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   ( 188 条评论 )
    • [英]沈艾娣 /2024-07-01/ 民主与建设
    • 本书重新审视了英使马戛尔尼使华、觐见乾隆帝这一中西交流 的 事件。作者不仅描述了使团筹备、人员物色、海上航行、清朝官员一路的接待、正式与非正式会谈、翻译造成的误解、使团见闻等诸多细节, 将镜头转向觐见现场的译员李自标和小斯当东,以动人细腻的笔调讲述他们的人生沉浮,从微观层面展现了国与国交往的机制。 为什么要讲述翻译的故事呢?对他国越是了解,在本国就容易受到猜疑,理性的声音就会受到压制,翻译首当其冲。

    • ¥40.9 ¥82 折扣:5折
    • 新中国外交照片解读
    •   ( 0 条评论 )
    • 陈敦德 著 /2012-02-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解放上海十万大军睡马路的来龙去脉”“中美日内瓦会谈要回钱学森”“新中国大使首次在西方世界亮相”……《新中国外交照片解读》通过解读外交老照片的形式,阐释一个个外交领域已解密、但知晓者仍较少的重大事件,通过图片串联解读的精妙文笔,把散佚在浩瀚史料中的情节变成了动人的故事。大量传奇故事情节加上首次披露的孤品图片,使《新中国外交照片解读》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欣赏价值。

    • ¥19.7 ¥35 折扣:5.6折
    • 大变局时代的跨大西洋同盟调整与中美欧关系
    •   ( 23 条评论 )
    • 赵怀普 /2024-11-20/ 当代世界出版社
    • 美国、中国和欧洲是影响国际格局调整的三大战略性力量,研究三者的互动及其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本书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研究起点,认为这场危机加速了世界变局,对跨大西洋同盟的调整与中美欧关系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通过考察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跨大西洋同盟的复杂调整,重视美欧关系调整中的 中国变量 ,构建一个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分析框架,以期展现近十几年来跨大西洋同盟调整与中美欧三边互动的全新图景。

    • ¥60.8 ¥108 折扣:5.6折
    •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隐喻(国际政治语言学译丛)
    •   ( 62 条评论 )
    • [美]迈克尔·马克斯 著,石毅 译 /2024-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隐喻是人类了解周遭世界一个最基本的方式。本书全面分析了国际关系理论中存在的隐喻,考察了国际关系理论主要范式中的隐喻表达,如现实主义的权力隐喻、安全隐喻、博弈论隐喻等。作者指出,在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中,大多数术语、概念和分析工具在本质上都具有隐喻性质,隐喻也是我们了解和认识国际事务领域的政治家和决策者界定问题和制定政策的参考因素之一。到目前为止,对国际关系理论中隐喻的探究成果较少,也相对零散,本书将隐喻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要素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 ¥43.9 ¥78 折扣:5.6折
    • 原霸:霸权的演变(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 0 条评论 )
    • [英]佩里·安德森 著;李岩 译 /2020-05-01/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原霸:霸权的演变(The H-Word: The Peripeteia of Hegemony) 在国际关系与政治学文献中,很少有术语像 霸权 这样被使用得如此广泛,而对于其确切意涵却几乎没有共识。在探讨这一概念命运的历史研究中,安德森追溯了 霸权 一词在古希腊时期的起源,在1848-1849年的欧洲大陆动荡时期于德意志重新被发现;随后,作者又分别考察了在革命时期的俄国、意大利以及冷战时期的美国、戴高乐治下的法国、撒切尔治下的英国、后殖民时代的印度、封建时代的日本的 霸权 概念,直至由默克尔和特雷莎 梅、布什和奥巴马唱主角的世界。

    • ¥33.2 ¥59 折扣:5.6折
    • 清代地方政府
    •   ( 165 条评论 )
    • 瞿同祖|责编:孙立英|译者:范忠信//何鹏//晏锋 /2022-03-01/ 新星
    • 《清代地方政府》是 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于学术 时期用英文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首版,为瞿同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声誉,至今仍是西方汉学界相关教学和研究中的 书。 民间有言“天高皇帝远”,学术界也有个论题是“皇权不下县”,作为 小行政单元的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直接与普通百姓打交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清代地方政府》一书的写作目的就是描述、分析和诠释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运作。 瞿同祖先生通过各种手稿和笔记,同时参考大量的官方资料,以极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州县官和他的四个辅助群体,即书吏、衙役、长随、幕友的职能、地位、收入、贪赃形式和纪律控制等,强调了清代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以州县官为中心的“一人政府”。此外还重点讨论了士绅阶层在地

