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几起几落》作者余伯流、陈钢是红军革命史的研究专家,多年来倾心于中央苏区史的研究,他们深入赣南闽西,实地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撰写红色政权在中央苏区5年零9个月的艰难历程,意在缅怀毛泽东以及与他共同浴血苏区的先烈和战友们。 《谁主沉浮: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几起几落》荣获江西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读书与写作纪实》以“还原历史真实面目,讲述伟人传奇人生”为宗旨,以详实可靠的资料,认真客观的编写,严谨科学的体例,为您全面、真实地记录伟人一生的方方面面,呈现更为清晰的中国伟人形象。
毛泽东,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一位世界性的历史巨人。他的辉煌一生,要在一本十几万字的小书中作全面的描述,实非易事。况且要针对少年朋友的阅读能力和接受心理来编写,使这本书的写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作者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对每个故事进行描画,此外还设置了15个篇目,加上开篇和结语,使这些“雕栏”、“画础”式的小故事处在一个宏伟的大“伽蓝”中,既能看到细部,又能领略整体。
孙中山逝世之后,国民党群龙无首,派系林立,谁能胜出? 相比于胡汉民、汪精卫等,蒋介石只是“党内后进”,“一大”时连中执委候补委员都不是;相比于其他军事将领和地方实力派,到中原大战时,蒋介石也并不占有绝对优势。所以在他向“党国领袖迈进的过程中,不仅党内元老们大大地不满和不服,就是军事将领们也时不时地要挑衅一下。既要紧抓“军权”,又要争取“党权”,这就是蒋介石要做的事情。围绕着“军权”与“党权”,蒋、胡、汪三方不断演绎出分分合合、上台下台的复杂故事、一旁的太子派、西山会议派、地方实力派,也伺机而动…… 本书选取了从1931年2月28日夜胡汉民被扣,到1932年3月1日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选举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这一年零一天的历史截面作为考察重点,细致梳理了这一时期国民党高层内的派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