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战略构想。这一模式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形成了有香港特色和澳门特色的模式。与港澳成功的先例相比,“一国两制”在台湾岛内遇到不小的阻力和挑战。因而我们必须看到解决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努力构建有台湾特色的“一国两制”模式,即“一国两制”台湾模式。“一国两制”港澳模式,有着一整套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加以配套。而在台湾问题解决过程中,虽然大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对台政策,但仍缺乏完整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配套,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支撑。本选题揭示台湾模式的内涵和特征。此外,台湾和海外华人学者就国家统一提出了一些“非一国两制”类型。如何扬弃它们,需要“一国两制”进一步扩大理论容量。选题提出了扩大理论容量的方向和要点。台
本书将“‘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历史经验研究”分解为“九七”、“九九”港澳回归以前“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指导下的香港回归史(1979年—1997年)、澳门回归史(1985年—1999年)以及“九七”、“九九”港澳回归以后新香港、新澳门的“一国两制”建设史两个主要方面。本书首先进行了“史”的梳理和阐释,即按照“历史的逻辑”,对港澳问题的性质和地位,新中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港澳问题的战略思考和具体政策,“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酝酿和成型、成熟的历史过程;进而展开了“论”的梳理和阐释,按照“理论的逻辑”,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出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以及文化、思想和理论渊源等进行了考察;本书还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指导下的港澳回归史和新香港、新澳门的“一国两制”建设史这一“历史的长时段”中,构成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战略构想。这一模式应用于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形成了有香港特色和澳门特色的模式。与港澳成功的先例相比,“一国两制”在岛内遇到不小的阻力和挑战。因而我们必须看到解决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努力构建有特色的“一国两制”模式,即“一国两制”模式。“一国两制”港澳模式,有着一整套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加以配套。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虽然大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对台政策,但仍缺乏完整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配套,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支撑。本选题揭示模式的内涵和特征。此外,和海外华人学者就国家统一提出了一些“非一国两制”类型。如何扬弃它们,需要“一国两制”进一步扩大理论容量。选题提出了扩大理论容量的方向和要点。模式的建构是对“一国两制”的新贡献
本书将“‘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历史经验研究”分解为“九七”、“九九”港澳回归以前“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指导下的香港回归史(1979年—1997年)、澳门回归史(1985年—1999年)以及“九七”、“九九”港澳回归以后新香港、新澳门的“一国两制”建设史两个主要方面。本书首先进行了“史”的梳理和阐释,即按照“历史的逻辑”,对港澳问题的性质和地位,新中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港澳问题的战略思考和具体政策,“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酝酿和成型、成熟的历史过程;进而展开了“论”的梳理和阐释,按照“理论的逻辑”,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出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以及文化、思想和理论渊源等进行了考察;本书还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指导下的港澳回归史和新香港、新澳门的“一国两制”建设史这一“历史的长时段”中,构成
本书将“‘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及历史经验研究”分解为“九七”、“九九”港澳回归以前“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指导下的香港回归史(1979年—1997年)、澳门回归史(1985年—1999年)以及“九七”、“九九”港澳回归以后新香港、新澳门的“一国两制”建设史两个主要方面。本书首先进行了“史”的梳理和阐释,即按照“历史的逻辑”,对港澳问题的性质和地位,新中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港澳问题的战略思考和具体政策,“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酝酿和成型、成熟的历史过程;进而展开了“论”的梳理和阐释,按照“理论的逻辑”,对“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提出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以及文化、思想和理论渊源等进行了考察;本书还将“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指导下的港澳回归史和新香港、新澳门的“一国两制”建设史这一“历史的长时段”中,构成
内容简介
《一国两制与澳门治理民主化/澳门研究丛书》编著者庞嘉颖。 本书对于“一国两制”之下如何推进民主治理进行了理论探讨。作者试图以“现代性的多元化”立场为前提,研究“一国两制”与澳门治理范畴内的既存事实,并对“一国两制”理论与澳门治理之未来路向作出规范性建构。 本书提出,首先,“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系统化理论是一种国家理论;其次,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和权威结构,是“一国两制”国家理论的灵魂所在:再次,无论特别行政区民主如何推进,都属于治权的范畴;最后,特别行政区的民主化进程还与特别行政区本土的政治生态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