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不但是一部伦理学力作,而且也是一部内容丰赡、行文明畅的散文佳作;我们阅读此文不但可以从中了解西塞罗的伦理思想和许多历史知识,而且还可以体验到西塞罗散文的一种质朴的美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文所歌颂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美德有许多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相同的,而且迄今仍为世人所颂扬。可见,人类许多美好的东西,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共同的,永恒的。论老年又称老加图,是一篇关于老年的对话体论著,对人生、敬老、死亡、养生等问题作了鞭辟入里的论述。
本书既很容易读,又很难读。同样,这一点,可能也就解释了这本书名满天下、但事实上又很少有人读懂的奇特命运。很容易读,是因为莫斯对具体事实情有独钟,而对抽象视若仇雠,其表述总是十分简单透彻,无半点斧凿之痕。要说很难读,那当然是因为本书涉及到极其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异常丰富的民族志材料,读起来未免有点让人伤脑筋。人类社会原本没有市场、买卖、互赠或易物贸易,那么,到底有什么呢?有的就是礼物。
《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创作一部政治哲学著作。在书中,卢梭宣称 人生而自由,却处处在枷锁之中 ,但他并非激进革命的鼓吹者。卢梭致力于以社会契约来建构正义的共同体来取代奴役的锁链;倡导人民平等地参与到普遍意志的形成和主权的决定当中,成为自己的主人,获得公民自由。作为卢梭为深刻、成熟的政治理论著作,《社会契约论》被誉为 人类解放的个呼声,世界大革命的个煽动者 ,鼓舞着世界上所有奋取的人。
全文共分为12章,分别介绍2019-2023年间各国及组织发布的北极战略及政策。第一章介绍北极理事会雷克雅未克宣言。第二章介绍北极理事会2021-2030年战略计划。第三章介绍德国北极政策。第四章介绍俄罗斯2030年前北极政策。第五章介绍法国北极战略。第六章介绍荷兰极地战略。第七章介绍加拿大北极和北方政策框架。第八章介绍美国能源部北极战略。第九章介绍挪威2023-2025年北极理事会主席国宣言。第十章介绍欧盟北极战略。第十一章介绍印度北极政策。第十二章介绍英国国防部的北极安全战略计划。
本书既很容易读,又很难读。同样,这一点,可能也就解释了这本书名满天下、但事实上又很少有人读懂的奇特命运。很容易读,是因为莫斯对具体事实情有独钟,而对抽象视若仇雠,其表述总是十分简单透彻,无半点斧凿之痕
档案是真实的历史。清代社会经济结构与其前的历代封建王朝一样,以农业立国,以农业为中心。其时虽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但就其社会生产力的总体而言,还未脱离中世纪水平,属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地主制国家。农业对清王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书汇集了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档案,查阅了馆中所藏清代宫中及军机处的上谕档、朱批奏折、录副奏折等文件及薄册这类,从10多万件有关清代气象以及与气象紧密关连的农业生产方面的奏报文件中,筛选摘录出与各地农业方面的政策、制度,各地屯田、垦荒、耕作及农作物品种、种植、禾苗生长情况,农业自然灾害灾情和防治情况等,尤其注意收辑各级官员对其辖境农业生产概况的奏报,按年按月逐件摘录编排成册,较为系统而全面。相信对研究清代农业、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法治国思想的展开》是牧野英一先生在刑法哲学领域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刑法中法治国思想的展开,第二部分刑法改正的基本问题,第三部分教育方法的刑罚与法律关系的刑罚。 全书在资料引证方面,列举了诸多法学家的观点与牧野先生的观点相比较、相辩白。其中有日本法学家、意大利法学家、德国法学家,以及世界刑法大会的一些当时写作时代比较新颖的内容。主要涉猎的法学家人物有:穗积陈重、冈田朝太郎、安平政吉、久礼田益喜、沈川幸辰、贝卡利亚、龙勃罗梭、耶林、李斯特、菲利、斯托斯、兰扎、里普曼、索尔达娜、弗罗伊登塔尔等20多位。因此,从另外一个意义上来说,全书从一个侧面梳理了近代刑法思想史。
本书是18世纪80年代三位美国政治家在制定美国宪法的过程中所写作的有关美国宪法和联邦制度的评论文章的合集,其中心论点是阐明需要建立中央相对集权的强大的联邦政府,以保证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国内安定,促进经济繁荣,但也不过多地侵犯各州和个人的权利。这同当时邦联政府的权力不能集中的软弱情况相比,更能符合获得独立后的资产阶级的政治愿望。所以,本书对各州批准新宪法起了促进作用。一般认为,它是对一直沿用到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的精辟说明。美国*法院曾把它作为宪法的来源加以引证。在西方政治学史上,尤其在代议制政体的理论方面,本书都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政治学经典著作。本书作为研究美国宪法的*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对后世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制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后,各州对新宪法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种拥护,一种反对。因此发生了美国历激烈的一场论战。本书就是这次论战的产物。本书的中心论点是阐明需要建立中央相对集权的强大的联邦政府,以保证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国内安定,促进经济繁荣,但也不过多地侵犯各州和个人的权利。这同邦联政府的权力不能集中的软弱情况相比,更能符合获得独立后的资产阶级当时的政治愿望。所以,本书对各州批准新宪法起了促进作用。一般认为,它是对一直沿用到今天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联邦政府所依据的原则的精解说明。美国高法院曾把它作为宪法的来源加以引证。美国一般律师也有这种看法。曾任美国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马歇尔说:“其实质上的优点使它具有这种崇高的地位。”在资产阶级的政治学目前,尤其在代议制政体的理论
