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我国举办的以北京奥运会、APEC峰会、G20杭州峰会、 一带一路 高峰论坛、厦门金砖会晤等为代表的重要国际体育赛事、国际会议、区域性多边会议等重大活动越来越多,这些重大活动规格高、规模大,参会外国领导人多,安保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属地公安机关承担着重要的安保职责。国际性重大活动尤其是国际性重大体育赛事往往需要面对外国记者、外国运动员、外国观众等复杂群体,承担安保主体责任的警察需要掌握基本的警务英语知识,做好查验外国人身份证件、现场处置突发事件、询问外国人等环节,英语作为国际通行语言之一,对警察高效处置重大活动安保中的案事件、保障重大活动安保工作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br 《大型活动警务英语》的编写,立足于我国重大活动安保中警察涉外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分旅游警务英语、交通警
本书为继《商法小全书》《民法小全书》《民诉小全书》之后,继续开发的一本法条汇编类小全书。刑诉法领域和民诉法领域一样是非常重要的程序法,法律专业学生、法官检察官、法务工作者、律师、法律考试考生均需要学习和深入掌握该领域内容。该书延续前三本书的编排体系和架构,根据作者多年刑诉法领域教学和实务深耕的经验,收录了常用的刑诉法类法律法规文件,同时加入二维码的更新形式,尽量做到简洁实用,准确明晰,是一本该领域的便携式速查工具书。
法律体系通常被视为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法律本身的性质就成为其中一个值得法哲学关注的话题。在对这一话题展开研究的过程中,法律的客观性与法治之间的关联就成为讨论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什么是客观性?什么是法治?法律体系的运作是客观的吗?如果是,在哪些方面、在何种程度上是客观的?需要依赖法律的客观性吗?这正是本书作者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本书分为三个部分,diyi部分区分了客观性的概念,并讨论了不同概念之间的关联;第二部分主张作为司法现象的法治与经由道德建构起来的法治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分;最后一部分试图回答,法律的客观性与法律的道德quanwei以及作为道德建构物的法治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法治之路。作为具有显著中国特色并发挥独特作用的制度创建,作为 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信访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之一。 本书根据我国信访工作的发展阶段分为八章,从1949年的 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 到2022年《信访工作条例》的印发,全面梳理了新中国的信访工作,回顾了信访工作发展进程。 加强对信访史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信访工作的新要求,为信访制度改革奠定系统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的信访理论研究积累智力成果和知识沉淀,为开创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合宪性审查原理五论》是系列丛书的重磅著作,本书共五部分内容,与书名 五论 相对应五论。审查机制论,介绍了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体系化,健全我国合宪性审查机制的若干问题。审查主体论,介绍了合宪性审查机制中不同主体的职能定位,设立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 的意义等。审查过滤机制论,介绍了法规备案审查与合宪性审查的关系,合宪性审查与合法性审查的区别,合宪性审查的 过滤 机制等。审查对象论,介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特区立法的备案审查权。审查方法论,介绍了香港基本法审查权及其界限。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此后,宪法学界的研究重点置于 如何推进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工作 这一课题上。收入本书的文章即是在这一背景下撰写的,带有这一阶段宪法学界关于这
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职责或者义务。在每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举行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效宣传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我们精心编辑了《全民爱国主义教育普法手册》一书。该书收录了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典型案例,可方便广大组织、个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习使用。
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信访工作条例》。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全国信访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取得显著成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信访工作条例》规定落地落实,实现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4月,中央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家信访局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信访工作条例》落实年活动。 为推进信访工作人员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走深走实,本书以生动实用的形式,收录《信访工作条例》全文及信访工作其他有关文件,便于使用人对照查找学习。
《中华 共和国公司法(实用版)》收录2023年修订后的公司法条文并对重点条文进行详 解读,内容均是从相互关联的法律条文以及全国 代表大会法制工作委员等对条文的 解读中 选、提炼而来;案例来自 高 法院、各高级 法院判决书等,点出适用要点;其后还附录了与公司法相关的重要法律、 法规、 门规章、司法解释等配套文件及经提炼的法律流程图、诉讼文件、办案常用数据等内容,是学习适用公司法相关法律制度的实用指导用书。
本书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发布的,并在2021年12月31日前仍然有效的气象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重要的政策性文件等。本书收集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并在2021年12月31日前仍然有效的气象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重要的政策性文件等。本书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发布的,并在2021年12月31日前仍然有效的气象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重要的政策性文件等。
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还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 为了持续提升全民环保意识,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全民生态环保普法手册》。本书收录了与生态环保相关的法律文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等内容,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全体公民学习和了解生态环保法律知识的重要工具书。
近年来各级工会积极主动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把参与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作为工会组织依法履行维护职能、化解劳动关系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预防化解矛盾和妥善调处劳动争议,取得了一定成效。2014年年底,全国工会已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05.4万个,有劳动争议调解员288.7万人。全总近期将 《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的意见》,依法开展劳动争议预防预警和调解工作,支持职工进行劳动争议仲裁、诉讼。由潘泰萍编著的《怎样当好劳动争议调解员/工会工作者岗位能力提升丛书》采用问答体,着重介绍劳动争议调解员 的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应该具备的能力、工作方法和实用技巧、工会劳动争议预防机制建设、工会开展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