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刊探讨廉政学的基本原理,对廉政、失范行为、腐败、不正之风、道德滑坡、反腐败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理论探讨,研究腐败与不正之风产生的根源及其规律,对反腐败策略、廉政建设体制机制进行评估,对历史上的廉政建设制度和措施进行比较分析,对各个地区廉政建设及其相应制度进行研究,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与腐败的关系进行探讨。
王世谊、周义程等编著的《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问题研究》围绕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问题展开论述,并对转型时期中国反腐败战略构想作了新的思考。全书共分八章。至四章在厘清基本概念和交代研究思路、方法及工具的基础上,概览了权力腐败作为世界性顽症的基本状况,分析了权力腐败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和危害,透视了权力腐败的本质、特征和原因,探讨了利益冲突型权力腐败的成因、危害和应对策略。第五至八章回顾了权力制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模式,检视了中国古代的权力制衡制度、官吏考课制度、御史监察制度、腐败惩治制度等权力制约制度,考察了中国共产党人权力制约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构想了从道德、体制、法律、自律以及舆论等方面加强权力制约的基本战略,探究了网络反腐模式的兴起、治理经验、在当代中国的优势和缺陷,设计了当代中
腐败作为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古来有之,不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这一恶习都未曾被有效地解决,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腐败已不再是随文明而至的少量尘埃,它已成为对国家乃至对世界安全的一种灾难性威胁。如何有效地遏制腐败不仅是许多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挑战。 人类文明在掌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之间是有鸿沟的,社会学尚是年轻的学科,而“腐败学”更是完全处于初始阶段。尽管很早就有人对腐败作出了理性的思考,但对腐败问题的科学研究仍只是零星地散见于邻近的社会科学之中,远未被系统化和理论化,这显然与当前反腐的迫切性很不对应。萨塔罗夫的这本《反腐败政策》则是一本少有的运用综合的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腐败问题的科学论著。 《反腐败政策》透过历史的镜子追溯腐败的本质
安东尼·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被公认为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主要文献,它被译成25种文学,塑造了第三条道路政治的发展历程。在本书中,吉登斯对批评者作出了回应,并进一步发展了他前书中提出的观点。吉登斯表明,第三条道路并非无力解决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而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惟一可行的思路。若想理解当今最重要的政治争论,本书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