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现代导弹总体设计的基本知识、总体设计方法及总体性能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导弹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导弹系统的研制阶段、导弹战术技术要求、导弹的规模估计和主要总体参数设计、导弹分系统方案选择及构形设计、导弹总体性能分析、导弹先进总体设计技术。
即使面对不完整、模糊甚至欺骗性信息,情报分析人员也必须尽快做出分析判断。为更好地应对这种挑战,本书精选出8大类、55种结构化分析方法。每一方法均包括内容介绍、适用场景、增加价值、操作流程、潜在缺陷、方法起源,以及与其他方法的关系等等。这些创新性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情报分析效能,还具备如下几大功能: (一)战略预警:察觉早期迹象,预测发展态势,加强战略预警; (二)决策支持: 搜集不同情报,避免认知偏见,提供决策依据; (三)失误研究:分解复杂问题,查找失误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本书可谓经典作品《情报分析心理学》续篇,堪称情报分析的方法工具箱与思维模型库,与《情报分析:以目标为中心的方法》《战略情报的批判性思维》并称 情报分析的三大黄金标杆教科书 。它不仅是情报工作的案头书,还是学术界
互联网时代,信息搜集无处不在。除了专业信息来源,情报分析人员也可以通过公开的来源获取许多对于情报分析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各国情报分析师都越来越重视开源情报(OSINT)的应用。许多情报分析师都利用开源情报的方法获取到意想不到的情报。比如网站通过运动软件strava的官方网站,可以访问其运动热力地图。本书将互联网的开放资源、工具及其相关应用技巧和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力争为情报分析人员提供一个方便实用的开源情报(OSINT)工具箱。共分八章包括国内企业及个人信用查询、国内证书及身份背景查询、国内物品及交通工具查询、各国搜索引擎、国外人员搜索、国外社交媒体搜索、国外公司查询、国外物品查询。
《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以联合作战发展趋势和编制体制改革为背景,结合我军新时期联合作战转型需求,从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的概念内涵出发,分析了外军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并对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能力、功能组成、交互关系和作战应用进行了阐述;针对系统需求开发、体系结构设计,系统数据工程和系统模型构建等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方法;创新性地提出评估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力的指标体系:剖析了未来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六大方面的关键技术。《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够为我军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理论研究和研制建设提供重要借鉴,并助推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持续完善和发展。
本书在总结传统电子战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阐述人工智能与电子战结合,提出认知电子战的概念和内涵、认知电子战原理、工作流程、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关键技术分类等。 本书首先阐述了人工智能理论及在电子战中应用,归纳总结人工智能理论,特别是优化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理论、算法应用于电子战的可行性,包括电子战的应用特点,对算法的要求,算法的适应情况,以及改进方向等。 本书重点阐述了认知电子战系统的组成,描述其主要功能模块,一是威胁感知。二是干扰策略与波形的优化。等等
本书系统阐述了导弹制导与控制的原理和技术。内容包括导弹制导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组成、目标特性和环境特性,导弹运动方程、传递函数及动态特性分析,导弹常用测量装置与执行机构,导弹控制方法与控制原理,导弹导引规律,自主制导原理,遥控制导原理,寻的制导原理,复合制导原理等。
战争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要研究战争系统,就必须首先认识到战争系统的复杂性,必须采用适合战争复杂系统特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因此,本书的主题就是两个方面:“从复杂系统的观点去认识和理解战争”,以及“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和把握战争”。本书以复杂性科学思想为基础,从认识和理解战争复杂性出发,引出战争工程思想的缘由,讨论了信息化战争的挑战、战争工程思想的基础、战争工程的方法和系统,以及战争工程研究中几个核心问题,系统地介绍了战争工程的思想和方法。
