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视野下的民事公益诉讼》采用历史考察,比较,实证和功能分析的方法对民事公益诉讼进行了系统研究。不仅对公共利益,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和民事公益诉讼模式展开了深入探讨,而且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典型的民事公益诉讼类型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法考察。并基于我国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结合比较法经验,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提出了相对科学、合理的设想。作者立足,放眼世界,考察历史,关注现实。全书汇集了不少补白的资料,很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可作为学界和司法实务部门研究民事公益诉讼的参考书。
《民事诉讼证据调查研究/司法文明论丛》是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调查的专题研究。全书分为:章证据调查的基本原则:包括证据裁判主义,自由心证主义,证据共同原则,直接、言词原则;第二章证据调查的对象,包括主张(抗辩),对主张的态度,免证事实;第三章证据调查程序,包括证据调查申请及其规制(摸索证明的禁止),严格证明,自由证明;第四章证据调查费用,包括证人费用,鉴定人费用;第五章证据调查的方法,包括对物证的调查方法:勘验,书证,证人,讯问当事人,鉴定人;第六章证据调查的特殊形态:证据保全,包括域外民事诉讼中之证据保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保全。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田文昌、陈瑞华对话录》是刑辩大律师田文昌与著名学者陈瑞华就中国刑事辩护领域所进行的系列对话录,两位作者回顾三十余年来中国刑事辩护的发展道路,总结中国特色下刑事辩护的问题与经验,对刑事辩护的中国模式与经验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坦言刑事辩护中的不良环境与制度缺陷,挖掘现有条件下刑事辩护的技术空间,总结刑事辩护实务中的经验与技巧,探讨刑辩律师职业风险的防范,最后分析了刑诉法修订给刑事辩护将要带来的新空间与新挑战。
《虚假诉讼·虚假仲裁 防治与实案精解》是马贤兴近年来对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这一违背诚信妨害司法、仲裁秩序的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成果。《虚假诉讼·虚假仲裁 防治与实案精解》既精选了一些典型案例,又阐述了具体的做法;《虚假诉讼·虚假仲裁 防治与实案精解》是马贤兴长期基层司法实务和理论思考的成果。《虚假诉讼·虚假仲裁 防治与实案精解》对虚假诉讼与虚假仲裁防治进行了理论探讨,剖析了立法漏洞、理念偏差、考核不合理等深层次原因,提出了矫正债权保护理念、破除法人“身份主义”和“公章崇拜论”等对策,具有的可操作性。
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共同诉讼有相关规定,但过于简单,立法理念和价值也存在着的抵触和冲突。《共同诉讼制度研究》在广义的基础上对共同诉讼进行了分析,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试图找寻各种类型共同诉讼的完善对策。全书共分为五章。章阐述了共同诉讼的基础理论;第二章开始以章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转入对各类共同诉讼的分类研究,着重研究了必要共同诉讼;第三章针对以连带责任诉讼为代表的诉讼标的牵连型诉讼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创意地提出了准必要共同诉讼的应对策略;第四章研究了普通共同诉讼,提出重建自由裁量司法政策导向、重构法官自由裁量制度的设想;第五章围绕诉讼参加制度展开论述,并据此提出制度上的建议,以弥补现有的不足。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精心组织、编写《实务指导与专业研究用书:保险诉讼典型案例年度报告(第4辑)》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加强交流,指导实践,提高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镒人和保险人诉讼实务能力与水平,同时也为监管人员、从业人员、司法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有关人士工作和学习提供参考。余勋盛编著的《保险诉讼典型案例年度报告》共收录保险诉讼典型案例240个,其中人身保险诉讼典型案例61个,财产保险诉讼典型案例179个,每个案例由案情、裁决和评析组成,并结合《保险法》作了深入解读。《实务指导与专业研究用书:保险诉讼典型案例年度报告(第4辑)》案例具有客观性、代表性、指导性和胖论性的特点。《实务指导与专业研究用书:保险诉讼典型案例年度报告(第4辑)》将为提高人民的保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