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亡党亡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悲剧、大曲折,更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大灾难、大倒退。学术界普遍认为,苏联亡党亡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根本原因。本书通过对苏共和苏联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领导集团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蜕化变质,是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 科学认识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和教训,从中汲取治党兴国的历史启示,对于坚持党的自我革命,跳出政党、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永葆党的革命性、先进性和纯洁性,领导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团结奋斗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 写于1920年4月至5月间,同年6月出版。在这部*作 中,列宁总结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经验,阐述 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无 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在批判第二国际 机会主义的同时,着重批判了共产主义内部的 左 倾思潮。它是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战略和策略的名* ,同时也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重要*作。列 宁在该书中除指出右倾机会主义在国际范围内仍是主 要敌人 外,着重批评了 左派 共产党人的错误,用 俄国革命的经验帮助西欧各国年轻的共产党认识和克 服 左派 幼稚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策略原则。 列宁指出,小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无政府主义有相通之 处,往往是对机会主义罪过的一种惩罚。布尔什维克 党是在反对机会主义和小资产阶级革命性的斗争中成 长
《中共党史学概论》坚持立足于国内外的中共党史研究前沿,结合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用史学理论解读与分析中共党史研究实践,并竭力融会中西,将西方新史学方法引入中共党史研究,力图在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与创新。 《中共党史学概论》虽以“概论”立意,但从“实证”切人,在论证有关中共党史学的理论问题时,避免宣教性的空谈,而是从具体的历史研究实践中去寻绎、总结,以增强其理论的可参性与直观性。同时引导读者去领略一些优秀著作的史学魅力。因此,《中共党史学概论》在摭取实例时,旁征博引,并不限于单一的中共党史研究领域。 《中共党史学概论》的主要对象是本科生,但也适当考虑到硕士研究生、党政干部和对党史国史有兴趣的读者的阅读需要。
该书原书名为《中央苏区法制建设》,该书2000年由我社出版。作者在此基础上,增补新发现的资料以及图片,作为新书出版。这中央苏区的法制建设,在中国法制发展道路上揭开了新篇章,开创了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纪元和新道路。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主要包括中央苏区建立前革命法制产生和发展概况、中央苏区时期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中央苏区时期的主要立法、中央苏区的司法机关、中央苏区的诉讼制度与程序、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先驱、中央苏区时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历史地位、主要成就与经验启示。
2021年2月,召开了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本书是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全书分为13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不懈奋斗,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辛历程,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回顾了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做到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为了使这本书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中继续发挥作用,本次出版增订本。增订本在原书基础上增加了17篇短文。本书精练生动地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99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运筹帷幄的高超智慧、一脉相承的红色家风、实事求是的思想风范,缅怀了党的历史中那些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领袖人物和革命英烈。
本书聚焦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以“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形式列出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相关行为规范210条。其中,正面清单38条,主要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法规;负面清单172条,主要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规。体例上按照政治纪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违法犯罪行为等8个方面归类编排,每个类别包含正面清单及相关论述和要求摘编,负面清单及典型案例、点评、法规链接等内容,力求简明清晰、易学易用,给广大党员干部提供学习参考。
《和纪委书记聊聊天》是一本对话体的图书,以“我”与一位纪委书记聊天的形式,围绕人情与纪法、权力与腐蚀、欲念与悔悟展开一系列讨论,透过现实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讲述了正风肃纪反腐一线的精彩故事。本书直面现实,语言平白如话、情感真挚自然,既有对腐败隐形变异的揭批,也有对风腐共性根源的反思;既有对“两面人”的痛斥,也有对“莫伸手”的告诫;既为党员干部检身正己提供了警示与镜鉴,也为社会大众了解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一个窗口和视角。
本书围绕中国共产党如何承载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党群关系“同心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以战略思维治国治党、坚持自我革命、坚持胸怀天下等八大主题,深入解析了党的长期执政的政治前提、精神之源、制度基础、关键环节、效能优势、内在依据与世界意义。本书不仅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课题,还通过对比国内外执政党的历史,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典型案例和生动故事,清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持续执政并创造长期执政奇迹的深层原因,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
