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再生产--一个中国村庄里的分家实践》由肖倩所著,本书中对“家”的界定主要是借鉴费孝通和麻国庆的定义,对“家庭”的界定更倾向于财产的视角,同时综合人的因素。一、中国的家是一个在组织形态上极具伸缩性和模糊性的单位,的家就是家庭,家也可以以家庭为基点沿着亲属差序向外扩大为宗族甚至家族(家族既包括父系宗族也包括母族和妻族的亲属),这一扩大的路线主要是父系,但在现代社会也包含母系和妻系,尤其是妻系显得越来越重要。二、中国的家庭不同于西方社会学意义上的核心家庭,它是指一个由血缘或拟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共同维持家计的经济生活共同体,家庭既具有合爨共财所带来的经济意义,也具有血缘所带来的伦理文化意义。
本书是由汪民安、郭晓彦主编的《生产第7辑(生命政治:福柯、阿甘本与埃斯波西托)》。《生产第7辑(生命政治:福柯、阿甘本与埃斯波西托)》的内容提要如下:对于“生产”的关注,源自马克思主义传统,正是在生产环节,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增殖的秘密。马克思之后,“生产”获得更丰富的内涵:文化领域是知识生产,精神领域是欲望生产,政治领域是权力生产,社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生产机器——而所谓“消费社会”不过是它的一个反讽性注释。“生产”,成为诊断当代社会的关键词。 另一方面,“生产”这个词对于今日中国人而言似乎别具意味:我们曾经身陷“生产”之笼,如今,我们期待这个迷失在历史深处的词语重新获得活力。当然,词语自有其命运,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是邀请。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生产”的内在语义,就是生成,流变,活力,它符
这本《装备价格理论研究》结合新一轮装备价格制度改革要求,在总结我国装备价格工作实践经验与借鉴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国情军情,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对我国装备价格的基础理论、规制理论和制度改革进行了专题研究,旨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装备价格管理的特点、规律和方法,为加快落实新一轮价格制度改革方案提供理论指导,为深化我国装备价格理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装备价格理论研究》共设三篇,共10章。篇是基础理论。第二篇是价格规制。第三篇是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