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浩教授主编的《民法学原理》是一部广受赞誉的中国民法学经典教科书,曾荣获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该书取材广泛,资料详实,论证严密,思想深刻,风格独特,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法学院师生和法律从业者的推崇和喜爱。《民法学原理》初版于1991年,并于1997年、2000年两次修订再版。惜2000年修订第三版推出后,再无新版问世,至2022年张俊浩教授仙逝,该书已少量多年。此次再版邀请该书副主编刘心稳教授、姚新华教授以及原作者费安玲教授、刘智慧教授等对本书进行重排校订,既为满足众多读者的期待,也为继续传承这本堪称中国民法教学里程碑的经典作品。 《民法学原理》分为绪论与本论两大部分,设有绪论、总论、物权论、知识产权论、债权总论、债权各论、继承权论七编。对我国传统民法学教科书的观点、
张俊浩教授主编的《民法学原理》是一部广受赞誉的中国民法学经典教科书,曾荣获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该书取材广泛,资料详实,论证严密,思想深刻,风格独特,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法学院师生和法律从业者的推崇和喜爱。《民法学原理》初版于1991年,并于1997年、2000年两次修订再版。惜2000年修订第三版推出后,再无新版问世,至2022年张俊浩教授仙逝,该书已少量多年。此次再版邀请该书副主编刘心稳教授、姚新华教授以及原作者费安玲教授、刘智慧教授等对本书进行重排校订,既为满足众多读者的期待,也为继续传承这本堪称中国民法教学里程碑的经典作品。 《民法学原理》分为绪论与本论两大部分,设有绪论、总论、物权论、知识产权论、债权总论、债权各论、继承权论七编。对我国传统民法学教科书的观点、
本书根据2020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初级、中级和高级),汇编整理了与考试大纲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国家政策和国家标准文件,方便知识产权专业相关从业人员复习和备考。
《西藏自治区"八五"普法教材:汉文、藏文》由西藏自治区司法厅,西藏自治区普法办编
本书是一部权威的欧盟法教材,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发行第7版,被欧洲各大法学院的学生奉为欧盟法教材的“圣经”。该书两位作者在欧盟法学界享有盛名,在欧盟法教学与研究领域具有非常深刻的见解。本书体例宏大、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在内容上,包括欧盟一体化进程与成员国身份危机、欧盟机构与权能、立法与决策程序、欧盟法的性质与效力、欧盟法的适用、欧盟法与成员国法的关系、欧盟国际关系法、欧盟的人权保护、欧盟司法制度、单一市场与四大自由、欧盟公民权、公平待遇与非歧视、欧盟刑法和欧盟竞争法等;在资料上,提供欧盟基础条约条款解读、大量经典案例分析以及丰富的学术评论摘录等。全书章节结构合理,适合于各层次学生和研究者阅读,为学生和学者进一步研究分析更加复杂的欧盟法和国际法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儿童故事//图画故事//中国/当代本书是上海政法学院行政法重点学科带头人关保英教授主持、策划的一部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行政法学专著或教辅读物。该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理与实务相结合、阐述与评价相结合,紧紧围绕行政程序法学的基础理论与中国行政法治实践展开阐述和探讨。该书共设置了七篇三十四章,区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上册重点关注行政程序法原理、行政决策程序、行政立法程序、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四部分内容;下册重点关注行政执法程序、行政程序拟制和行政监督程序三部分内容。本书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实践的论证。主要有以下目的:第一,为法律专业学生了解行政程序法提供最基础的教学辅导参考;第二,为各位读者研究行政程序提供指引;第三,为将来制定行政程序法做分析研究的准备,以期推动中国行政程序法学的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秩序的统一,本书提出,从以民事犯惩治为依归向以行政犯治理为核心转移,既是刑事治理现代性的内在特征,更是中国刑事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使命。而 三大统一 ,即 前置法定性与刑事法定量相统一 刑事立法扩张与刑事司法限缩相统一 行民先理为原则与刑事先理为特殊相统一 ,既是对中国宪法价值秩序指引下的刑法与行民等前置部门法规范关系的原创性发掘,更是以规制行政犯为核心的现代犯罪治理机制的本土性建构。唯有 尊重刑法 并 超越刑法 ,进而回归 更加刑法 地重塑行刑衔接刑事规范体系,再造合作诉讼刑事程序模式,创新三审合一刑事审判机制,才能在破解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治理等重大疑难问题的同时,构建中国化、体系化、一体化的现代刑事治理体系和话语体系。
《西藏自治区"八五"普法教材:汉文、藏文》由西藏自治区司法厅,西藏自治区普法办编
本书阐述的是一种内在于法条,依附于法条的法理,法条所承载的规范在本书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从法条出发,并最终以法条为归宿,对刑法理论进行规范的审视。这个意义上的刑法学,就是本书所谓规范刑法学。根据刑法典的修订,作者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
本书两度被遴选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获评精品教材,卓越品质自不待言。各位作者数年来既活跃于民法学教学和研究领域,又积极参与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民法典编纂。本次新版,作者根据新颁布的《民法典》对全书进行了重撰精修,突出两大特色:第一,创新。全书共设七编五十章,突破传统民法学教材的体系惯例,完全因循《民法典》的七编制及总分制结构,以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为体系,体现了我国《民法典》的创新性和逻辑性。第二,妥当。全书系统阐述了民法的基本理念、原理与制度,从立法论转向解释论,注重法条分析和制度阐释,注重吸收新规定,凸显我国《民法典》的权利法特质和对社会现实需求的回应,体现其科学性和全面性。同时,本书重视图表的运用,避免繁复抽象之弊端;章后
获得授权以后,上海市和浦东新区建立健全法治保障相关体制机制,全力推动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制定工作。截至2023年12月,形成了包括18部浦东新区法规和21部管理措施的法治保障成果。2024年3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组建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汇编编委会对上述成果进行汇编。汇编成果的出版是浦东法治保障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纳入汇编的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特色,聚焦浦东改革发展瓶颈问题,深化制度集成创新,主题涉及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城市建设和治理转型升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小快灵”特色。 此外,《浦东新区法规和管理措施(2021-2023)汇编(中英对照)》还提供了制度文
本书《刑事司法思辨录》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关于刑事司法的研究论文,旨在将实体法与程序法、法律规范与刑事政策等有机衔接,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体系及其功能。主要内容包括:(1)刑法研究部分论及罪刑法定原则、盗窃罪、抗税罪、侵占罪、金融诈骗罪、非法发放贷款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等普通刑事犯罪,以及职务犯罪中的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等。(2)刑事诉讼法研究部分论及单位犯罪刑事诉讼、刑事立案制度、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制度、审查批捕制度、相对不起诉、检察解释、撤诉制度、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等。
本书阐述的是一种内在于法条,依附于法条的法理,法条所承载的规范在本书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从法条出发,并最终以法条为归宿,对刑法理论进行规范的审视。这个意义上的刑法学,就是本书所谓规范刑法学。根据刑法典的修订,作者对本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