    • ¥38.9 ¥78 折扣:5折
    • 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大变局与中国大智慧
    •   ( 90 条评论 )
    • 本书编委会 /2022-11-01/ 当代世界出版社
    • 本书从国内公开发表的期刊、报纸自2017年以来刊载的研讨文章中精选31篇,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多角度解读其内涵、分析其意义与价值,讲述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与实践,并探讨其传承与发展,旨在让更多读者关注、了解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方案,为推动完善全球治理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 ¥38.9 ¥69 折扣:5.6折
    •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历史、理论与实践 于铁军,庄俊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8
    •   ( 52 条评论 )
    • 于铁军,庄俊举 /2024-08-23/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北大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丛书的第二本,主要聚焦于国家安全研究与学科建设相关议题。首先,本书通过探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学理发展脉络,尝试构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学学科和理论体系,提出了以风险反向界定的综合安全论,以及国家安全系统理论等。其次,由于国际环境的变迁、地缘政治的差异,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观念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研究呈现不同特点,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研究在研究议题、研究范式、学科规划和课程设置上独具特色,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印度、以色列、韩国、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国、东南亚和非洲等12个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探讨和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安全研究的理论、议题和方法,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学科体系、课

    • ¥69 ¥138 折扣:5折
    • 外军政治性工作研究
    •   ( 88 条评论 )
    • 李丛禾 主编 /2023-01-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我国外军政治性工作研究领域现有的著作主要有《外军政治工作概论》(刘刚等1988年)、《中外军队政治性工作比较》(章德峰主编2000年)、《西方国家军队政治工作透析》(房忠贤等2001年)等,近几年出版的有《外军政治性工作文献专题导读》(李丛禾2015年)、《外军政治性工作》(李庄前2017年)、《外国军队政治工作研究》(吴志忠2018年)等几部。这些著作大多比较老旧,从参考文献看,基本都是根据2015年以前的资料所写,且多数以介绍美军政治性工作为主,对其他外军政治性工作涉猎较少,与新时代我军练兵备战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为更加贴近我军备战打仗需求,进一步突出外国军队政治性工作特色,本书以外军政治性工作发展为基础,以外军政治性工作系列教研成果为依托,系统研究介绍美、俄、印、日等周边主要国家和地区军队政情和政治性工作

    • ¥43.9 ¥78 折扣:5.6折
    • 直译中苏高层会晤
    •   ( 0 条评论 )
    • 顾达寿(俄) 口述 郑少锋 执笔 /2010-12-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本书系前苏联资深外交官、汉学家古达舍夫 里萨特 萨拉甫京诺维奇(中文名字:顾达寿)的回忆录。他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曾作为苏联外交部特使在中国前后工作了12年, 从普通译员一直到苏联驻中国大使馆的首席翻译,曾亲历新中国建立初期至 文化大革命 时期中国经济建设、政治运动、中苏关系演变的历史风云,多次担任中共高层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柯西金、米高扬等重大会晤的翻译,对其间发生的某些历史事件作了客观的描述,并首次披露了前苏联和中国领导人高层会晤中和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和轶闻轶事。

    • ¥16.4 ¥28 折扣:5.9折
    •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
    •   ( 0 条评论 )
    • 张维为著 /2012-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触动:百国视野下的观察与思考》30年来,张维为教授走访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80年代次出国感受到的震惊,到今天在海外随处可见的 中国热 ;从作为国家领导人的翻译陪同国事访问,到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者参加国际交流,作者力求从一个比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出发,来观察世界、思考中国,特别是探讨与中国崛起有关的热点问题,再尖锐的问题,也不回避。 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变革时代,而中国是这场历史性变革的中心。不管你是否使用 中国崛起 这四个字,国际社会已普遍接受了这个中国的崛起这个无处不在的事实。 中国崛起触动了世界。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发展,对于国际问题的认知,应该在汲取世界智慧的同时,也用自己的价值观加以检验,用自己的话语加以论述,客观自信地评述自己的国家和外部

    • ¥20.3 ¥36 折扣:5.6折
    • 美国中东政策分析
    •   ( 50 条评论 )
    • 高尚涛 主编 /2024-03-01/ 当代世界出版社
    • 本书重点论述了影响美国中东政策制定的四个要素。首先通过梳理美国政府、议会、智库的有关报告,确认美国制定中东政策的考量;随后选取美国政府在特定时期的代表性中东外交行动,验证美国在实际行动中贯彻了政策考虑。经过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确定美国制定中东政策的重要考虑。与当前大多数具体分析中东政策动态的研究不同,本书尽可能提炼影响美国中东政策的一般性要素,体现出本书的独特价值。

