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收录重要配套法律文件,以及相应的法律流程图表、文书等内容,方便读者查找和使用。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正的内容非常重要: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行贿犯罪的相关规定,注重保护民企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了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的相关规定。 本书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这两个重要的法律文件,以及对公安机关办案来说极为重要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为读者系统性学习法律原文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书排版疏朗,阅读体验更佳。
本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了注解,根据司法实践提炼了疑难问题并作出解答,并收录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相关的配套规定。
2014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本法是航道管理的基本法律。为帮助有关单位学习新法、了解新法内容,贯彻实施好本法,我们组织参与立法的国家相关部门精心编写了本书。本书部分对法律条文逐条进行了立法背景、立法目的、法条内容的解读,第二部分附录相关立法资料,便于读者更好地把握立法原意。
《大明律》颁布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共四百六十条,分为七篇、三十门,它上承《唐律》,下启清律,是一部我国古代法典沿革史上革故鼎新的法典,它的内容和立法技术既融合了历代律典的成就,又为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进行了调整,是研究明代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重要文献。 本次收入“三全”的《大明律》,约请专业研究者进行注释、翻译,以明万历七年(1579)张卤校刊《皇明制书》中所收《大明律》为工作底本,参校隆庆元年(1567)陈省校刊《大明律例》、万历十三年(1585)舒化校刊《大明律附例》等,注释以明代律学文献中的解释为主,参考明代以前和清代律学的解释,以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译文在尽可能保持古代律典原貌的同时,尽量用现代语言完整表达法律的本意。相信“三全”本的《大明律》将会成为
《条例》共八章七十一条,主要规定了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其他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单位的安全责任以及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等内容。为了便于大家深入学习《条例》,准确理解和把握《条例》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国务院法制办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组织编写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释义》(以下简称《释义》)。《释义》对《条例》逐条予以权威性解释,对立法背景、意义及相关概念进行了必要说明,同时还收录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释义》是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的工具书,也是法律工作者及广大公民
在内容上,《 释义及实用指南》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自身的章节结构和条文顺序,对其进行逐一释解。每个条文释解都包括“本条主旨”“本条释义”两个部分:“本条主旨”部分准确地概括出了法条的主要内容,“本条释义”部分较为详细和全面地对条文的内容进行阐释和解读,以便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城乡规划法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一部好的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则,也是一场革命,它是国家进步的支撑点,也是社会前行的铺路石。我们有理由相信,城乡规划法将在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日益广泛而深远的作用。我们也期待《 释义及实用指南》的出版发行,能够在满足广大读者迫切了解和学习城乡规划法的需要方面提供一份帮助,尽一份绵薄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录)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全国老龄办等24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
本书以立法机关的解读为蓝本,对商标法每个条文提炼出条文主旨,并对重点条文进行注释,使读者能精准掌握立法意图,轻松理解条文内容。书末“附录”部分收录的均为重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使读者在使用中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注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
《劳动法》是与百姓工作、就业息息相关的一部法律,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准则。我国现行有效的《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公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针对《劳动法》的具体实施,劳动部颁布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人民法院颁布了《是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两个重要司法文件。国务院为加强劳动保障的监督管理工作,更好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于2004年11月1日颁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本书用案例解读法条,突出以案释法的特点。所编选案例的原始资料尽量来源于真实且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行政处罚。对于没有相应真实案例的重点法条予以权威的条文注释。所选案例紧扣法律条文规定,本身具有示范性、指导性的特点,对于读者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本书设置了 相关案例索引 栏目,列举更多相关案例,并归纳出案件要点。还收录了重要配套法律文件,以及相应法律流程图表、文书等内容,方便读者查找和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节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节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
本书以专辑的形式,将解决各类纠纷中常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都囊括在内,并对解决该类纠纷的主体法以注释的方式予以解读,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一册在手,读者即可掌握解决该类纠纷的有要法律文件。
本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1.由相关领域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学术素养的法律专业人士撰写适用导引,对相关法律领域作提纲挈领的说明,重点提示立法动态及适用重点、难点。 2.对于主体法中的重点法条及专业术语进行注解,帮助读者把握立法精神,理解条文含义。 3.根据司法实践提炼疑难问题,由相关专家运用法律规定及原理进行权威解答。 4.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择要收录与其实施相关的配套规定,便于读者查找、应用。 此外,为了凸显丛书筒约、实用的特色,分册根据需要附上实用图表、办事流程等,方便读者查阅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是关于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监督和罢免制度的一部重要法律。选举法自1979年重新修订后,于1982年、1986年和1995年先后做过三次修改。2004年,根据《宪法》进行了个别修改。 《选举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关于基本原则。我国选举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公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选举方式是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相结合。 (二)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选举法对代表名额确定、代表名额的变动、州县城乡代表比例、市区城乡代表比例:省城乡代表比例等作出了规定。 (三)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选举法对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单位、城乡比例、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等作出了规定。 (四)关于各少数民族的选举。选举法对少数民族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基本法律。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7月1日颁布实施,后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修正后施行至今。它既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揭露犯罪事实,查获并惩罚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是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益和诉讼权利的依据。 我国《刑事诉讼法》共分4编225条,具体规定了刑事诉讼的指导思想、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规定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程序。它是公、检、法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必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其目的在于从司法程序上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以便准
工伤保险条例,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工伤保险经办业务管理规程(试行)工伤认定办法,工伤事故处理相关文书范本,工伤事故处理相关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