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石油是一个 诅咒 它给中东产油国带来了连年的战火、深重的腐败和剧烈的不平等。蒂莫西 米切尔却揭示了一段面向更加多重的复杂历史。 人类大规模使用的第一种碳能源 煤炭曾赋予煤炭工人争取诉求的有力武器,在物质和技术的属性上与之迥异的石油,却创造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能量流通网络,形塑了被寡头掌控的碳民主。丰富而廉价的石油似乎永不耗竭,由此产生了基于无限增长哲学的 经济 ,并成为现代政治所管理的中心对象。出于维持 无限 的石油供应这个 战略安全 的需要,西方依赖一个不民主的中东。可当西方的军事干预在中东摇摇欲坠,石油供应岌岌可危之时,建基在石油之上的政治格局不得不面对危机已至的现实 米切尔带我们追溯久被忽视的石油本身作为 帝国血液 的生产与流通历程,逐一拨开 民主 自决 发展 经济 等理念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但人首先是心理人。思考人心与人性早已成为人们尝试理解社会与政治问题的重要视角,政治学理论也常常含蓄地建立在有关人们如何思考和感受的基础上。在科学取向与社会取向的持续张力中,政治心理学常被认为用科学的衣裳装扮起来,却试图隐藏其社会责任那一面。《政治心理学:一门学科,一种资源》提出了理解政治心理学的两个重要维度:作为一门学科,政治心理学是一个经验性的和累积性的知识领域;作为一种资源,政治心理学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实践,以及在心理过程与社会行动之间,创造有意义的联系,因而可被视为促进社会反思及改进的 社会美学 。政治秩序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秩序的外在表达或心理秩序的制度化。在充斥悖论及不确定性的变革时代,《政治心理学:一门学科,一种资源》从影响个体及群体心理秩序的人格、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从学术研究来看,分配正义研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分配正义研究》一书通过探讨当代政治哲学中的分配正义理论,厘清各种分配原则,为建构正义的分配制度提供学理依据。全书分为 分配正义理论研究 (上篇)和 分配正义制度研究 (下篇)两部分。 分配正义理论 部分深入讨论当代学术研究中提出的十种分配原则及相关理论问题。 分配正义制度 部分具体分析主要分配制度的公平安排,包括:所有权制度、市场经济制度、税收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人才选拔制度、工资薪酬制度,等等。本研究试图在批判地吸收西方近50年分配正义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对具体的社会分配的原则和制度进行深入分析,为实现共同体富
01-08 人类学如何研究现代西方社会?——专访美国人类学家理查德·汉德勒 / 彭馨妍 09-11 社会学如何思考现代亚洲?——专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约翰·李 / 何彦霄 周天悦 12-13 发现中国史学全球化历程中被遗忘的一章 / 陈怀宇 14-15 名词退位的世界——读《寻找动词的形而上学》 / 王惠民 16-17 菅木志雄:空间物象 18-20 城市化怪物与辅助生殖技术——与希拉里·库布—沙森的对话引发的思考 / 陈桥 21-24 世界尽头的聆听:射电设施与虚构性推演 / 龙星如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粮食安全自古都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当我们在强调六稳六保、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之时,有必要扩大国际视野,深入探究其他国家是如何保障自身粮食安全的,这些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本书以全球视角探究中国的粮食安全,分析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的应对,以及这些应对对中国的启示。当今,国际粮食市场的持续波动和粮价大幅上涨的局面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避免新的世界粮食危机的出现,如何端牢中国自身的饭碗,实现粮食安全的可供应性、可获取性、可利用性和可稳定性,值得每一位国人深思。 本书为学术理论专著。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保障粮食安全至为重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用占世界少量的土地和水资源养活了14亿人口,这是中国共产党
本书以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机制研究为主线,以边疆地区的法治保障为视角和切入点,以田野调查为重要手段,在掌握大量手资料的基础上,以诉讼法学的严谨和周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处置措施的利弊得失,挖掘群体性事件的特性及引发这些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并从事前法律预防、事中法律化解控制到事后法律处置三个阶段深入探索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需求的法律机制。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和工业化的完成,西方社会以及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进入了后现代时期,按照让·鲍德里亚的理解,现代社 会是一个生产的社会,而后现代社会则是一个消费的社会。消费既是西方社会巨大转变的原因,也是西方 社会极大转变的结果。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不再或主要不再是一种物质行为、纯粹的经济行为,而变成了 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之类的文化行为。可以说,这种消费文化是后现代潮流下的一种产 物,亦是在后现代大众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与消费的现象。后现代大众文化的产生必须具有文化创作品 商品化的特殊历史条件,又必须有大众传播媒体网的 迅速普及的结构内涵条件。因此,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商 品 化促使不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非基于真正的需要、 自身的觉察,而是基于感性
交通管理综合实训在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公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应运而生。交通管理综合实训指导书是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要业务内容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公安交通管理实践能力为导向开展编写工作的。 本书确定的实训项目体系,经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系全体教师集体研究、反复讨论形成。本书选人的交通管理实训项目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与勘查、道路交通事故认定、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道路交通指挥与疏导、道路交通应急管理、道路交通警卫、超速行为执法、酒后驾驶/醉酒驾驶行为执法、违法停车/停放行为执法9项模拟训练。 本书的实训项目一由牛学军、高万云编写,实训项目二、实训项目三由刘建军编写,实训项目四、实训项目五、实训项目六、实训项目
《新发展方式与中国的未来》: 当地球变得日益拥挤时,极少数的“胜利者”很可能使那些缺少足够的资源以维持生计的多数人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与依靠能源的过度开发达到现代化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通过经典发展方式实现高度现代化的条件已不具备。如何走出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的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模式、特色道路?答案只有一个——多数人的现代化。中国必须探索另一条不同于经典发展方式的道路,以新发展方式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新能源革命与发展方式跃迁》: 当传统能源日益枯竭,跨越式的能源革命路在何方?西方式的资源独霸发展模式,在有限的资源开发供给前景之下,已然走向穷途末路。以点块聚集的不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旧的发展方式和工业化之路,是少数人发达和现代化之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国情调研报告,这是用生命写就的对中国前途与命运的探索。作者与一批心系中国的学者致力于探索新发展方式,走遍中国的山川河流,围绕水资源调配、国土整治及其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及生态建设展开调研和思考,寻求多数人现代化之路,并结合相关理论从技术和实证的层面予以具体分析。实践绘就的大蓝图,为我们展开超越经典发展方式、建设美丽中国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