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伍军人向他的孙子讲述的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没有夸夸其谈,只有扣人心弦、残酷的诚实。 本书整理并讲述了汉斯 卡尔(Hans Kahr)对二战东线战场的战后回忆和战时记录。 汉斯 卡尔1925年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被征召入伍,成为德国国防军第3山地师第138山地猎兵团的机枪手,在战争后期被派遣到东线战场。书中回忆了汉斯作为新兵在前线学习生存的过程,讲述了汉斯在东线战场残酷的战斗,以及被俘后作为战俘的经历。书中还介绍了战前奥地利小农家庭的生活和当地传统习俗等。 书中没有很激烈的语言,从一位普通士兵的角度,将战争的残酷一一展现,留给后人的是警醒和珍惜。
与过去的帝国史研究往往集中于政治、经济、军事等传统领域不同,何伟亚受到福柯的启发,另辟蹊径,重点探究英国的印度军事资料,尤其是英属印度陆军军事情报部门在1880年至1940年间制作的路线书和军事报告。这些由战略、地理、政治和民族等信息组成的情报,不仅仅形成了针对东方殖民地的帝国战略,而且也塑造了干涉的对象 亚洲本身。 作者通过情报重构了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基于信息系统以及军事知识的安全制度,探讨了这一安全制度与帝国维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由此展开分析了英国在全球,尤其是在亚洲地区的殖民扩张和侵略以及与俄国的 博弈 。
这是一本适合研究日本建筑的人以及热爱日本武士文化(含游戏)的人阅读的书。多数篇幅在集中详解日本城郭的结构、在攻防战中的作用,还有城郭的发展和分类,地域特色及历史沿革等,是一本大全式、说明式的书,适合当作工具书。如果你想把它当作普通的图书来读,特别是本书后半部,由于都是用较长的篇幅讲解细致而具体的问题,可能连续看下来,会有点累。但总的来说,它还是一本不错的常识性入门读物,可以作为更专业的相关书籍的导读和铺垫。
本书为欧洲城郭篇,是欧洲5 15世纪的军事城堡的发展历史,守城与攻城是两种军事技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本书讲述了不同城堡形式的发展,以及相关武器、攻击方式的改变。本书还对著名城堡攻防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文字生动朴实,大量图片是亮点,各种兵器复原图、战斗局势情景重现、战斗地形图等,适合辅助阅读。
李峰著的《决战朝鲜(白金珍藏插图版上下)》是一部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成因、决策过程、五次战役及板门店停战谈判等重大事件,包括战前国际国内形势、重要战役战况、双方将帅决策过程及这场战争中涌现的堪称“军神”级人物,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同时,本书通过翔实的史料全面揭开朝鲜战争台前幕后的诸多历史真相,如中美苏朝优选领导层的博弈较量,朝鲜人民军南征的真相,中国出兵朝鲜真相,中美军战力真实对比,苏联对华军援、空军参战的内幕,志愿军战俘的真实境遇,板门店谈判过程等等,破除了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真实出彩。 本书曾被广大军迷誉为朝鲜战争题材国内品质扛鼎的作品,畅销近30万册。本版在原有精彩内容
屡获殊荣的历史学家詹姆斯 霍兰德重新构建了对举足轻重的诺曼底战役的理解和认知。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日后,盟军进行了激烈战斗。这场77天法国战役被视为西线的决定性战役。詹姆斯 霍兰德根据大量历史档案和目击者的证词,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使盟军在法国取得胜利的这场非凡战役。
本书历史地考察大国崛起与战争的关联,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什么是大国?什么是崛起?什么是战争?厘清历史上大国崛起与战争的关系,以及战争在21世纪大国崛起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本书利用类型丰富的史料,着重探讨了先秦至清代历史中文化与军事的关系,以及文人文化如何塑造了军事机构、军事理论和战争文化。关注中国古代史不同领域的学者重新检视了军事与法律、政府、史学编纂、艺术、哲学、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展现了长时段历史中军事文化与文人文化的互动。一幅中国古代战争与社会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陆军的军事创新和战术革新,不仅 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格局, 给欧洲以及全世界带来无尽灾难。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本书从不同时期的战场表现切入,生动讲述了德国陆军从一战后的 境重生。 全书涵盖7大发展阶段、10张作战态势图、近40场战斗场景彩绘插图、超50幅单兵装备细节手绘图、30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集文献研究与故事渲染于一体,既是一张希特勒地面力量的全景式演变图谱,也是一部纳粹德国陆军的兴亡史!
本书系聚焦基层党建创新的山西实践,从五个部分展开研究。部分回顾历史上的山西基层党建。第二部分讲述书记、新晋商参与山西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第三部分关注党建引领下山西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第四部分整理山西各地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先进做法。第五部分探讨新时代 党的建设与终身学习 的重大命题。本书具有很高的阅读意义和参考价值,让人从中了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