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无人机系统”是相对于单独的无人机作战任务而言的,整个作战系统是指将各类无人飞行器组建集群,将载具平台、传感器网络和决策者整合为一体化的指挥控制系统,为系统中不同的无人机安排不同的任务,负责不同的目标,并联合其他军事系统,形成集群作战能力和自动化作战能力。本书分析了自海湾战争以来的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变革,提出在未来的战场上,作战无人机系统将成为决胜的关键。“作战无人机系统”将通过武器平台的网络化、广泛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更优越的成本控制能力,推动一次历史性的军事转型。全书还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深入浅出地叙述了无人飞行器技术和战术发展的脉络,并收录了冷战后各国主要无人机系统的开发、使用及战术性能情况。
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与试验技术,主要包括:发动机结构动力学建模、模型修正及优化设计技术,涡轮泵转子动力学研究方法,泵流体激振分析方法,多源振动载荷传递与识别研究方法,振动试验与虚拟振动试验技术,试车速变数据测试分析技术。结合作者多年的研发实践,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结构动力学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应用,包括了大量的模态试验、振动试验与动力学仿真实例,并给出了较多的故障归零案例,以方便读者阅读并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为从事航空、航天、海洋、交通、机械、建筑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当前,航空航天工业正在寻找可供选择的材料来降低燃料消耗、提高安全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将不同的材质(聚合物、无机物、金属)、尺度(宏观、微观和纳米)和形态(管状、粒子、短纤维、丝束或织物)的纤维与各种基体材料结合提供了一个较宽的性能范围。本书重点介绍这些材料的设计、加工、性能、模拟和应用潜力,与其他出版物不同的是,本书所介绍的是完全致力于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先进复合材料。本书不但论述当下可以使用的所有先进复合材料,也论述那些仍处于研究阶段的新颖材料。我们坚信本书对当前从事这个研究领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将提供有益的基础性参考;本书也可作为先进复合材料专业学生的参考读物。
试验是摸清装备性能底数和效能底数并发现问题缺陷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求全面考核装备技术状态和遂行使命任务的能力。本书是研究团队近年来开展装备试验设计与分析评估工作的总结。全书内容共6章,包括装备试验设计与分析评估的概念和过程,以及试验需求分析、试验项目设计、试验样本设计、试验数据分析、试验数据建模、试验结果评估等,每一章提供典型案例。本书特色是紧贴现实需求,突出装备试验设计与分析评估的规范性、科学性和严格性。 本书可供试验鉴定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人员参考,也可供有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参考。
本书分为3篇(总报告、理论篇、实践篇),共计10章。全书旗帜鲜明地确立了军事系统科学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体系的指导性地位,情深意切地回顾了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建设发展中国军事系统科学与工程做出的卓越贡献,完整准确地描述了军事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历史演进、学科设置、地位作用,客观重点地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军事系统科学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及运用,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军事系统科学与工程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方式方法,简明扼要地勾勒了未来军事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趋势,填补了中国军事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空白,适应了军事理论建设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对军队建设发展的整体性论证与全局性优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书可供系统科学领域相关读者阅读。
