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德国海军各个方面的重要数据,按主题划分为不同章节,包括战前德国海军史、潜艇、潜艇行动、水面舰艇、海上行动及其附录。
长期以来,研究清代政治的史学家一般只注重研究清代官僚集团的上下两端,即基层官员--知县,上层官员--道台和知府的研究。本书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梁元生先生在详尽分析从1730年至1911年共80位上海(苏松太)道台的资料时,考察了上海道台的运行和演变,从而得出两个结论:一、晚清政府在回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和局势时,并不是近代化和改革创新的障碍,而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二、作为清政府中层官员的上海道台,担当着一个“联系人”的角色,他联系着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精神与物质、精英与大众,起着
无
一般来说,德国人于1944年开始全面启动的一系列先进武器项目被后人统称为末日科技,至于其中关于空军装备的部分则被称之为纳粹空军末日计划。但无论是末日计划还是末日科技,它们都只是纳粹千年帝国梦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有些项目被规划的时间之早、被展望的时间之久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这个千年帝国的目标,就要首先挽救危如累卵的战局,于是在人们的印象中整个末日计划也就不可避免地有了一层史诗般的浓郁救世色彩。事实上,这个“末日”很可能带有双重意味:一是将末日带给敌人;二是将自己从末日中解救出来。如今回顾这段历史,也许我们可以发现末日计划究竟意味着些什么。 本书将选取末日计划中的秘密空军装备,隆重呈现火箭防空截击机、地对空导弹、VTOL垂直起降战斗机、喷气式战斗机、洲际重型轰炸机、
《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作者朱利安·S.科贝特建立了自己的海上战略理论体系,提出了独到的海上战略理论原则。对于制海权的作用以及有限性海上战争目的进行了分析,还对海上战略的选择、战略力量组合,以及海上战争的时间选择、地域力量配置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作者对克劳塞维茨的“真正的战争”进行了阐释。此外,大量的海上战争历史分析,也为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大区域一体化防空作战布势的设想,研究探讨了大区域一体化防空作战的特点、规律,指导思想和原则,作战布势和作战指挥等问题;提出了布势的基本要求,力量编组与配置方法;创新地提出大、小集群一体化作战的布势结构,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