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互联网经济逐步发展的过程中,为帮助中国读者了解和借鉴国外反垄断机构执法中对经济学的应用,本书精心挑选了十四篇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撰写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涵盖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均十分关注的多边平台中的反垄断问题、搜索引擎、反垄断的局限性、信息技术中的反垄断、网络经济中的反垄断问题、在线转售价格维持等课题,既从经济学理论出发,对互联网产业中的反垄断问题进行分析和模型构建,又结合实践中的反垄断案例,诠释经济学理论在其间的应用。
当今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在侵害个人信息的事件日益普遍的情况下,本书试图结合比较法的经验,探讨在我国现有法律制度条件下保护个人信息相关权益的可能性和不足,以及在面对现有制度的不足之处时可能采取的补救措施。本书分为四章,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章,主要讨论个人信息这个概念本身,以及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价值所在;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从自主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讨论依照我国现有制度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的可能性,现实制度中的不足以及造成这种不足的原因;第三部分是第四章,结合上文中现有制度的不足讨论可能的补救措施,即在未来我国人格权法中建立个人信息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权力限制哲学,就是关于权力限制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体。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权力限制方案,生搬硬套无异于削足适履,“吾恐造之者富,随之者贫也”。一国权力限制问题的有效解决,核心和关键有二,一是本国现实国情;二是对权力限制模式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即各种权力限制模式具体如何发挥作用、需具备何种外部条件、它们是因何而发挥作用,又是因何而没有发挥作用等。要在此基础上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权力限制道路。后向东著的《权力限制哲学(权力限制模式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精)》对权力限制哲学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只要方向正确,迈出一步就是胜利。
英美自然文学作家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的艺术,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一种自然清新、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本书是一本研究英美自然文学的文集,作者不仅深入观察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群(爱默生、梭罗等人)、女性自然文学作家(苏珊库珀等人)的兴起,而且把目光投放到欧洲,关注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英国自然文学作家的谱系(吉尔伯特怀特、理查德杰弗里斯、WH赫德森、爱德华托马斯),还敏锐地将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家做了独特的比较。 本书作者将这些作家的文字融入到自己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对人类永恒主题的思考,因而更富有现实意义。
《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写于1995—2009年间。《资中筠自选集:不尽之思》所收文章,大都数写于2000年之后,少部分写于2000年之前。内容包括回忆与作者相关的人物,以及有关上个世纪作者个人经历的杂忆。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冀朝鼎、杨朔、廖承志、宗璞、雷海宗、袁同礼等,自己的恩师刘金定、相濡以沫的丈夫陈乐民,以及自己在印度、越南等国的一些经历,特殊年代的记忆和在清华园读书的回忆等。
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所作的圆明园御制诗,只有近五千首。该书作者经过研究梳理,共辑出五朝御制诗一万两千八百余首、御制文二十三篇。该书拟完成十册,现首推四册,内含圆明五园所有景群景观的约五千首御制诗,二十三篇御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