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邓力群同志关于自己1915至1974年(60年)革命经历的自述。全书共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从老家到北平(桂东老家;从长沙到北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第二部分:延安八年;第三部分:东北岁月;第四部分:新疆三年;第五部分:从中办到《红旗》(在中央办公厅;八大前后 ;担任《红旗》杂志副总编 ;陪毛主席读书;参加广州调查和起草人民公社六十条 ;编辑《刘少奇选集》;七千人大会前后 ;西楼会议和1962年调整 ;八届十中全会前后 ;1963—1964年的文字工作及其他;参加“四清”;“文革”初期 ;干校生活 ;回北京以后;简短的结语) 。全书语言简洁、生动,史料价值高,可读性强。
《毛泽东武略》是军事科学院原战略部研究员胡哲峰生前最后一部专著,材料丰厚,史论结合,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精华的“原汁原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之际,本书经修订再版发行。
纪实名家叶永烈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他着重于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追寻探访,作品几乎本本都是敏感题材,其出版都经历了或大或小的风波曲折。 《出没风波里》集结了叶永烈采访生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回顾中的精彩故事,既浓缩了中国现当代史,又聚集了历史见证人。它提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讲述角度,对一些曾影响中国现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抢救式采访,对一些中国现当代历史中的拐点事件进行了关键的碎片式打捞,通过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口述还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娓娓道来的平静讲述里涌动着大浪滔天的风波。这是对历史的私人视角的补充式钩沉,对于读者了解现当代历史很有价值。
本书精选了党建品牌创建的经典案例,分为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党建品牌案例、机关党建品牌案例、城市社区党建品牌案例、农村党支部党建品牌案例、“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案例等部分,并对部分品牌案例进行评析,分析这些党建品牌名称的命名与内涵阐释,党建品牌的架构体系,党建品牌的落地载体,党建品牌的落地即党建与生产、经营和行政等业务融合,等等。本书旨在为各行各业党建品牌建设提供参考,规范党建品牌建设,真正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有机融合。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善于斗争、敢于斗争的典范,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重大成就。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斗争策略、斗争方法和斗争艺术。毛泽东的斗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表现出“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毛泽东的斗争艺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彩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既为夺取中国革命战争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赢得新时代伟大斗争、续写强国复兴恢宏史诗提供了锐利武器,具有跨越时空的非凡魅力和巨大价值。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心推出了《毛泽
本书尝试从理论基础、政治定位、话语体系、实践路径、结构支撑五个角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议题展开学理分析。“理论基础”篇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群际接触理论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议题展开学理分析,试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多学科的理论基础;“政治定位”篇围绕党和国家民族工作重要会议精神与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政策论述,呈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定位的不断跃升与功能定位的不断拓展;“话语体系”篇倡导多学科共创在理论上有解释力、在实践上有指导力、在现实上有支撑力、在宣传上有传播力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实践路径”篇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体属性与社会认同属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些实践维度和建设策略;“结构支撑”篇回
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纪检监察权的运作流程为逻辑主线,在基本理念、规范依据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紧扣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取得的新发展和新成果。在政策和规范依据上,充分运用纪检监察领域最新党规党纪、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第一章围绕纪检监察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基本原则、任务、职责与权限等,阐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原理。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从监督检查、问题线索受理与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调查、案件审理、处分处置等方面,较为系统地呈现了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程序和环节。在内容编排上,将 基本原理、规范依据、实践方法 有机融合,引入典型案例和事例,附有思维导图等图表,具有较强可读性和实用性。本书可以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实务参考书和培训教材,亦可用作高等院校纪检监察相关专业教学
共产党人“心学”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提出的党建理论新话语、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本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学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修好共产党人“心学”与党性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精神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共产党人“心学”的历史实践进行了介绍,对修好共产党人“心学”的“总开关”“诚意正心”“修齐治平”“知行合一”进行了详细阐述,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治理能力。
正文共 12章。分别从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历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员的标准和条件,党员的义务与权利,发展党员,党的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和组织生活,党的纪律,党的建设,党籍、党龄和党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对党员应知应会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另外,附有《中国共产党章程》(全文)。
本书作者是一名国企党务工作者,他结合自身多年的基层党务工作经验,将当前基层党建面临的突出问题,梳理归纳成50个方面,根据新时代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对基层党建的基本任务、核心工作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解释,提出了提高党建水平的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工作方法。比如,对如何解决党建和业务 两张皮"问题,给出了以 四个融入"为中心的"融合型"党建构建方案以及七个解决方法。此外,对如何提高组织生活吸引力、如何加强党员管理等,都给出了具体方法。 全书结合大量案例进行分析,语言活泼,通俗生动,可读性强。比如,本书用电视直播式的叙述方式,完整展现优秀的"三会一课"是如何开展的,并画龙点睛地进行了分析,让基层党务工作者学有所获、拿来能用。