本书涵盖了无人飞行系统设计的三大主要部分——飞行器设计、自动驾驶仪设计和地面系统设计,从系统角度对无人飞行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全书共有14章:第1章介绍设计基础,第2章详细介绍了初步设计,第3章介绍各设计项目(推进系统、动力传动系统、起落架等不同设计项目),第4章介绍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以及机身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第5章介绍自动驾驶仪设计的基础知识,第6~8章分别介绍控制系统、制导系统和导航系统的设计,第9章介绍自动驾驶仪的核心器件——微控制器,第10章介绍发射和回收系统设计,第11章介绍地面控制站,第12章介绍有效载荷的选择和设计,第13章讨论通信系统的设计,第14章讨论各种设计分析和反馈。本书适合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的无人飞行系统、无人飞行器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无人飞行器
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是实现箭上推进剂供给功能的系统,是火箭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系统介绍了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及其组件。上篇“系统”包含增压系统、输送系统、贮存系统和系统可靠性,下篇“组件”包括管路、阀门、气瓶、蓄压器和密封结构。内容涉及系统和组件的理论、设计、仿真和试验等方面。对多种型号运载火箭的增压输送系统都有较详尽的介绍,特别是对低温增压输送系统及其组件有深入的论述。既有基本的理论方法,又有很强的工程实践,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和高校师生参考。
《人工智能》是以科普形式对军事智能进行深入探讨的有益尝试,将“技术体系与军事体系的相互影响”作为核心叙事逻辑,以具体战例和技术进展为支点,将军事智能涉及的感知、指挥控制、作战行动和军备控制等问题渐次展开、抽丝剥茧、逐步深入。本书不仅采用了更为网络化的语言,而且还结合音视频,构成了一部融媒体作品,以更为时尚的形式,来传播军事智能这一看似深刻的主题,将国防科技领域的科普作品变得更“潮”。《智能制造》力求从前沿技术颠覆传统模式的视角为读者解读智能制造的概念,以美军和美欧工业强国重点计划中列明的技术领域阐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体系,并重点展现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的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这也是本书希望呈现出的一大特色。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直升机传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直升机传动系统(包括总体、主减速器、中间减速器、尾减速器、动力传动轴、尾传动轴及典型零部件等)的设计内容,并给出上述设计涉及的功能、结构、原理及设计实例等,以形成完整的直升机传动系统设计概念,对直升机传动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可作为直升机传动系统设计、生产及维护保障方面的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测量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技术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调试验证方法、工程应用经验等内容。全书共分为14章,第1章概论,主要介绍了测控系统在发动机试验中的作用,系统的架构、工作模式、测量参数的分类及测控技术发展趋势等。第2章介绍了发动机试验对测控系统的要求。第3~7章介绍了发动机试验推力、压力、流量、转速、温度和动态参数的测量技术。第8章介绍了发动机试验中热流、红外温度场、气体流场参数的测量技术,还介绍了光纤和图像检测在发动机试验中的应用。第9章介绍了发动机试验控制技术。第10章介绍了试验状态监控技术。第11章介绍了伺服控制技术。第12章介绍了应用软件设计技术。第13章介绍了试验数据分析技术。第14章介绍了试验系统测试技术。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于工程实
本书共包括9章,从雷达系统角度论述合成孔径雷达技术,首先介绍了合成孔径雷达原理,接着从系统角度论述了合成孔径成像和动目标检测性能指标设计;针对超高分辨率成像特点,给出了宽带信号实现和POS应用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宽带有源相控阵天线设计,包括宽带辐射单元的选型、综合网络、T/R组件、延时器;低功率射频部分介绍了低功率射频主要技术指标、上行链路设计和下行链路设计;信号处理部分介绍了超高分辨率成像、多孔径动目标检测、地面目标识别和实时信号处理技术。 本书适用于从事雷达系统工程和微波成像领域科技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研究资料。
本书紧密结合我国地球 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 (SAR)研制的工程实践, 全面、系统论述了地球同步 轨道SAR技术特点、发展必 要性、系统设计、轨道设计 及确定、成像处理等方面内 容。 本书共分9章。第1章介 绍了地球同步轨道SAR系统 概述;第2章重点介绍了地 球同步轨道SAR系统设计; 第3章对地球同步轨道SAR 卫星轨道设计及确定进行了 论述;第4章对地球同步轨 道SAR系统误差成像影响进 行了分析;第5章对地球同 步轨道SAR信号模拟与成像 技术进行了介绍;第6章论 述了地球同步轨道SAR干涉 与差分干涉技术;第7章进 行了地球同步轨道SAR时变 散射特性研究;第8章讨论 了地球同步轨道SAR地面应 用;第9章探讨了地球同步 轨道SAR新技术发展与应用 。 本书是对我国地球同步 轨道SAR卫星理论研究以及 工程实践成果与经验的总结 ,对从事星载SAR卫星研究 与设计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