本书介绍了无人机侦察情报处理的三部分内容,分别为图像融合、目标识别以及目标跟踪。图像融合介绍了红外和可见光的快速配准技术、结合变换域与空间域的灰度级融合技术和基于IHS变换与目标增强的彩色级融合技术。对于SAR图像的自动目标识别,说明了基于自适应筛选快速CFAR算法的目标检测、基于Krawtchouk矩特征的目标鉴别以及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针对长时目标跟踪,阐述了基于相关滤波的自适应特征融合与目标重检测技术。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体现。上篇主要从与战争形态有关的概念入手,旨在弄清楚以科学技术为本源的相关活动与战争形态之间的紧密关系,总结提炼了战争形态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研究了科学技术影响战争形态的作用机理,以及科学技术与物化理论、认知理论和能量理论之间的关系。以科学技术及物化了的 装备为划分标准,把人类战争历史划分为五次战争形态,并简要回顾了已经发生了的四次战争形态;尝试性地把信息化战争划分为前信息化战争和后信息化战争,这一观点正确与否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篇主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颠覆性技术,以及在其影响下战争形态如何变化进行研究。可以判断,这些新技术或概念一定会对未来战争形态有重要的、革命性的影响。 在 专家提出的有关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对未来战争、战争形态的有关
《高技术在美国:来自美国国防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经验》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机会,了解美国过去50年在发展先进国防体系和高技术领域方面积累的经验。 《高技术在美国:来自美国国防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经验》的特点是对大量来源不同的独立信息进行分析和使用。考虑到美国公司传统上极其强调自己在纳税人和国际社会面前的正面形象,作者将部分注意力分配给了独立分析刊物,包括一些具有批评性的。在一些占主导地位的文章中客观地分析出了具有广告作用的部分内容。除此以外,在准备出版的过程中还参考了采购方和美国国防企业等专业圈子在社会网络、专业博客和论坛的反映,这种做法在我们看来,有助于提高分析结论的客观性,其中也包括展示出美国军事工业联合体强大和脆弱的一面。 书中所提供的材料对俄罗斯从事国防工业和先进武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体现。上篇主要从与战争形态有关的概念入手,旨在弄清楚以科学技术为本源的相关活动与战争形态之间的紧密关系,总结提炼了战争形态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研究了科学技术影响战争形态的作用机理,以及科学技术与物化理论、认知理论和能量理论之间的关系。以科学技术及物化了的 装备为划分标准,把人类战争历史划分为五次战争形态,并简要回顾了已经发生了的四次战争形态;尝试性地把信息化战争划分为前信息化战争和后信息化战争,这一观点正确与否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篇主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新颠覆性技术,以及在其影响下战争形态如何变化进行研究。可以判断,这些新技术或概念一定会对未来战争形态有重要的、革命性的影响。 在 专家提出的有关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对未来战争、战争形态的有关
内容简介 本书含有超过600张最新发表的图片和珍贵资料,作者深入而清晰地讲述了美国海军在现代超级航空母舰上发展出的斜角甲板、蒸汽弹射器与光学降落辅助系統这三大系统的起源与发展的研发、制造和改进过程,并间以美国海军发展史和美军对航空母舰这一超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装备的运用历史。全书细致明确地疏理了航空母舰的发展和作战史。对于大众读者和专业人士都有着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配以本系列中其他几种图书,必可成为真正的权威产品,
本书研究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火炮(尤其复合炮、铁模炮,冲天炮、子母炮、抬炮、购买和仿制的洋炮)、火箭、弹药、炮架等类型,图文并茂,文理方法并用。利用了众多的中西原始文献,考察了国内百余个博物馆、纪念馆等单位,调研了千余门古炮。按照弹道和弹药装填方式的不同,进行类型划分,并对形成“万国牌”的内外因做了辨析。炮型杂乱形不成团属战力,导致军队战术落后。
本书主要介绍军事领域架构、架构框架、架构开发和应用的概念、方法与技术,既紧跟外军发展趋势,又结合我军架构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在介绍架构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外军相关架构框架的发展情况、典型框架和发展趋势。介绍架构开发的主要活动、原则、过程、方法及架构开发工具的功能。介绍以数据为中心的架构设计时不同层次架构的设计内容,以及基于结构化、面向对象和面向服务等方法的架构设计方法。提出架构验证评估框架,给出架构数据审核、一致性验证和动态行为验证的方法模型。介绍基于仿真、复杂网络等技术的架构性能、效能、结构特性、有效性等评估方法。从需求论证、规划计划、立项论证等方面介绍架构的应用过程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