本书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五大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青少年时代读书学习的丰富经历,阐述了他们在读书求学中的学习方法、学习心得、学习经验,共包括“润泽东方”“海量宽宏”“卫华保黄”“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永不消失的驼铃”五大部分。本书从他们的家乡故居收集和采写了大量原始资料,并得到相关纪念馆的大力支持。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能够给人以启迪,进一步激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认真读书学习,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二十大党章专列一条对巡视巡察制度作出规定。党中央明确提出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本书深入阐释了巡察监督的背景与意义、发展历程、运行机制、责任主体、监督对象、政治巡察等基础理论,详细介绍了巡察准备、巡察了解、巡察报告、巡察反馈、巡察移交、巡察整改等实务工作,同时对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加强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等党中央关于巡视巡察的精神进行解读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巡视巡察发挥的全面从严治党利剑作用。
本书全面展现了中国共青团的萌芽、诞生、发展、成熟以及在新时代不断前进的全过程。100年来,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本书以文字为经,以图片为纬,生动再现了百年团史的波澜壮阔,突出了 以党建带团建 主题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宗旨,生动再现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团史,用3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展示了共青团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百年征程。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推进理论创新并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在于始终坚持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党的二十大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提炼,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本书稿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和科学阐释,帮助大家深刻领会这“六个必须坚持”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坚持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人民日报评论 微信公众号 睡前聊一会儿 栏目以轻阅读为指向,与年轻人360 无死角对话,一起触摸时代、感受世界,看潮的走势、风的方向。继《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后,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未来谈谈心》,把睡前几分钟的谈心,变成更为触手可及的陪伴。 我们在时间中跋涉,向着未来前行。面对过去,每个人都会有遗憾、懊悔、回忆;好在,每个人也都有未来,那里有困惑、失落,更有收获、希望。这本小书收录的,是时间中的圈圈涟漪,是记忆中的种种际遇,希望它能让我们在相连的悲欢中, 一起向未来 。虽然未来还不确定,但也正因如此,一切皆有可能。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党之所以能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为了深入阐述 两个结合 这一伟大创新理念,作者立足当代、继承传统,以十二个专题,深刻阐述了 两个结合 的伟大历史意义、内在逻辑、本质内涵、基本方式、历史经验以及与历史辩证法、哲学社会科学关系等,最后聚焦在 两个结合 对当今时代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价值上。 作者是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陈先达。本书深刻揭示了 两个结合 在推进党的百年征程中的重大作用,说理透彻,行文流畅,对于我们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挑战,深刻理解和把握 两个结合 这一重大
《平“语”近人——习近平书记用典》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该书为其文字版。节目从习近平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于2018年10月8日至19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档播出。全书分为《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有常民为本》、《国无德不兴》、《国之本在家》、《报得三春晖》、《只留清气满乾坤》、《绝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恶竹应须斩万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为公行大道》12集,由“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六个环节构成。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党员领导干部增强党性修养的根本遵循。学习党章是每名共产党员的基本功,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是走上新的岗位的党员领导干部的课。本书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际相关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宽广视角,重点讲授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党章学习中普遍关注的十二个专题,即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二十大党章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党章总纲重点难点解读、党章条文重点难点解读、党的领导理论的党章依据和基本内容、读懂党章中的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从党章看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创新、构建维护党章权威的体制机制、十二大党章的历史地位和开创性贡献、十九大党章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从百年党章发展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讲
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研究新质生产力的学术著作。本书从生产力要素的跃升和发展新动能两个方面把握新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新质生产力。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阐述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作用。研究新科技产生的科技生产力、新能源产生的绿色生产力、数字经济产生的数字生产力、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本书根据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要求,分别阐述了适应和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涉及创新机制、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本书对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中央党校的毛泽东思想教学,一直注重学习研究毛泽东的著作。为了帮助学员和其他读者加深对毛泽东著作的理解,我们精选了毛泽东的部分重要著作,由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教学的同志加以解读,力求讲清写作背景、主要内容、理论价值、历史意义等问题。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认真抓好《条例》的贯彻执行,对违反 党纪的问题,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切实维护纪律的刚性、严肃性。 该书是在《党员必须牢记的100条党规党纪——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解读》(2015年版,100个“严禁”,“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学习小组”等微信公众号多次头条推荐)及其修订版(2018年版,127个“严禁”)的基础上新修订而成,将党员必须遵守的党规党纪扩充为150个“严禁”,并全面修订所有条目。全书以新版《条例》为主要依据,通过禁令解读、曝光案例、重要规定和特别提醒,帮助党员干部轻松读懂并深入领会党员必须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