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论》被誉为近代以来 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理论体系 的高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被作为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是中国抗战国防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中国现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对中国的国防、军事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全书分为七篇,从国防经济、世界国防理论、中国传统国防思想、现代文化等角度对民国时期的中国国防做出理论化与系统化的阐释。其主要论点是:,用空间换时间, 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 ;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他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 除了《国防论》外,本书还特别收录了蒋百里先生的《孙子浅说》《日本人 一个外国人的研究》等经典名作。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命运的经典作品,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成因、决策过程、五次战役及板门店停战谈判等重大事件,详细梳理了战前国际国内形势、重要战役战况、双方将帅决策过程,真实刻画了这场战争中涌现的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步兵攻击》出版于1937年,此为中译文首次引进,是二战时德国著名将领隆美尔根据自己在一战中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对每一场参加的战斗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做为案例反思,并加插了亲手绘制的现场战术地图,堪称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一战史优秀的回忆录。 《步兵攻击》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巨大轰动,希特勒正是因为这本书,看中了隆美尔的军事才能而给予他很高的指挥权,才成就了其日后声名显赫的战绩。美国曾经出版过此书的删节版本《攻击!》,作为盟军陆军战术教学之用,巴顿将军也是《步兵攻击》的爱好者,后来被西方作为步兵战术教科书而广泛运用。
在江苏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中,陈列着开国大将粟裕生前研读的《孙子新研究》,该书便是中国近代军事学巨擘李浴日《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的基础。 李浴日一生研究《孙子兵法》,不仅为了传承民族智慧,更因民族危难的紧迫性。在抗日战争期间,李浴日在黄埔军校、民国陆军大学讲授《孙子兵法》,在各抗战前线献计献策,发表演说,激发将士的勇气和信心。他与浙江蒋百里、云南杨杰同为军事学三巨擘,被当时公认为 孙子兵法研究第一人 ,是全球孙子研究热的引领者,于右任大赞其 与孙子同不朽 。 《黄埔军校孙子兵法课》收录《孙子兵法》原文及中国近代军事专家李浴日的研究成果,既有针对原著的逐句解说,又有中外谋略的对比研究,阐明孙武智谋的哲学思想渊源,剖析《孙子兵法》深藏的智慧与具体应用之法。
2006 2016年,吴鑫磊前往法国留学并在法国外籍军团服役。十年间,他从语言不通的新兵,变成特种部队的教官。从被人嘲笑只能当厨子,到被所有人尊敬。外籍军团的士兵每年需要执行海外基地和战场任务,吴鑫磊先后在12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执行任务,足迹遍及欧洲、非洲、中东、大洋洲。他在外籍部队里不断磨练自己的战术意识、身体素质和专业技巧,也随之不断晋升,成为法国外籍军团的教官,也是法国GCP空降兵突击队的shou位中国人。这期间,他遭遇了跳伞事故、汽车爆炸、战友牺牲 不论是当初选择军旅生活,还是黄金时期退伍、重新择业,吴鑫磊在每一个选择中成长,在每一段经历中成熟。而这十年在外籍部队的魔鬼服役生涯也为他带来了持续一生的影响
本书共分三部分内容,分别为 20世纪前经典战例 20世纪经典战例 21世纪经典战例 ,撷取古今中外36个颇为经典又相对 冷门 的战例,对每个战例基本按照背景、经过、评析进行撰写,来提高当代军事人才的军事谋划能力和思维层次,深富借鉴与学习价值。
《战争论》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堪称西方 孙子兵法 ,本书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作者在书中论述了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 摩擦 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一般战略的看法等。
《海权论》呈现了马汉的主要海权思想与观点,对其海权思想进行了全面详细地整理,保持了马汉作品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风格,并在行文中插入了大量相关图片及注释,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马汉及其思想。主要内容主要节
粟裕超强的军事才华和能量,创造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经典战役,几乎每一战都可写入军事教科书。他把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许多高级将领打疼了、打怕了。可以说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地步,没有任何敌人可以阻挡粟裕发起的攻势而逃脱被歼灭的命运,为不少中外志士仁人所折服,所倾倒。
战国时代,群雄割据,干戈不止,生灵涂炭。一大批天才军事家星耀列邦,纵横捭阖,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兵法经典著作。其中,法家学派军事思想代表作《尉缭子》以辩证系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严整规制的战争逻辑体系,在新的高度上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军事和战争问题的总体认识,以及对建军和作战问题的理性思考。北宋将《尉缭子》与《孙子》、《吴子》等兵书合编为《武经七书》,正式颁行于武学,一度成为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教科书。明代张一龙在(《尉缭兵机小引》一书中指出:“所称训卒练兵、料敌制胜,即孙、吴当不远过。”因此,有学者将《尉缭子》奉为“先秦兵书之大成者”,将尉缭尊为“先秦兵家学派最后一位大师”。 《尉缭子新说》在深入解读《尉缭子》军事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提炼出尉缭
《海军战略论》,世界上部海军战略专著。主张运用优势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去控制海洋,以实现战略目的;把认识海洋的作用与确保制海权视为建立海军战略的先决条件;海军战略的基本原理是造成对敌优势,给敌舰队以毁灭性打击;控制海上的战略地点,力争内线作战,时刻保护自己的交通线。 《海军战略论》受到日不落帝国高度推崇,是人类现代史上X富有煽动性的国家战略著作。作者指出,海上力量的历史就是一部军事史。反观晚清时代的中国,缺乏制海权思想、丧失制海权,造成了1894年甲午海战的国耻。历史上,中国国防建设一直以塞防为重,兼顾海防,奉行消极防御的战略,结局就是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说,我不只是在读这本书(《海军战略论》),我简直想把它一口吞下去。
本书是北洋时期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和刘邦骥合作,对《孙子兵法》所作的校释和注解。该书突破只对字词校勘注释的传统做法,大量引入西方军事思想,着重从整体上阐述孙子的兵学思维,具有很强的现代意识和实用功能。作为一本军事著作,《孙子浅说》不仅在注解方法上开了先河,在校勘方面也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果,其理论多为后人所沿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孙子兵法》由先秦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及其后学记述、整理而成,它探讨了战争与军队问题,继承发展了古代军事理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揭示出战争的客观规律,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清时期,是根据中国古代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总结而编写的一部兵学奇书,其 的特色是以《 》推演,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这两部兵书,一部重战略,一部重计谋,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中华文明 重要的成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读本。本书从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和评析五个方面,分别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进行了全新注译评析,内容丰富,语言平实,注译准确,解读精当,观点新颖,论述深刻,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研习《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轻松阅读国学经典的可靠版本,可以
《孙子兵法》不仅是兵学经典, 是一部哲学经典。该教材与《孙子兵法》MOOC课程同步,是教师课堂讲解内容的精华与浓缩,主讲教师积二十年教学之积淀, 将讲稿公之于众,满足了广大在线学习者的需求,有助于学生对《孙子兵法》这部兵学宝典系统全面的了解,起到了传播兵家文化的积极作用。该教材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定位准确。第二,体例新颖,特色鲜明。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可读性强,增益智慧,名副其实。第四,全面反映了西安交大《孙子兵法》教学的成果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