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离开这个世界快一百年了。他缔造一个新型的革命党,又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夹缝中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制度,他像马克思一样,从来没有把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俄国经验一般化,而是通过一场新制度的社会实验,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 搅动20世纪国际秩序的苏共;与苏维埃政权伴生的无产阶级专政;处理 党外有党、党内有派 的矛盾;探寻非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新经济政策;视农民为无产阶级长期的同盟者 当然,列宁时代也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 莫衷一是的党国体制;摇摆的知识分子政策;解放全人类的革命理想主义的困顿
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共产党宣言〉是如何诞生的》最先于1973年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狄茨出版社出版。书中收集了当时发表的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西欧工人运动发展,有关马克思主义产生,马克思主义和各种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特别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些具体历史资料,例如:正义者同盟为制订纲领所作的努力,1838年卡尔 沙佩尔所写的《财产共有制》残稿,等等。这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共产党宣言》,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十九世纪国际共运历史与理论问题》从历史维度,梳理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19世纪工人运动中产生发展的历史线条;从理论维度,梳理和介绍了影响工人运动禾口共产主义运动自勺三大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是从、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影响19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历史 线索依次为:十九世纪前半叶英国宪章运动及1848欧洲革命、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19世纪后半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崛起及其争取普选权运动了影响79世纪要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理论流派,分别是改良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无政府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側重讨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及其与王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关系;侧重讨论了三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工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