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能够指导读者训练自己的战略思维的教程,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提供了理解战略行为的基本分析框架,包括理解战略行为的行为归因理论和帮助我们理解战略行为的系统效应的方法等。第二部分是历史案例,覆盖了不同的国家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战略决策和行为。通过对这些案例的介绍和提示问题,本教程能够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决策者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重要的战略决策和行为。本书既可以作为读者提升自身思维过程的参考,也可以作为国际关系专业战略分析课程的指导材料,具有较高出版价值。
《战术》约成书于 9 世纪末至 10 世纪初,拜占庭马其顿王朝皇帝利奥六世在位期间,是篇幅相对较长,保存也相对较好的拜占庭帝国军事典籍。主持编纂这本书的利奥六世皇帝,绰号 智者 ,一生好学,是马其顿王朝 拜占庭文化复兴的奠基人之一 ,《战术》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有幸得以存留至今。 相比简约凝练,但对后世非专业研究者而言过于抽象的中国古典时代军事典籍(《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战术》更类似于同时代的中国军事典籍,如《武经总要》和 成书 时间更晚的《纪效新书》,其语言 也 更平实,讨论的问题也更具体,直观地展现了 当 时拜占庭帝国的军事战争组织者和执行者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 应当提及的是,利奥六世并不是一个热衷亲自指挥军队的人,因此在主持编写《战术》时,他高度依赖前人的成文
这是一套挪威战役全史,讲述二战初期德国对挪威的入侵,挪威捍卫中立的抗争,以及英法军队与德军在挪威的角逐。 1940年4月,德国海陆空三军部队发起 威悉演习行动 ,入侵中立国挪威,以确保斯堪的纳维亚的铁矿石供应。这种舰队打击、两栖登陆和空中投送紧密结合的军事行动让挪军颇为震惊,猝不及防。德军迅速占领了挪威沿海的多处战略重镇,并逐渐向挪威国土的纵深推进。 随着局势的明朗,挪军逐渐从初期的惶恐和不知所措中恢复了过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英法援军的到来更是加强了抵抗力量。德军占领挪威全境的企图一度受阻,盟军甚至从德军手中收复了挪威航运重镇纳尔维克,这是希特勒在二战中的首场败仗,有力地鼓舞了挪威军民的士气。 然而,挪威的形势并没有得到扭转,英法联军虽然具有海上优势,却总是优柔寡断,频频坐失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