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2018年3月5日),中央文献研究室所属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编辑出版《周恩来箴言》。周恩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留下大量著述,其中有许多充满哲理、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的名言警句,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给人启迪和教益,特别是对青少年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料。目前,全国有20个省市1700多个 周恩来班 ,这本书也可以作为这些班级的校本教材。该书的内容主要摘选自《周恩来选集》、《周恩来早期文稿》、《周恩来教育文选》、《周恩来文化文选》等周恩来*性著作,精选共计120条,按时间顺序排列,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每条都注明了出处。书中配有由国内知名画家绘画周恩来人物画和纪念场所100余幅。
本书系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朱向前多年来研究毛泽东其人其文其诗的重要成果。作者以大量文献为依据进行深度解读,融诗入史,化史入诗,诗史合一,在分析毛泽东诗词艺术风格的同时,将诗词创作的时代與环境相结合,探及更深层次的毛泽东性格、智慧、魅力并追根溯源中华传统文化的奇光异彩。 同时,作者对流传的近百首毛泽东诗词进行了甄别和筛选,最终选取了62首诗词进行笺释和赏析,是较为完整的毛泽东诗词解读版。
本书通过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在餐桌上的 50 余个小故事。故事从井冈山那段峥嵘岁月说起,全面展示了*机智、勇敢的英雄气质;再现了*节约、简朴的生活态度;突出了*宽容、平和的工作作风;反映了*科学、客观的饮食习惯,让读者感受到*坚持原则的革命精神,感受到*和蔼可亲的处事风格,幽默、风趣的革命乐观主义。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这本传记介绍了江泽民同志的人生历程,尤其是阐述和评价了江泽民同志担任中国主要领导人的10多年中创立的历史功绩。在着重于国事活动的同时,也广泛涉及家庭生活、业余爱好、人品风格等方方面面,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现了传主的风采。 作者对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相当的解,从本书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中国情有友好感情。作为一位西方人士,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提法同我们有一定差距,相信读者是会理解和把握的。
毛泽东预测粟裕: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毛泽东对淮海战役有一句精辟绝伦的概括: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粟裕就是淮海战役这锅夹生饭的大厨师和美食家的代表者。 授大将军衔,毛泽东说: “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啊?难得粟裕!壮哉粟裕!”
受访者翻动各自的私家相册,讲述着开国总理令人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全书通过作者专访过的许多曾工作在周恩来身边的摄影师、警卫员、医护人员、外交官和亲友,以及一些研究周恩来生平事迹与思想的专家、学者所收藏的私家照片,还原出周恩来总理的传奇人生和别样魅力。这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的是一代伟人传奇的红色瞬间,记录的是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毛泽东在50年代》从新中国成立前夕谋划开国大典、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说起,将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对于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并能体现毛泽东战略思想的事件做了较深刻的解读。《毛泽东在50年代》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仅以资料的援引而非主观评价,引导读者体会毛泽东作为事件决策者所表现的战略思维。 国际环境的艰难与战后的穷困,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真实生存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建设一个新生的国家,其艰难程度超乎想象。毛泽东带领的中国共产党群体在全世界的瞩目之下,艰难前行,成绩卓越。而如何看待毛泽东在50年代这一段发展起点的历史,对于国家未来的方向有着难得的借鉴意义。 孟醒著的《毛泽东在50年代》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尽量平实客观地展现这一历史时期的建设成就与难以避免的弯路,因为这是一项在中
《开国领袖毛泽东》就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而作。中国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举世皆知。她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沿着人类社会发展轨道缓慢前进。到了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1848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中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
1931年2月,邓小平从炮火硝烟中入中央苏区,在瑞金、会昌两个县出色地领导了当地军民开展红色政权的建设,建立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后被“左” 倾错误领导者诬为“江西罗明路线的创造者”和“反党小组织的领袖”,与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一起,受到错误批判斗争,被撤职下放农村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被遣送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1972年冬,毛泽东决意重新启用邓小平。离开江西之前,邓小平偕夫人卓琳先后深入永新、宁冈、茨坪、兴国、于都、会昌、瑞金、宁都、广昌等县市参观考察,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全书真实生动地记述了邓小平在江西工作生活的经历,客观展现了邓小平面对惊涛骇浪指挥若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风采,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为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不怕坐牢,不怕罢官,
