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为反思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视野与方法。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和新趋势,突出表现为消费环节日益凸显并造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控制手段的深刻变化。消费社会的时代境遇要求重新激活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并构建消费社会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社会生产机制的变化以及新型媒介的出现,促进消费的功能和意义的现代转变。消费的符号化、景观化深刻影响到人们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以及消费行为,并引起广泛的社会效应。回到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拨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层层意识形态迷雾,为反思和审视当今中国消费问题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寻求解决方法提供思路。
《工作宝典》紧扣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参谋、国家公务员政治素养、业务素质、领导方略、团队建设、作风养成、反腐倡廉等主题,以相关书籍论文、期刊杂志、报纸资料中的4万余篇文章和作者30余年的文章摘记为基础,提炼、整理、遴选了4600多个条目,分成政治理论、组织工作、领导艺术、勤政为官、人才培养等20个大类,从哲学的高度,以全新的视角,系统总结、回答和解决人们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反映了新时期国家、军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是领导、机关、基层干部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讨新途径新方法、交流新思想新经验的工作指南,同时也是各级党校培训教育的重要参考教材。
新中国成立以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便于各级干部和有关专业人员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这十七年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系统地学习和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更好地建设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中共中央批准,我们编辑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这部多卷本的文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