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漫画组利用漫画寓教于乐的表现手法,创作出大量廉政主题作品。《人民日报》、央视等多次报道,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特开辟邱县漫画专栏、刊播专题片。本书精选300多幅漫画,内容丰富幽默、接地气,增强了廉政文化的感召力与渗透力,是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勤政文化建设的一面镜鉴。
致读者本书以莲花为主线,取“莲”“廉”谐音,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中莲花与廉洁之间的寓意,立足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将廉洁修身的思想理念结集成册。每页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主题内容分门别类,以更生动的方式和更多元的角度呈现了“廉洁”的丰富内涵。周一至周五,从《孟子》《荀子》等先贤经典、《史记》《资政通鉴》等通史、《小窗幽记》《菜根谭》等处世语录中选取相关的格言警句,辅之以释文,并配有历代著名画家花鸟山水作品。周六和周日刊有“廉”字碑刻和名家书法。在每天的日期之下,设有空白栏,供读者随时记录廉洁感悟。本书融日历、文化、艺术于一体,寓教于美,润物无声,堪称一部修身养成、廉洁自律的枕梁宝典。
王世谊、周义程等编著的《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问题研究》围绕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问题展开论述,并对转型时期中国反腐败战略构想作了新的思考。全书共分八章。至四章在厘清基本概念和交代研究思路、方法及工具的基础上,概览了权力腐败作为世界性顽症的基本状况,分析了权力腐败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和危害,透视了权力腐败的本质、特征和原因,探讨了利益冲突型权力腐败的成因、危害和应对策略。第五至八章回顾了权力制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模式,检视了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制度、官吏考课制度、御史监察制度、腐败惩治制度等权力制约制度,考察了中国共产党人权力制约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构想了从道德、体制、法律、自律以及舆论等方面加强权力制约的基本战略,探究了网络反腐模式的兴起、治理经验、在当代中国的优势和缺陷,设计了当代中
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学习领会、贯彻执行好各项基础法规,我们组织相关同志编写了本书,以知识题库的方式为纪检监察干部提供辅助练习。本书分为上、下两篇,选取了纪检监察干部应知应会的23部基础法规,将这些法规中的重点难点通过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题的方式呈现,旨在帮助纪检监察干部在熟练掌握法规的同时能够突出重点、灵活应用。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研究》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包括:抗日民主根据地初创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1935.10—1940.12);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和发展阶段的反腐倡廉建设(1941.1~1946.6);全面内战爆发后的反腐倡廉建设(1946.7—1948.3)等。
《腐败:人性与文化》是全球位人类学家历时几年,对全球大国家包括美国、葡萄牙、俄罗斯、意大利、欧盟、玻利维亚进行实地考察、披阅资料,从人类学角度做出的对全球腐败现象的深刻解读。作者们指出,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免于腐败困扰,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全球通病,是一场人性、权力和道德的无硝烟战争。当前,腐败已经严重影响到各个国家各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作者从人类学角度而非政治角度解读腐败,是想指出:虽然腐败来自于人性,但文化与制度却可以控制腐败的程度及其危害性。总之,反腐已经是全球范围的大事,任重而道远。
本书收集了我党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丰富史料,并进行科学的梳理、归纳和运用。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形势任务,着力描述反腐倡廉工作的历史轨迹,探索各个历史阶段廉政建设的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建设原理,总结了各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经验教训,寻找出内在的规律性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和途径,发人深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也可作为党风廉政教育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同时对于社会各界全面了解、积极参与和支持反腐倡廉工作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作者谢春涛,为本书作序并推荐。家书是写信人内心世界的真实表露,古往今来的家书中不乏关于廉政方面的精彩表述。这部《廉政家书》收录了中国古代名人家书、老一辈革命家家书、革命烈士家书以及普通人的家书,总计一百篇,集中了中国传统家书中关于廉政文化的精华。通过家书原文和相关背景故事的介绍,本书从立德、立言、立志、修身、齐家、读书、治学等方面阐述为人、为官之道,倡导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娓娓道来,入情入理,真实自然,既适合党政干部阅读,也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讨论了腐败与反腐败的理论问题、反腐败战略框架模型以及一些专门领域的反腐败实践内容。本书较为集中地收入了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的核心团队成员的主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制度腐败理论框架、腐败战略有效性模型、惩治腐败战略有效性模型,均为该中心成员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本书可以作为高校廉洁课程教育与纪检监察、反贪工作人员培训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使用,也可供理论研究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参考。
《惩贪警示录:五十六名贪官腐败人生的警示》选编了56名贪官的堕落案例,并配以相应的分析和警言、忠告。这些案例每个都是鲜活的教材,每个犯罪人都是长鸣的警钟。愿我们的公职人员能时时倾听警钟,提高警惕,常警常醒,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自觉远离腐败犯罪。只有这样,才能持正守廉,珍惜权力,珍惜生活。
腐败作为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古来有之,不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这一恶习都未曾被有效地解决,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腐败已不再是随文明而至的少量尘埃,它已成为对国家乃至对世界安全的一种灾难性威胁。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不仅是许多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挑战。 人类文明在掌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之间是有鸿沟的,社会学尚是年轻的学科,而“腐败学”更是完全处于初始阶段。尽管很早就有人对腐败作出了理性的思考,但对腐败问题的科学研究仍只是零星地散见于邻近的社会科学之中,远未被系统化和理论化,这显然与当前反腐的迫切性很不对应。萨塔罗夫的这本《反腐败政策》则是一本少有的运用综合的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腐败问题的科学论著。 《反腐败政策》透过历史的镜子追溯腐败的本质
本书是中国法学会重点课题“完善我国反腐制度体系研究”成果,人权和刑事司法国际准则丛书之五,该书分为:反腐败研究综述,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研究,中国古代反腐败机制研究,我国反腐败侦查制度研究,我国反腐败程序法研究,我国反腐败实体法研究,反腐败监督制度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反腐败机制研究 ,联合国《反腐败工具箱》,联合国《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实用反腐败手册》。
《腐败:人性与文化》是全球位人类学家历时几年,对全球大国家包括美国、葡萄牙、俄罗斯、意大利、欧盟、玻利维亚进行实地考察、披阅资料,从人类学角度做出的对全球腐败现象的深刻解读。作者们指出,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免于腐败困扰,腐败是人类社会的全球通病,是一场人性、权力和道德的无硝烟战争。当前,腐败已经严重影响到各个国家各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作者从人类学角度而非政治角度解读腐败,是想指出:虽然腐败来自于人性,但文化与制度却可以控制腐败的程度及其危害性。总之,反腐已经是全球范围的大事,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