《周恩来答问录》收录了周恩来在1936 — 1971 年当中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以及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答问、散发的声明等文献资料 64 篇。本书收录的大部分内容都已公开发表,凡公开发表的,都保持历史原貌。新发表的个别谈话记录稿只做了个别文字和标点的订正。同时,书中还共收入了 83 张与内容搭配的珍贵图片。图片都从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提供的已公开出版的画册中选取。每篇以时间为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真实展现了周恩来在内政外交等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再现了周恩来机智敏锐、谦虚谨慎、广纳善策、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风范。
江涌主编的《真相:毛泽东的风雨人生》所述是毛泽东从参加革命,领导革命和领导国家到辞世伟大 光辉的一生。 《真相:毛泽东的风雨人生》多侧面、多层次、立体化地再现了毛泽东不平凡的一生,也展示了我们 近代从革命和解放到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大事件始 末。
世纪伟人毛泽东具有多方面的才智,可以说是一位全才的统帅。他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哲学家、战略家、军事家,同时又是杰出的历史学家、书法家、诗人、著作家、评论家、演说家、红学家等等。这些称号的取得离不开他一生嗜书如命,以书为伴的良好习惯。《毛泽东的读书人生》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毛泽东毕生的读书生活。从青少年时代的从师求教,到他的读书环境,读书的内容,读书的方法、经验,读书的刻苦精神,一直到读书的经世致用等方面,都做了翔实地描述,完整地再现了毛泽东所追求的“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的精神境界,从而证明了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是一位高级学者,他的渊博知识,都是来自书本知识和革命实践。相信读者读后会既感到亲切,又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毛泽东的读书人生》由孙宝义、刘
毛泽东主席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全国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他始终不渝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坚定顽强的革命意志,强烈的责任感,不顾个人安危,日以继夜地坚持工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毛泽东同志与他的战友们亲密合作,团结全党、全军和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残酷的武装斗争,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赶走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蒋介石反动集团,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云集30万群众,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毛泽东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如何发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并探索和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取得哪些成就?他因何偏离了实事求是这一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最终导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由此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毛泽东传》将站在21世纪新的时代起点上,在对历史的回溯与对未来的展望中,以全球的国际视野,阐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以及世界民族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运动所做的重大贡献,深刻揭示“毛泽东和毛泽东主义”构成了“中国乃至全球社会主义历史的核心,也是上个世纪社会改革以及现代化历史的核心”的崇高历史地位。
在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在任期间,美国和世界发生了诸多重大事件,包括举世震惊的“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卡特里娜飓风等。不仅如此,布什还是美国历具争议的总统之一,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不得不由美国联邦法院做出裁决。 ????布什的反恐政策和诸多外交政策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在延续,本书描述和解析了布什在那些关键时刻的决定和行动。
《卫士长谈毛泽东》通过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代表“卫士长”的回忆与描述,回答了读者热切关心的问题,诸如:毛泽东最大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毛泽东一生最怕什么?你见过毛泽东发脾气吗?毛泽东讲究吃吗?常使毛泽东发愁的事情是什么?毛泽东如何解决你们同江青的矛盾?毛泽东接人待物有什么特点?毛泽东不主张对外开放吗? “卫士长”对每一个问题的认真回忆和坦率回答,给人们刻画了一位形象具体、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伟人,他就是“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任何国家。无论奉行什么制度;都可能会发生内乱与外患;出现纷争和政治危机。也会遇到需要本国当局参与斡旋的国际争端。在这个全球动荡不安的时代,处理危机、复杂局势的能力和艺术越发重要了。 本书是美国16位总统应对内乱外患的实录。讲述了他们在危机时刻;作为行政与军 事长官,如何顶住内外压力与分歧,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选择与决策;并坚定不移地指挥执行。直至引导国家渡过难关,或达到预期目的。 在书中,这些显赫人物的个性、品格、特殊经历。他们所面对的事态与困境,以及摆脱困境的策略、斗争与过程。无不生动、鲜活地跃然纸上。 该书2004年9月出版于美国,迅速登上网络书店等大书店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