    • ¥49.5 ¥88 折扣:5.6折
    • 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当代国际政治丛书)
    •   ( 0 条评论 )
    • 潘忠歧 等 /2021-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选择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历史悠久并且在现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鲜有的经典概念,包括 阴阳 太极 和而不同 和合共生 势 仁 等,试图在国际政治领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人世界观的核心概念。本书集合了多位国内著名国际关系、政治学、哲学的专家学者,包括苏长和、潘忠岐、陈玉聃、白彤东等,对中华经典国际关系概念进行 创造性转化 和 创新性发展 ,以期为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政治提供一种独特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不足,从而为创建国际关系理论的 中国学派 做铺垫。

    • ¥77.7 ¥138 折扣:5.6折
    • 经典影像案例中的国际关系(电影案例+国际关系理论,看国际政治、外交学硕士怎么上课)
    •   ( 25 条评论 )
    • 谌华侨 马军兰 陈虹希 主编 /2024-08-01/ 上海远东出版社
    • 本书是为国际政治学、外交学等专业教学而编写的案例型教材,旨在从影像角度探讨国际关系理论,并逐步形成规范的教学案例体系。书中遴选国内外公映的经典影像作为案例,如《风声》《逃离德黑兰》《猎杀本 拉登》《黑鹰坠落》《湄公河大案》《阿拉伯的劳伦斯》等,为每个案例设置 案例正文 和 案例使用说明 两大板块,既具体介绍影像的基本信息、剧情发展、人物关系等,又结合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实际设计教学环节,将国际关系理论融入剧情之中,再让学生总结印证,以加深理论认识。本书从流行影像介入严肃的国际关系理论教学,以生动的案例讲解替代枯燥的理论灌输,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自成一体,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不仅可为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为一般读者参阅。

    • ¥38.3 ¥68 折扣:5.6折
    • 日本对中国的认知演变:从甲午战争到九一八事变
    •   ( 18 条评论 )
    • 王美平 编 /2021-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稿梳理了甲午战争至 九一八 事变期间日本政界、军界、知识界、民众的对华认识,重点考察了日本各界对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列强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与对策,探究该种认识对于日本发动 九一八 事变的影响,阐释日本对华观与侵华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近代日本对华观的流派、特点、规律等。本书稿认为近代日本套用西方原生型及日本型 民族国家 范式作为评价中国的标尺,而不能正确把握中国人民为完成近代社会转型而进行的一系列变革的本质及其进步意义,是导致其在看似正确的对华观基础上而错误地采取一系列侵华行动并*终发动 九一八 事变的认识根源与思想鸦片。 本书分为五章,*章在追溯甲午战争前即洋务运动时期日本对华观的基础上,探析日本对于中国民族危机的认识

    • ¥84 ¥168 折扣:5折
    • 我们和你们:中国和摩洛哥的故事
    •   ( 0 条评论 )
    • 孙海潮 /2019-01-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我们和你们 丛书按照一国一品的概念,以小故事揭示大历史,讲述中国和相关国家传统和现在的友谊与合作。该丛书旨在密切中国和有关国家的人文联系,推动新形势下中国周边外交和公共外交的进程,尤其是配合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 美丽的摩洛哥素有 北非花园 之称。建交60年来,中摩友好合作关系全面健康发展。2016年5月,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应习近平主席之邀访华,中摩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摩洛哥对中国公民免签后,双方合作机遇增加,商贸人士往来明显增多,经贸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2017年11月,摩洛哥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 一带一路 合作文件的马格里布国家。中摩是发展中国家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典范,亦将会成为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一带一路 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本书收录的文章内容丰富,涵盖面广

    • ¥31.5 ¥56 折扣:5.6折
    • 筚路蓝缕——新中国外交风云录 周晓沛主编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20 条评论 )
    • 周晓沛 主编 /2024-03-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并非一般的回忆录,而是 40 多位老外交人外交生涯中最难忘、精彩的亲身经历,真人真事 : 外交场合怎样斗智斗勇,小球如何转动大球,为啥逼着美国总统写道歉,为何对外工作如同“扳道岔”, “铁杆朋友”是怎样练成的,缘何一条“黑道”走到底,“文装解放军”到底怎样不辱使命,“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内容翔实,情节生动,文字流畅,富有可读性和传承教育意义,为宣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这些珍贵的外交回忆对存史、资政、育人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新中国外交工作的艰辛进程及宝贵经验,尤其会使青年一代受益匪浅。

