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专享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江青、康生、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一生。
基本信息 书 名 他改变了中国 江泽民传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 者 于海江 出版时间 2005-03-01 I S B N 9787532736553 定价 59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0 读者范围 内容简介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是美国作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的力作。 库恩是著名的国际投资银行家和
李鸿章是从内心深处渴望中国强盛的,他通过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的确趋向了这个目标。但是,中国的复杂情况不是一个执著的人所能左右的,李鸿章的努力往往被愚昧无知的朝廷中枢与各级官僚所浪费了。幸运的是,他留下的除了若干重要的洋务企业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之外,还给20世纪的人们留下了关于近代化的记忆,这种记忆将使中国的近代化道路被深深地烙上了李鸿章的印记。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伟大悠久的历史,由一代代民族英雄儿女热血铸就,他们或艰难求索,或奋斗风险,或以身许国。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烈士,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是广大党员干部开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的学习典范。本书精选40位英雄烈士的感人事迹,配以珍贵的烈士图谱和历史图片40余幅,双色印制,排版精美,可作为各地区各部门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的参考读物。
中央特科是专为保卫共产党的组织安全很早设立的情报、保卫工作机构,对于保卫党的中央机关、获取情报、惩处叛徒、建立无线电通讯联络、巩固党的组织、推动武装斗争的发展等方面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穆欣著的《隐蔽战线统帅》主要记述我党隐蔽战线的创始人和创立、领导中央特科工作的很好贡献。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
《青山绿水忆英魂: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汇编》收集、整理了中央和省委向廖俊波同志学习的重要通知和决定,精选了主流媒体对廖俊波生平的追记,以及廖俊波为官一方,造福百姓的细节、点滴。通过这些材料,人们可以了解到立体的廖俊波:他是地方发展的“领头羊”、同事眼里的“铁人”、百姓心中的“贴心人”,也是妻子眼中体贴的丈夫,女儿心中的慈父……读者通过这本资料汇编,能真切地感受到廖俊波同志生命的律动,感受到一颗初心和一份执着所传递的正能量。 通过这些汇编资料材料,各级党员干部可以全面地了解廖俊波,增强“四个意识”。《青山绿水忆英魂: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汇编》的出版及时为全省党员、干部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提供较为全面的学习材料,也为事迹宣讲、专题学习会、座谈交流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在君主统治时期,有一批政绩辉煌、性格迥异的政治家和志士名臣,他们为各自效忠的朝代和君主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与智慧:也正是由于有了他们的辅助,历史上才会出现令人赞誉与影响深远的鼎盛局面。 本书以中国为主,以国外为辅,选取了中外历史上成就的三十位社稷名臣。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成就吧:有商鞅变法强国的举措,秦始皇才得以统一天下,有张良的奇谋妙策,刘邦才得以建立汉室;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刘备才得以蜀中称王……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称颂不已的贤臣名士才能兴国安邦,他们所做出的贡献也将被后世铭记。
段德昌(1904-1933),男,汉族,湖南省南县人,中共党员。段德昌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广州,先后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1926年6月毕业后,到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一师政治部工作,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在南县、华容、石首、公安等地进行革命活动。曾任中共公安县委书记,领导该县年关暴动。曾介绍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五师一团团长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起任中共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大队中队长、鄂西游击总队参谋长、红军独立师师长,率部在监利、沔阳交界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1930年2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第一纵队司令,第二军团第六军副军长兼十七师师长、第六军军长,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赤卫队总队长,参与创建与巩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
全书分为6章,通过80多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和120余幅珍贵图片,热情讴歌了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帝制、抵制列强、粉碎割据、振兴中华而百折不回,进行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和光辉业绩。因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革命的一生。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脉搏以及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程紧紧相连,他始不渝地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百折不挠地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一生的光辉经历折射出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实,因此,要了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就必须了解孙中山曲折奋斗和辉煌壮丽的一生!本书在忠实于读者的前提下,对孙中山一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丰富经历,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军事活动、日常生活细节,涉及他的事业、婚姻、家庭、性格、交友等各方面,以具体事例为主要内容,通过80多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和120余幅珍
每个人的心中都多少有一点英雄情结,都向往英雄、景仰英雄。也正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由中央十一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中,群众参与投票总数近一亿。这其中的每一张选票,都表达了人们对英雄模范的崇敬之情,寄托着对祖国的美好祝福。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当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历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之中,有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有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共产党员,有在全民族抗战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有英勇杀敌
《曾国藩那些事儿》从曾国藩的出身开始起笔,阐述了曾国藩一生的经历和曾经拥有过的功过成败、喜怒哀乐。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曾国藩传记。全书以轻松、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人性化、个性化的视角下笔,展现出了晚清重臣曾国藩时代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同时从各种人物的心理剖析中,看到历史上每一个细节的变动,发现历史人物内心挣扎、斗争、矛盾的复杂变化和面临历史重大事件、人生转折时刻的瞬间决策抉择。
本书以确凿的史实、生动的故事再现中国十数个王朝的末代皇帝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用活生生的生命所演绎的悲剧的命运,给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他们有的胡作非为,罔顾一切,视江山社稷,天下苍生如儿戏:有的丧失理智,荒淫无度,任意杀戮。有的醉心于小道末技,哪怕兵临城下也不忘歌舞升平;有的尚能殚心竭力,忧惧劳碌,终难挽江河日下;有的尚在幼年,生死不能自主,俯仰由人……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给列祖列宗经过千辛万苦创下的王朝画下了一个句号,甚至自己也死于非命。这是什么原因造成,是天意,还是人为?是气数,还是制度……这里什么样的规律可供总结,什么样的教训可供汲取?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 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