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分为“上篇:纪实”和"下篇:解说”两部分。不仅详细描述了波兰闪击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海战、偷袭珍珠港和抢占瓜岛等著名战役,还对情报战、历史谜团和二战趣闻等作了具体介绍。本书力争完整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不仅从宏观上讲述战争,而且从细微之处着眼,努力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历史全貌。
中国不想当美国的对手,但美国却已经把中国作为优选的战略对手之一。何以应对?研究其弱点无疑十分必要。老话说:打蛇打七寸。《这也是美军:美军的50个弱点》是作者畅销一时、蝉联世界军事图书榜首多年的处女作《这才是美军》的姊妹篇。本书另辟蹊径,从体制-机制、作战-训练、管理-装备、支援-文化等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美国在军事上存在的50个弱点。23万字正文、5万余字注释、200余张配图,既有大量军史战例、一手资料、外国文献,也有当下的世界和独到的见解。延续作者标志性的“悦读文”文风、吸睛的标题、严谨的论证,涨知识、开眼界、促思考,让读者直呼“过瘾”:原来军事书还可以这么有趣!
“深刻而透彻地了解世界,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高层智囊金一南犀利开讲,首度解析打开世界之锁的中国钥匙。通过全球热点军事事件,从全球战略思维的高度出发,分析世界军事大格局,点评世界各大国、地区势力的博弈与冲突,并推测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借此重点提出面对世界大格局的态势下中国地位与态度的思考。 全书共分九大篇,分别为《中国篇》《美国篇》《俄罗斯篇》《东北亚篇》《中东. 北非篇》《北约篇》《核武篇》《外太空篇》《杂篇》,海陆空立体全方位将世界大格局呈现在读者面前。
鲁迪·格拉夫曾经的梦想是向月球发射火箭,但他亲手造出了人类历史上靠前的杀人武器:V2,它可以携带一吨弹头,以三倍音速飞行。凯·卡顿-沃尔什刚从学校毕业,就被招募到梅德纳姆皇家空军基地,成为中央判读组的情报人员。她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与V2有任何交集,直到11月的一个早晨,她在伦敦沃里克街的公寓里遭遇了V2袭击!他们在一种别样的战争里煎熬着、挣扎着,终于决定抛开过去、迈步向前。然而,又一颗呼啸而来的V2导弹让两人的命运发生了剧烈的碰撞……
本书以美俄石油斗争为背景,将中东战争、车臣战争、美苏争霸、苏联解体等重大历史事件与现今的乌克兰内战、克里米亚之争等时事热点串联起来,向读者解读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如石油美元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欧三家在中东地区的博弈;美国如何与沙特联手通过低油价促成苏联解体。书中还将介绍乌克兰危机的由来,以及俄、美、欧之间的博弈和中国的石油发展战略。
2011年3月19日,利比亚战争打响,由于发生在中东、北非动乱的特殊背景下,加之其间又发生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被击毙的事件,因而在各媒体显得尤为引人关注。《房兵解码军情之烽烟利比亚(Ⅰ)》即是遴选了此间发生的重要事件并对战况及其深刻的社会、国际背景做了相对详细的阐述,以期通过抽丝剥茧的细腻解读,为读者深度了解利比亚、利比亚战争乃至全球局部战争,打开一扇小窗。
“深刻而透彻地了解世界,也是一种力量的象征。” 高层智囊金一南犀利开讲,首度解析打开世界之锁的中国钥匙。通过全球热点军事事件,从全球战略思维的高度出发,分析世界军事大格局,点评世界各大国、地区势力的博弈与冲突,并推测未来世界格局的走向,借此重点提出面对世界大格局的态势下中国地位与态度的思考。 全书共分九大篇,分别为《中国篇》《美国篇》《俄罗斯篇》《东北亚篇》《中东. 北非篇》《北约篇》《核武篇》《外太空篇》《杂篇》,海陆空立体全方位将世界大格局呈现在读者面前。
古斯塔夫·莫瓦尼埃的生平事迹多么令人钦佩!通过提出实施亨利·杜南在《索尔费里诺回忆录》最后几页中阐述的天才构想的策略,古斯塔夫·莫瓦尼埃(1826-1910)以决定性的方式对红十字的创立做出了贡献。标志着当代国际人道法起点的1864年8月22日的《日内瓦公约》,很大程度上出自其笔下。在1864年至1910年担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期间,莫瓦尼埃给出了至今仍指导着机构活动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方向。他还是国际法研究院创建者之一,是国际刑事司法的先驱之一。遗憾的是,在他离世后,他的名字很快便被遗忘。弗朗索瓦·比尼翁的这本《红十字之魂(古斯塔夫·莫瓦尼埃传)》采用朴实的直叙体,力求总结古斯塔夫·莫瓦尼埃生平和活动的主线。《红十字之魂(古斯塔夫·莫瓦尼埃传)》还力求揭示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的重要性,缺少了这份精神遗产,人道主义不
《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09/2010)》为2009-2010年度“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全书分为篇:全球篇、地区篇、大国篇。如何解读国家安全战略,事关国家兴衰和国民的前途、命运。要准确、全面地解读国家安全战略,必须具备非常前瞻性的宏观视野和非凡的战略洞察力、判断力,更需要对国家利益的忠诚、穷尽真理的探索精神、不计得失的辛勤劳动、沤心沥血和集体智慧。 国家安全越来越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国家安全是不存在的。国家安全观及安全利益的界定,也必须依据不断发展、变化、调整中的安全环境不断调整。
《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是传统现实主义的一代宗师、美国耶鲁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阿诺德·沃尔弗斯(1892—1968)倾毕生之力精心打造的传世之作。 作为国际政治领域中一位杰出的思想者和实践者,沃尔弗斯教授将理论、历史和现实政策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于国际政治现实的理解,又避免了学界空谈理论的流弊。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欧裔学者的哲学底蕴和美国学者的实用精神。 本书所包括的16篇论文,几乎篇篇皆为经典。其所讨论的范围涵盖国际政治中的行为体、国家间的友好与敌对、权力与道德的关系、对外政策的目标与手段、均势的理论与实践、国家安全的虚与实、集体防卫与集体安全、同盟与中立、政治学理论与国际关系等国际政治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其所讨论的深度直到今天仍属难以之列,并成
《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10/2011)》主要内容包括:复苏势头强弱不均,发展趋势参差不齐、经济乱象纷呈,前途荆棘丛生、经济格局变化明显,多极化进程上新台阶、国际金融形势:越来越乱、国际金融治理:更加艰难、中国金融态势:愈发危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