    • ¥64 ¥128 折扣:5折
    • 后秩序
    •   ( 100 条评论 )
    • 安德鲁·巴切维奇 /2023-10-01/ 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后秩序》一书认为,为了适应21世纪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美国必须改变其外交政策。《后秩序》中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存在的内在矛盾和致命缺陷,以及由此导致的灾难性后果。 美国外交政策的根本问题在于 美国例外论 ,这一价值观使美国认为其价值观和制度优于其他国家,并坚信负有改造其他国家的使命。然而,这种价值观让美国自身和世界都处在危险之中,也导致了无休止的战争和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后变得更为突出。 面对后疫情时代、气候变化、国际力量平衡的转变以及人工智能武器等威胁,《后秩序》作者、《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安德鲁 巴切维奇,提出大胆且独特的见解,呼吁美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外交政策,认识到多极世界的必要性,并进行深刻的改革。

    • ¥49.5 ¥88 折扣:5.6折
    • 中印发展伙伴关系及路径研究
    •   ( 3 条评论 )
    • 随新民著 /2024-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印关系跌宕起伏,历经曲折。在就解决两国边界纠纷同发展其他领域双边关系达成 脱钩 共识并建立有效边境实控线(LAC)地区管控机制后,中印关系稳步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成为巩固和推进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内容。本书在关照到国际体系结构性调整以及中印双方身份定位和利益诉求中的现实主义思维惯性及效用下,着力从自由主义价值取向的国际合作观念及理论适用切入考察中印发展伙伴关系建构的观念基础与应然逻辑,阐释其理论合理性、历史必然性、现实可行性、实践风险及规避。本书除重点分析构建中印发展伙伴关系在双边、地区和次地区层而的实践路径、预期效用、风险挑战外,还从路径依赖角度探讨了构建中印发展伙伴关系的策略选择。

    • ¥67 ¥119 折扣:5.6折
    • 外交风云亲历记丛书-国外见闻与人生思考
    •   ( 0 条评论 )
    • 朱应鹿 /2019-03-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该书为作者对自己几十年外交经历的回顾以及个人人生的思考,既反映了建国初期培养起来的外交家几十年的成长历程,亦勾勒出几十年来我国在中东、北欧等国家的外交活动。其中不乏当今人们关注的国内、国际重要问题,读者可以从中领悟中国应对国内与国际重大事件的政策和策略。

    • ¥19.7 ¥35 折扣:5.6折
    • 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看懂阿富汗问题!注定一战姐妹篇)
    •   ( 0 条评论 )
    •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 作者;李泽 译者 /2019-1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西方普遍认为,美国应该在全世界传播自由民主、培育开放的国际经济,并建立国际制度,按照美国的形象重塑世界,这样世界会更加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相反,美国因奉行自由主义霸权政策,*终成为一个高度军事化的国家,不断进行破坏和平、损害人权、威胁国内自由价值观的对外战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诸多麻烦。 本书作者米尔斯海默认为,自由主义霸权 冷战结束后美国所奉行的外交政策 注定要失败。他指出,民族主义和现实主义会约束美国在海外的自由主义霸权政策,美国采取更为克制的外交政策更有意义。《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是一部清晰而引人注目的作品,对于学者、决策者和对美国外交政策的未来感兴趣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头等重要的。

    • ¥40.5 ¥72 折扣:5.6折
    • 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英]扎拉.斯坦纳,石志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甲骨文系列
    •   ( 20 条评论 )
    • [英]扎拉.斯坦纳,石志宏 /2024-08-2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第一次世界大战如同一场可怕的火山喷发,造成了毁灭性的巨大影响。欧洲四大帝国灰飞烟灭,中东欧各民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民族国家;传统的欧洲协力崩溃,要求建立新国际机制的呼声越发高涨。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缔结的《凡尔赛和约》等条约几乎无法解决这场大战所引发的种种问题,这也被视作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诱因。 剑桥大学荣誉退休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扎拉 斯坦纳对以上这种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她认为20世纪20年代虽然见证了大大小小的地方性冲突、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的崛起、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衰,但这十年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期,各国政治家和外交官致力于欧洲的重建和复兴,直到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希特勒的上台彻底打破了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之间的平衡。

    • ¥124 ¥24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