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述的是英国海军一战幸存战列舰/战列巡洋舰的故事,以及条约战列舰 带着镣铐跳舞 的艰辛历程,同时涉及航空力量崛起对战列舰的影响,还有航空母舰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对每级战舰的介绍一如既往地详尽,包括基本设计、装甲、武备、动力、识别特征、改装情况、外观变化、服役经历,等等。此外,因为其中大部分战舰都曾在二战中浴血厮杀,本书着重介绍了它们的战损情况,着力分析了炸弹、鱼雷、水雷和战舰装甲、水密隔舱、防雷凸出部之间的对抗。 书中收录了数量众多的大幅照片和线图,舰船战损部分亦配有详细、丰富的图解。在视觉体验上,这本书同样堪称精彩。
《中世纪战争艺术史(第二卷)》承接上卷内容,以西欧骑士战术为始,以玫瑰战争为终,继续向读者展现欧洲中世纪战争的发展进程。作者从法国骑士、英格兰长弓手、瑞士纵队、意大利佣兵等几个兵种出发,内容涵盖了自十字军运动失败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战争艺术发展历程。 在本书中,作者着重描绘了骑兵从兴盛逐渐失势,步兵复兴并在英法战争之中,重新成为战场决定性力量的过程。 作者在文中不仅向读者展现了西欧国家的战争艺术,也对同时代相关民族的防御工事及攻城*器的发展有所呈现,与此同时,火药对欧洲军事发展进程的影响也在本书中得到了深入、广泛的讨论。
东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 的巨大战场,从1941 年的巴巴罗萨行动到1945 年苏军攻克柏林,在极寒的北极战场与白俄罗斯的密林与沼泽中,在广袤的乌克兰原野和高加索的崇山峻岭上,苏德双方在东线纵深达1600公里的战 浴血搏杀。 本书收录128幅战役地图,详尽展现了轴心国军队与苏军之间的此消彼长与战线变化。复杂的战役态势与力量调动,战场上的攻守变换,彼此的得当与失当,都通过精美的地图与文字得到诠释。从对宏观的战略态势的全局俯瞰到对基辅战役、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及华沙起义等 战斗的细微刻画,本书囊括了苏德战场上的方方面面。 本书所采用的地图绘制准确,信息详尽且排版规整。图中符号易于理解。随图的释文则对战略态势以及战役行动进行了总结。
普罗霍罗夫卡之战是二战期间,东线战场上的决定性战役之一——库尔斯克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二战中规模 的坦克会战,也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本书详细记述并分析了库尔斯克会战的高潮——于1943年7月12日发生的普罗霍洛夫卡之战,600多辆苏联坦克与300多辆德国坦克之间的较量。 2015年,克里斯托弗·A.劳伦斯的战争史鸿篇巨著——《库尔斯克:普罗霍罗夫卡之战》(多达1600页)问世后,受到战史研究学界广泛关注,这是英语世界具有盖棺定论性质的普罗霍洛夫卡之战专著。2019年,为了便于大众阅读,劳伦斯又取其精华,将其浓缩为当前这本《库尔斯克:决胜普罗霍罗夫卡, 规模的坦克战》。 该精华本继承了原书的精髓,同时详细记述、分析了普罗霍洛夫卡之战,这是人类历 规模 的坦克对决,涉及的力量包括德方的武装党卫队装甲军、第3装甲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划时代地提出了“海权”的概念,将控制海洋提高到国家兴衰的优选战略层面。他认为海权与国家兴衰休戚与共,海洋利益对于一个国家的强大至关重要,同时主张大力发展海军、发展商船队、发展海洋贸易、建设海军基地和商港。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集中反映了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对海洋战略地位重要性的认识。自马汉去世以降,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已充分验证了海权论的观点。
大型巡洋舰是一种曾短暂活跃在各国海军中的二等主力舰,日后风靡一时的战列巡洋舰正是由其演化而来。本书涵盖1865—1910年间世界各国建造的200余艘大型巡洋舰,不仅详细介绍这些舰船的设计发展历史,描述其在战争年代的部署和战斗,其间还插有大量线图和数据图表,帮助读者从多个方面认识这类在蒸汽时代具有特殊地位却长期不为人所知的舰船。
本书介绍了普法两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人事件中的博弈,以及开战前的军事动员和参战将领情况。随着法国人率先宣战,德意志军队在老毛奇的统率下沉稳应战、不显颓势,逐步夺得战场主动权,并在色当决战中战胜法军,致使皇帝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兰西*二帝国宣告覆灭。
