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胡锦涛文选》线装本。《胡锦涛文选》是由胡锦涛同志著,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书籍,2016年9月19日,《胡锦涛文选》*卷、第二卷、第三卷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9月20日起在全国发行。《胡锦涛文选》内容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大观点,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在他的著述中,有许多充满哲理、寓意深刻而又浅显易懂的名言警句,在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给人启迪和教益,是名副其实的传世箴言。《毛泽东箴言(JX)》收入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编著的《毛泽东箴言》的内容,摘选自《毛泽东选集》第1至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毛泽东文集》第1至8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至1999年出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至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至1998年出版),并按毛泽东倡导的对立统一和矛盾转化的辩证方法进行了分类,共有360条。
*一生读书甚多,几乎穷尽中国同古典文化的菁华。对于凝结了我国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各类典故、成语,*的运用更是达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不仅数量巨大、范围厂。阔,而且无不生动贴切、精妙绝伦;特别是善于将复杂、严肃的政治问题,贯注在短小精悍的历史典故中,有时真可谓一字千金。所以学习*的用典,不仅可以感受一代伟人的超人学识和胸怀,重温壮怀激烈的时代,而且可以从更广阔和新颖的角度来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妙处……
本书编入毛泽东在七大的八篇报告和讲话,另外有两篇讲话,即《对的说明》和《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因同七大有紧密联系,也一并编入。这十篇报告和讲话中,有三篇已经编入《毛泽东选集》,即《两个中国之命运》、《论联合政府》和《愚公移山》;有两篇曾发表过,即《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发表时题目为《“七大”工作方针》)和《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发表时题目为《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报告》),这次编入时作了少量文字和史实的校订;其余五篇是次公开发表,作了文字整理和个别史实的订正。
这本文选,收入了周恩来同志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五年关于外交方面的重要著作,共八十篇,多数是首次公开发表。周恩来同志在建国前就是中共中央外事方面的领导人;建国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并兼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工作长达二十六年之久。他是新中国外并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是新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代楷模,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这本文选,集中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在外交方面的卓越思想和重要理论贡献。收入本书的著作,编者对已经公开发表过或有手稿的,都保持原貌,只作了个别字句和史实的订正;对讲话记录稿作了非实质性的文学整理,查证了史实,核对了引文,有的重新拟定了标题。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这些著作,还作了题解和注释,题解放在各篇第一页下边,注释附在书末。
本书包括江泽民同志关于能源问题的两篇学术论文和一篇讲话,即《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能源发展趋势及主要节能措施》和《在会见出席(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座谈会专家时的讲话》。 全书阐明了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探讨了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点论述了走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发展道路的战略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能源政策设想,对推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沅的意义。
2008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发表题为《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的重要论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作了总结,对信息技术产业未来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探索。这些重要思想和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推进我国信息化进程,加快我国科技创新步伐,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和推进信息化的重要论述,我们将江泽民同志在不同时期的相关论著汇编为《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一书。本书收入1983年8月至2008年11月间江泽民同志论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问题的重要论文、报告、讲话、文章共27篇,附录2篇,其中许多文稿是公开发表。
叶剑英元帅是一位诗词大家。毛主席曾赞誉其为“善七律”的杰出诗人,形容叶剑英的诗“酣醇劲爽、形象亲切、律对精严”。叶剑英喜爱读诗、写诗,一生写了许多诗词,此次收录的诗词包括叶帅在各历史时期所写的叙事、鉴史、写景、咏物、抒情、言志等各方面诗词,题材丰富,内涵深刻,文采飞扬,充满磅礴的革命激情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这套书根据不同题目,多样而统一,并吸收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史学史和历史书写的成果,以叙述体为主,辅之以各种有利于展示历史面貌的不同文体和表达手段。以《雅典的民主》为例,这本书对作为西方民主制的渊源之一的古希腊民主,按时间顺序作详尽的历史论述,由此抽象变为具体。
中国农村的改革始终是按照邓小平的理论构想展开的。邓小平关于农业的论述十分丰富,每论及农业都要言不烦,极具微言大义的特点。认真研读和领会他的有关讲话,可以看出,他的农业经济思想具有比较完整的体系、深刻的内涵和科学的方法。正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农村改革的成功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我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最根本的经验。 ???《邓小平农业思想论》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应用经济研究项目“邓小平经济理论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最终成果。此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农业部办公厅共同承担。该课题的目的是对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进行探讨,全面总结在邓小
本卷收入的是马克思1857年1月至12月的著作。这些著作包括继续为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的时评和政论,以及应约为《美国新百科全书》编写的一系列条目。 席卷欧洲主要国家的1848—1849年革命遭到失败以后,整个欧洲陷入黑暗的政治反动时期。另一方面,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在英国,获得长足发展。生产规模空前扩大,世界市场贸易额成倍增加,信用和银行业空前发展,证券交易所中弥漫着投机的狂热。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认为,这个政治反动和经济繁荣的时期,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他们根据大量事实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分析,认为普遍的危机不可避免并将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整个社会的动荡。在收入本卷的文章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当时波及整个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危机,抨击了欧洲列强反动的内外政策,揭露了它们野蛮的殖民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