《和纪委书记聊聊天》是一本对话体的图书,以“我”与一位纪委书记聊天的形式,围绕人情与纪法、权力与腐蚀、欲念与悔悟展开一系列讨论,透过现实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讲述了正风肃纪反腐一线的精彩故事。本书直面现实,语言平白如话、情感真挚自然,既有对腐败隐形变异的揭批,也有对风腐共性根源的反思;既有对“两面人”的痛斥,也有对“莫伸手”的告诫;既为党员干部检身正己提供了警示与镜鉴,也为社会大众了解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一个窗口和视角。
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主编的《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紧紧围绕新时代这个主题,着眼当前党员干部关心和关注的一系列问题,分十二个方面进行了深度阐释,同时搜集整理权威专家的近期新前沿理论观点,延伸拓展理论视野。本书坚持问题导向,在对问题的阐述中提炼出权威观点,不仅为党员干部提供工作思路,也可为理论学习提供借鉴。 本书紧紧围绕新时代这个主题,针对当前党员干部关心和关注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分十二个方面进行了深度阐释,同时还介绍了权威专家的前沿观点,以延伸拓展读者视野。本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在对问题的阐述中提炼出权威观点,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陈少铭所著的《在现实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二战结束前后至朝鲜战争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共的关系。对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共关系的研究,可谓名家云集,成果汗牛充栋,研究视角非常宽泛,同时也是争论比较大的一领域。如今再研究这个问题,出新很难。 本书把美国与中共关系放在现实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博弈中来研究,去认识双方终走向对抗的历史过程。
《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 ——党纪学习教育中的人与事》一书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收录文章约80篇,15万字,生动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模范人物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坚定态度和感人故事,鲜明揭示了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的深刻道理。该书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的纪律建设历史,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为什么,自觉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具有帮助和启迪作用。
领导干部决策需要集思广益,离不开说和写;推动决策落实需要部署和行动,同样离不开说和写。可以说,站起来能说、坐下来会写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本书为作者长期从事“说”与“写”教学与研究的一些成果,包括体会、感悟和笔记资料,分为“能说会写是一种领导力”“能说很重要”“说好不容易”“会写更关键”“写好更艰难”“真写是个苦差事”六部分,并在后面附有 “写作者不得不知的几个著名定律”“写作者不得不知的几个著名效应”“ 写作者不得不知的几个著名陷阱”“写作者不得不知的两个著名事件”等内容。书中不光有理论,还有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名句和案例,既可以提高领导干部说与写的能力,又可以作为他们说与写的素材,帮助他们迅速提高说与写的基本功。
本书通过对六十余个关键词的分析和阐释,梳理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对中央八项规定相关制度文件进行了学习导读。本书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全面了解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如何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局”,如何纠“四风”树新风、赢得党心民心。
《和纪委书记聊聊天》是一本对话体的图书,以“我”与一位纪委书记聊天的形式,围绕人情与纪法、权力与腐蚀、欲念与悔悟展开一系列讨论,透过现实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讲述了正风肃纪反腐一线的精彩故事。本书直面现实,语言平白如话、情感真挚自然,既有对腐败隐形变异的揭批,也有对风腐共性根源的反思;既有对“两面人”的痛斥,也有对“莫伸手”的告诫;既为党员干部检身正己提供了警示与镜鉴,也为社会大众了解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一个窗口和视角。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读党史第32辑)》按照常用的中共历史时期的脉络,挑选了15位 老朋友 ,他们分布在中共历史的各个时期,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很多。
本书以设问作答的方式设置150余道问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合规定,对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适用范围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解读;第二部分是具体要求,详述了党中央、中央纪委和有关部门关于纠治“四风”问题的政策要求和主要规定;第三部分是难点答疑,对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中需要注意把握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解答。本书既可为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执法提供参照,也是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益参考。
本书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论丛第二辑之一。主要论述了张闻天与共产国际之间的关系以及张闻天思想演变过程,从一个缩影的角度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1925年至1943年左右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历程。
为了使这本书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中继续发挥作用,本次出版增订本。增订本在原书基础上增加了17篇短文。本书精练生动地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99个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运筹帷幄的高超智慧、一脉相承的红色家风、实事求是的思想风范,缅怀了党的历史中那些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领袖人物和革命英烈。
本书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的培养教育情况,以及党的基本理论的发展过程、内涵要义和现实意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形成、发展过程及重大意义,着重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对当下的指导意义,深刻解答了年轻干部为什么要提升理论素养、怎样提升理论素养等现实问题,为年轻干部系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有助于年轻干部更好地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