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编入毛泽东在七大的八篇报告和讲话,另外有两篇讲话,即《对 的说明》和《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因同七大有紧密联系,也一并编入。这十篇报告和讲话中,有三篇已经编入《毛泽东选集》,即《两个中国之命运》、《论联合政府》和《愚公移山》;有两篇曾发表过,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发表时题目为《“七大”工作方针》)和《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发表时题目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报告》),这次编入时作了少量文字和史实的校订;其余五篇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作了文字整理和个别史实的订正。
选入这本集子的书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活动,反映了他同党内同志、党外朋友、亲属、古旧的交往;不少书信论及重要的政治原则、理论观点、方正政策,以及党性修养、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学习方法。这本集子,对于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有重要的意义。每封信后面都注明了刊印所根据的原件。大多数书信是根据中央档案馆提供的毛泽东同志的手稿刊印的。书信保持原貌,只有少量书信作了个别文字和标点的订正。有些没有写明年代的信,经考证将确定的年代写在标题下面。
是首次公开发表。
本文库收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以单行本形式陆续出版。这些著作可独立成书者,则一文一书,有些重要文章和书信则按专题编成文集;有些著作还设有附录,收编作者本人的有关论著和与本书直接有关的材料。为帮助读者学习和研究,在每书正文之后附有“注释”和“人名索引”,有些著作还附有“名目索引”。译文和资料均以新版全集、选集为准。有些著作尚无新版者,则按新版要求重机关报校订译文,编写资料。这套文库与全集、选集相配合,可适应广大读者的不同需要。理论工作者,教学和宣传工作者,各级干部,大专院校学生和其他讯者均可从这大庆文库中选择自己需要的著作,也可系统收藏。
本书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的杰出才能同他刻苦读书学习上的深层次关系,从而揭示“书中自有大谋略”的奥秘。编著者从大量的文献档案资料中,收集了有关读书学习方面的谈论、讲话、报告、文章、通信、回忆录等素材,进行理性思维,编著成一部别具一格的《谈读书学习》,力求讲述在轰轰烈烈的一生中与读书学习结下的不解之缘。
本书选编了陈独秀在各个历史时期各种文体的作品890余篇。全书作六卷:卷(1897-1918),第二卷 (1919-1922),第三卷 (1923-1925),第四卷(1926-1931),第五卷(1932-1942),第六卷为音韵学文字学卷。按发表时间收入了陈独秀1897年—1942年发表和未发表的各类主要论著。包括六卷280万字,所选文章均依据资料和《新青年》、《向导》、《安徽俗话报》等重要报纸的影印件精心编选和严格校对,限度地保证了内容的和准确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六卷收入了陈独秀文字学音韵学著作,尤其是收入了从未在大陆正式出版的陈独秀语言学代表作《小学识字教程》(系从台湾手描版整理而来),并影印了他的部分信札。本稿可以说是目前涵盖面最广、收入文章最全的陈独秀文章汇编,具有极高的文献保存和学术研究价值。
本卷收入的是马克思1857年1月至12月的著作。这些著作包括继续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的时评和政论,以及应约为《美国新百科全书》编写的一系列条目。 席卷欧洲主要国家的1848—1849年革命遭到失败以后,整个欧洲陷入黑暗的政治反动时期。另一方面,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在英国,获得长足发展。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世界市场贸易额成倍增加,信用和银行业空前发展,证券交易所中弥漫着投机的狂热。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认为,这个政治反动和经济繁荣的时期,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他们根据大量事实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分析,认为普遍的危机不可避免并将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整个社会的动荡。在收入本卷的文章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当时波及整个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危机,抨击了欧洲列强反动的内外政策,揭露了它们野蛮的殖民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