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算法学习、物联网等新技术正在重塑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之际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挑战:如何解决人工智能技术的“黑箱”问题?人工智能系统的侵权责任应如何认定?人工智能产品责任与传统产品责任是否有本质区别?法律应当如何应对和回应人工智能的挑战,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法律治理的核心议题。欧盟是人工智能领域立法的先行者,《人工智能法案》试图实现新的“布鲁塞尔效应”。特别是欧盟人工智能责任的立法研究对于完善我国人工智能法律体系具有典型的借鉴意义。本书凝聚了第七届明斯特欧盟法律与数字经济研讨会上学者们的远见卓识,集中讨论欧盟于2022年通过的《人工智能责任指令》提案与《产品责任指令》修订版提案,为现代法律如何回应人工智能责任问题提供独到的视角和路
《刑法注释书》是一部以刑法为注释对象,通过各种客观材料去注释刑法条文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含义,注释体系包括:立法释义,相关立法、立法解释及解释性意见,司法解释、司法指导文件及其理解与适用,公安文件,指导性案例,法院公报案例,法院参考案例等内容,并辅之必要的专业注解,帮助读者全面、快速地准确理解和适用刑法。
本书由作者2020年至2021年应邀参加天津新闻广播电台“民法典将这样影响你我”节目的发言稿编排而成。 本书以“为何需要《民法典》——民法中的人·权利·民法精神——人格权——所有权·用益物权——合同·担保——婚姻——继承一一权利保护”作为整体架构,将《民法典》中的知识分解为一百余个知识点加以展开。 具体而言,本书有以下四个特征: 通俗性。本书采取口语体,保持了电台口语广播稿的语言风格,努力做到通俗易懂。 趣味性。本书在讲解民法专业知识的同时,穿插、使用《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围城》《天龙八部》《简·爱》《傲慢与偏见》等小说中的人物及故事来诠释《民法典》的规定,以达到用故事释法、普法的目的。 时代性。本书以《民法典》条文为基础,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民法新规定。 实用性。本书突出展现《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释义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持组织编辑的一套系列丛书。该套丛书由一系列法律释义组成。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参与立法的同志编著。该丛书坚持以准确地反映立法宗旨和法律条款内容为基本要求,在每部法律释义中努力做到观点的权威性和内容解释的准确性。我们相信,该套丛书的陆续出版,将会给广大读者进一步学好法律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书是面向社会大众所撰写的刑法普及性读物。本书全书共分案例篇和热点篇两部分。案例篇按照从刑法总则到刑法分则的线路,精心选取70个左右的典型案例进行简析。其中总则部分又分为刑法原则和效力、犯罪成立条件、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刑事责任的追究等专题;分则部分则区分为刑法与公民权利、刑法与婚姻家庭、刑法与财产安全、刑法与经济生活、刑法与社会秩序、刑法与公共安全、刑法与反腐败等几个专题。这部分的主要特点是以案示法,结合公民日常生活实际,吸引社会公众的兴趣,分析部分主要阐明案例所反映的相应刑法规定,达到以案说法的目的。热点篇,也是沿着从刑法总则到刑法分则的顺序,选择45个左右的热点专题展开
书号:9787301354063 书名:类案检索实用指南(第2版) 定价:79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实施。本法共7章55条,贯彻安全与发展并重的基本原则,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安
2005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以高票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综合、专门维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是我国的妇女基本法,它于1992年4月经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这部法律实施十三年来,对于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实现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从制度上予以解决,由法律作出相应的回应,是此次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主要考虑。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了“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