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国家视角和国家立场来研究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将中国的边疆置于国家领土空间及国家活动覆盖的地理空间中考察,突出边疆的国家属性和政治地理空间属性,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大国的边疆和边疆治理理论,把边疆视为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区域,从国家治理的总体格局来审视边疆治理,梳理中国边疆及边疆治理的历史文化资源,总结当代中国边疆认知和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通过有效的理论创新来构建适应国家发展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为新形势下的边疆建设和边疆治理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和理论支持。
本书以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为研究主线和问题意识,将县政府、县党部、县参议会之现代地方政权结构与县域社会阶层、社会背景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系统探讨了县政的权力结构、制度运作、社会管理与控制、县域公务员群体、相关利益群体、社会背景等历史实况;突破了传统单纯以县行政制度为主的县政研究体系和框架,将制度史和社会史、知识舆论史等研究视角及其内容相结合融会,并从大历史的视域将中国古代县政发展脉络及其古今之变贯通映衬对照,从整体与具体中把握与总结南京国民政府县政发展的内涵、演进的轨迹、具有的特点、得失成败及其经验教训。
本选题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市人民公社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终成果。编者李端祥教授历时22年,大范围长距离查阅了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当时27个省市区)的各级档案馆(地市管辖下的区级档案馆)75家,以及1958年到1963年间各主要报刊,收集到几千份珍贵的城市人民公社原始文献。《选编》就是从中挑选了1523篇(连同附件。其中原始档案文献1345篇,报刊文献178篇)城市人民公社文献编辑而成。全书约520万字,10卷,29章(中央文献129篇,组成*卷*章, 27个省市区各一章。*后一章,即第29章,由《参考资料》转载的境外媒体关于城市人民公社的资讯)组成。
本书地阐述了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它以界定、区分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应急管理的利益相关者与组织,全面介绍了应急管理所涉及的主要对象,涵盖减缓、准备、响应、恢复等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并探讨了沟通、应急评估、国际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化、应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此外,为了教学与研究的方便,每一章都自成单元,前面为学生与读者设定了学习目标,后面开列了一系列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