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作者阎明复的少年时代、大学岁月的成长经历,本书的重要部分是作者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翻译,在全国总工会工作和就任中办翻译组组长期间,亲身经历的中苏两国关系、苏共与中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中苏关系由蜜月期到出现裂痕,再到急剧恶化,中苏论战乃至断交的历史过程,以及作者 文革 期间的遭遇、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的一些经历。全书历史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人物、事件众多,而且语言文字亲切通俗,有很强的可读性。
《先知三部曲》是波兰思想家伊萨克·多伊彻的经典之作,出版后引起广泛影响,一直是苏俄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托洛茨基研究领域中的一部基础文献,作者所依据的史料极为丰富,叙述详尽而有层次,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参考价值。 《武装的先知》追述了托洛茨基早年的求学经历和革命活动,在1905年革命中的作用,参加和领导1917年十月革命的历史,以及在十月革命后为保卫新生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在国内和国际政治舞台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间或叙述和分析了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被解除武装的先知》全面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俄共党内错综复杂的派别斗争,详尽地叙述了当时苏俄*们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党内民主、民族问题、“一国社会主义理论”等问题上的争论,特别是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之间的角力。 《流亡
《纳尔逊传》的写作保证了本研究的完整性;再次,从纳尔逊身上可以看到隐藏在海军内部的巨大潜力。才智与机遇共同作用,使纳尔逊成为大英帝国海军力量的代表。在当时的150年间,英国海军的影响和力量越来越强大,出现了众多为人们所熟知的人物,然而,在那段历史结束前,纳尔逊出现了,他击败150年中所有英雄人物,登上了荣誉的峰。纳尔逊不仅代表他一个人,更显示出他所处时代的力量,他是时代的领军人物。
吴玉章是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三代元老。他一生以身许国,公而忘私,与时俱进,奋斗不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邓小平、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给予了他高度的赞扬和称誉。他学识渊博,道德高尚,功勋卓著,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罕与匹比的杰出人物,值得人们永远地景仰、怀念和学习。 《革命元勋·千秋师表:纪念吴玉章诞辰130周年》2008年是吴玉章诞辰130周年。在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人民、四川、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自贡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吴玉章研究会联合主办,于2008年12月29-30日在成都(四川)隆重召开了“吴玉章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座谈会”,去自贡市荣县吴玉章墓地举行了祭扫活动。其间,并邀集省内外
《曲折前半生》主要是博柏翠本人的回忆,同时参考了有关资料。本书力图客观地、正确地反映博柏翠前半生的历史。
《纳尔逊传》的写作保证了本研究的完整性;再次,从纳尔逊身上可以看到隐藏在海军内部的巨大潜力。才智与机遇共同作用,使纳尔逊成为大英帝国海军力量的代表。在当时的150年间,英国海军的影响和力量越来越强大,出现了众多为人们所熟知的人物,然而,在那段历史结束前,纳尔逊出现了,他击败150年中所有英雄人物,登上了荣誉的峰。纳尔逊不仅代表他一个人,更显示出他所处时代的力量,他是时代的领军人物。
????刘晏与杨炎是活跃于同一舞台上的两位著名政治家。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政治动荡、赋入不继,他们先后进入中枢,致力于财赋体系的调整与重构。刘晏建立了以榷盐法为核心的新的间接税体系,使间接税的地位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杨炎则废止了积弊已深的租庸调制,制定了统一的两税法,使中国古代的直接税体系由税人向税地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两人的经济思想与经济实践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遗憾的是,两位政治家之间却存在着种种的分歧与芥蒂。先是杨炎构怨,刘晏蒙冤于忠州;继而杨炎又殃及自身,被赐死于远流途中,给后人留下诸多感慨。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出版这本由110幅国画组成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画册,就是为了缅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创建新中国和建设社会主义作出的卓越贡献;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鼓舞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继往开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部廿四史,可谓代代有清官,朝朝有贪臣,为后人展示了丰富而深刻的经验与教训。李明强主编的《百官鉴察》,收录整理了中国历目前廉、贪、忠、奸四个方面的典型人物和生动故事,采用直录史书原文,同时对疑难字句进行注解,并对原文全部翻译,以期达到既不失深刻而又浅显易懂,能够成为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一本反腐教材。
本书通过大量平凡的故事,从师生情、同窗情、母校情等不同侧面的细微之处揭示一位国家领导人的普通学子情怀,凸现江泽民同志对老师的尊崇之情、对同窗的手足之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对青年学生的殷殷之情,这对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具有示范和榜样作用。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编写,分“引子”、“尊师重德”、“同窗益友”和“母校情愫”四个部分共30余个故事,语言简洁、通俗,读来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