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书为知名时事评论员、《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时评文章的精选集。 《时评中国》系列因其着眼于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评论写作思维的启发,有助于养成中学生对时事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时政视野,激发他们对时评写作的热情,契合高考语文时政类阅读与评论写作的命题方向,受到中学生读者群体及中学语文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曾被列入中学生假期阅读参考书,入选多地高中语文考试时政类阅读材料,并被语文特级教师推荐。
《文萃》周刊,1945年10月创刊,系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编辑并以公开形式出版发行的时间长的刊物之一。前期为文摘性期刊,以转载大后方报刊的文章为主,而后顺应从和谈到开打的局势变化,变身为时事政治刊物,以观点犀利的政治、军事、经济预测与评论,以及信息丰富、揭示真相、风格多姿的“特写”,深受国统区广大读者欢迎。1947年3月第七十二期后被国民政府查禁,随后改为32开《文萃丛刊》,秘密出版发行。同年7月出至第十期后,因编刊人员陈子涛等三人被当局逮捕杀害,被迫终刊。该刊物内容丰富,时事性征突出,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价值。现据原刊影印,精装四巨册。
《创新理论的拓荒者》立足于马克思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以马克思的原著为依据,分析了马克思创新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系统挖掘和提炼了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本质、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创新的价值向度等方面的思想;《创新理论的拓荒者》从学理视角梳理了马克思之后的创新理论发展脉络,分析了马克思创新思想对后来的创新理论的影响,确立并论证了马克思是创新理论的真正“始祖”地位。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影响,并发展了马克思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思想,但在创新的本质和形式、创新的功能和目标、创新的价值标准和尺度等方面与马克思的观点存在本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