人们为什么会投身于战争,是天性使然,还是受到文化的影响? 战争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何种位置? 现时代的战争是减少了,抑或只是改换了面目? 阿扎·加特兼取人类学、进化心理学、社会学、政治科学的研究成果,站在全球视角,试图捕捉人类文明自早期狩猎-采集者群体到21世纪新安全形势下的战争阴影,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揭示贯穿人类历史的“战争之谜”。
本书自2001年初版、2005年再版以来,被很多院系或老师指定为教学参考书或考研参考书,可见它作为一本教科书在学界的地位。此次出版本书的第三版,作者李少军教授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后,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再作修改和补充,因而第三版必然要比前两版更加完善和成熟。 本书第三版在内容上,不仅作了词句、语段的修改,还重写、补写了部分章节,如:在第一章中重写了第三节关于“怎样进行国际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的内容;在第二章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介绍中,补充了小结“怎样看待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第四章添加了一节,介绍“什么是国际体系”;原书第二版的第六、八、九三章进行了合并、重组、删减。此外,作者还对章后的主要概念、思考题以及进一步阅读的参考书目进行了更新和修改。
1951年4月22日,朝中人民军队为挫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的企图,在东西线集中兵力发起战役反击。 在西线歼敌2.3万余人,东线击溃敌4个师。23日朝中人民军队为休整补充,开始向北转移,又歼趁机反扑之敌3.6万余人。在转移中,东线志愿军一个师由于部署不周,损失严重。“联合国军”遭重击后被迫停止于三八线附近,转入防御。战役遂告结束。 此役,朝中人民军队歼敌8.2万余人,挫败了“联合国军”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企图。从此,战争双方转入战略对峙。
《大党与大国研究》系列旨在透视大党与大国的兴衰过程,总结大党与大国成败的经验教训,分析大党与大国的治道变革,为超大政党的持久执政与超大社会国家的兴旺发达探索持续发展之路。《大党治理》是《大党与大国研究》系列之一。本书以苏联共产党、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中国国民党等大党为例,剖析了传统大党治理的特点与功效,指出了传统大党向现代大党转型的方向与目标,探讨了超大政党治理的路径与方略。
主要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对英国的大规模空袭和英国的空防作战。对其中的主要历史人物、军事行动、战略决策、武器装备等都做了翔实的描述。通过恢弘壮阔的场面描写,细腻深刻的内心独白,独特鲜活的人物个性,还原了冷酷的战争真相,完整地再现不列颠空战的真实氛围,让读者充分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
《房地产阶级社会》阐述了近代韩国社会房地产投机的发展史及其给韩国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用庞大且确切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为现阶段的韩国房地产危机寻找对应之策。
本书由前言,正文三编,结语与参考文献等四部分组成。 正文三编是本课题的主体,每一编分别由导论和若干章节组成。 编研究的是俄罗斯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由导论和六章组成。 第二编研究的是原苏联地区其他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由导论和六章组成。 第三编研究的是中东欧地区社会主义运动的现状,由导论和八章组成。
本书介绍了1860—1905年英国战舰设计的发展,以200多张插图展示战舰外形的变化,以数十张表格反映战舰性能的提升,涵盖主力舰、巡洋舰、驱逐舰、鱼雷炮艇等舰种,以主力舰的设计思路演变为主线索,辅以弗劳德水池试验、实船打靶测试、实战研究等内容,重点讲述了技术发展对造船材料、船型、火炮、防御、船体稳定性、动力机械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这些方面的变革对战舰总体设计的影响。回溯了英国战舰设计在这45年间经历的挑战、变革与新生;还原了从铁甲舰到前无畏舰的艰难突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