这是一部关于福柯政治哲学的专著。作者素描式地勾画出福柯哲学的轮廓,进而集中探究福柯后期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主题“治理术”、“生命权力”、“生命政治”的发生发展及其相关概念“牧领权力”、“国家理由”、“环视主义”等的系谱关系。治理术意味着司法国家转向治理化行政国家。福柯不是宏观国家理论家,而是微观国家思想家。他所探索的权力遍及院、医院、学校、监狱、兵营、工厂等具体机构,他立足于此而建构了一整套“国家知识”。生命政治问题就是关于人口固有的健康、卫生、出生率、寿命、种族等的治理实践问题。“人口”作为新人物在18世纪登场,不仅是“生命权力人物”,而且是“生命政治人物”,或许,我们可以试探性地称之为“生命政治人”。
本书收录了朱佳木同志自1985年至今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等媒体发表的理论文章,包括《用比较法作决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中国道路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选择》《新时代与改革开放航向的校准》《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等,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罗伊·A.拉帕波特根据他的博士论文写成了《献给祖先的猪》 版。该书就宗教仪式如何适应社区并从生态上规范社区这一主题,以其严谨的实证研究、对系统理论的创新性运用,以及富于解释与启发性的论证,成为生态人类学的一块里程碑。该第二版重印本增加了作者对此书 版评论的回应,试图发展其方法中涉及到的认识论问题。
1996年,我办编辑出版了《社会公共安全标准汇编 道路交通管理1》。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道路交通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各界有关人士的热烈欢迎。近年来,为适应道路交通管理事业的发展,我们陆续组织制定了一些新的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同时,对汇编1中的部分标准进行了修订。为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我们将这些标准汇编成《社会公共安全标准汇编 道路交通管理2》奉献给大家。 本汇编除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外,经与相关部门协商,还收录了部分交通和建设方面的标准。
施米特研究如今已经成为国际显学,原因可能很简单:施米特的著述所关注的问题与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内政秩序和国际政治冲突难题仍然有令人惊讶的现实相关性。 朱晓峰、刘小枫、张洁《施米特的学术遗产》共辑录十四篇域外学者关于施米特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四篇相关的谈话,作者包括施米特研究的**人士如德国**档案馆馆长梅德姆博士、美国学界*早研究施米特的施瓦布教授、曾与施米特共事的胡贝尔教授,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丹麦等国的知名学者。 选编这部研究文献,意在希望我国的施米特研究能够跟上域外研究的进展。
施米特研究如今已经成为国际显学,原因可能很简单:施米特的著述所关注的问题与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内政秩序和国际政治冲突难题仍然有令人惊讶的现实相关性。 《施米特的学术遗产》共辑录十四篇域外学者关于施米特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四篇相关的谈话,作者包括施米特研究的权威人士如德国国家档案馆馆长梅德姆博士、美国学界早研究施米特的施瓦布教授、曾与施米特共事的胡贝尔教授,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丹麦等国的知名学者。 选编这部研究文献,意在希望我国的施米特研究能够跟上域外研究的进展。
富兰克林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就职时间*长的总统,他履任于危难之际,以其杰出的智慧带领美国民众走出了20世纪两次*的危机 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誉为与华盛顿、林肯齐名的*杰出的美国总统。 本书汇集了罗斯福各个时期发表的多篇 炉边谈话 ,从1933年*次谈银行问题,到1944年第五次谈战争筹款运动,长长短短共30次,谈话涉及面广泛,就业、金融、选举、战争、立法、能源等问题都涵盖其中,内容非常丰富。这些谈话大大促进了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不仅把美国带出了大萧条,更将美国真正带入现代化社会。 这些谈话以近乎 拉家常 式的沟通方式,展现了罗斯福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平和、亲切,逻辑中心突出却又似随兴而谈,堪称应用语言艺术的典范。《炉边谈话》也因此一直被誉为经典的演讲范本和政治历史读物。 书中精选了罗斯福部分谈
本卷收录列宁1902年9月至1903年9月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筹备及召开前后的著作37篇,作为附录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资料》等文献8篇。这一时期俄国工人运动急剧高涨,在革命日益迫近的形势下,把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各个分散的地方组织联合成坚强的集中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在《就我们的组织任务给一位同志的信》中,列宁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各级委员会的建立及其工作计划;在《论崩得的声明》、《犹太无产阶级是否需要“独立的政党”》这两篇文章中,列宁批判了崩得分子提出的按联邦制建党的原则;《论亚美尼亚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的宣言》、《我们纲领中的民族问题》两文对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民族问题纲领做了深刻论述;收入本卷的《社会革命党人所复活的庸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