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克劳塞维茨通过对1566年至1815年间130多个战例的复盘分析,并结合自己亲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对军事与政治、战争与媾和、进攻与防御、战略与战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常备军战争与人民战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终完成了这部经典之作。 《战争论》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一直是西方各国军事专家和军事爱好者的之书。《战争论》所蕴含的谋略和智慧,现在早已超出军事范围,各国的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都从这套书中汲取营养,无论是商业决策,还是对个人处世,本书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战德军武器图解百科》 是什么武器让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显得如此强*? 从战斗机、火炮到战舰,本书用图解的形式展示了二战期间德国军队所使用的那些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武器装备。 从德国国防军到武装党卫军使用的装备,本书提供了二战时期德国主要武器装备 从 豹 式坦克、88毫米火炮、 喷烟者 41型多管火箭炮等陆战武器,到容克斯Ju-88等知名空战锐器,以及 俾斯麦 号等一系列经典海军武装 的图解,每一件重要的武器都配有全彩图片,并附有其发展史、服役历史和规格表(包含了完整的尺寸、重量、性能,以及乘员、装甲、武器和动力装置等细节)。对于想要了解二战时期德军军备的军事迷而言,《二战德国武器图解百科》是一本相当不错的普及读物。 《二战苏军武器图解百科》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且颇具创新性闻名。战后,它们或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且颇具创新性闻名。战后,它们或成为经典模型被载入史册,或影响了之后数十年间的武器发展。比如:T-34坦克,据统计它是二战中用途*广的中型坦克;M1943型152毫米榴弹炮,直到20世纪90年代它仍在非洲和中东的部队中使用;PPSh-41冲锋枪和SVT-40步枪,它们为冷战时期声名赫赫的AK-47突击步枪奠定了基础;至于 喀秋莎 火箭炮,则一直被世界各地的军队复制和改进 本书介绍了苏联军队在二战期间部署的每一种武器,并按照类型分章介绍了 坦克和装甲战车 火炮 轻武器 飞机 和 海军装备 。此外,本书还专门用一章介绍了西方盟国提供的大量租借武器,包括坦克(马蒂尔达、谢尔曼和丘吉尔)、轰炸机(道格拉斯A-20和汉得利-佩季 汉普登 等),以及由通用汽车、雪佛兰、GMC、奥斯汀和福特公司制造的许多卡车和辅助车辆。 除了详尽
《注意,坦克!》是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其德文原著出版于1937年。 装甲怪杰 古德里安将其对机械化战争长达15年的研究心得融入此书,本书具备的启发性、革命性震惊世界,并迅速成为*销多年的传世经典。 《注意,坦克!》根据1937年版德文原著直译。本书先介绍了一战期间的武器和战术,阐述了这次大战是如何演变为阵地战的,进而深刻地分析、探讨了盟军的坦克战术问题,并提出了机动作战、大规模协同作战、闪击战术等战略战术思想的合理推论。 古德里安意识到坦克部队不能单纯靠自己作战。为了有效地战斗,它需要其他武器的支持和帮助。这就是德国 闪击战 坦克战 理论的起源。其后德国正是通过这样的策略横扫二战欧洲战场。 本书是德军装甲兵缔造者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书中介绍了1935年至1945年间德军装甲兵战术在分队指挥领域内的发展情况,
本书基于新的学术研究,以清晰易懂的文字描述了坦克的诞生和其在一战中的演变情况,以及在二战与冷战时期,相关技术发展是如何推动坦克从丑陋、笨拙的机械装置转变为机动性高、火力*大、防护性能佳的武器,成为现代机械化战争的核心武器之一的。 本书的前半部分以时间轴为主线,对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和苏联等几个主要坦克生产国的坦克发展史进行了详细梳理,描述了坦克在 进化 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实现的突破。此外,本书还详细介绍了二战之后的瑞士、瑞典、以色列,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坦克生产国的相关情况。本书的后半部分以附录形式为主,从火力、装甲防护、机动性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坦克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发展情况。
一部史料集。淮海战役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则是这些因素中重要,不可或缺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为了重温那段历史,本书用历史再现的方式,辑录了文献资料、参战人员回忆文章、相关报纸报道、支前模范故事等史料,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地对淮海战役人民支前运动做一个实录展示,反映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支援淮海战役,终取得淮海战役伟大胜利的史实,以此来证明 战争的伟力之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轻兵器100年(上)》对在自一战初期至二战结束期间内使用的*种轻兵器给予了*常直观的指南。书中内容按战场地域和不同的战役进行章节划分,包括:西线战场的各个部分(1914-1918)、东线战场部分(1914-1917)、西班牙内战、*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纳粹入侵波兰和法国及各低地国家、北非战役(1940-1943)、东线战场(1941-1945)、意大利与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西北欧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 本书篇幅紧凑,内含各款手持武器,譬如:连发左轮手枪、半自动手枪、栓动步枪、全自动步枪、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冲锋枪、轻重各型机枪和*种步兵支援武器。这些步兵支援武器包括:榴弹发射器、反坦克器材枪、巴祖卡火箭筒。对战争进程有重要影响的武器有做特*介绍,譬如:鲁格手枪、李恩菲尔德系列各型号步枪、SVT-40托卡列夫突击步枪和勃朗宁M2重机枪。同时
《焦土》 从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先后讲述了列宁格勒围攻战、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战败前的大撤退行动,以及 纳粹德国的败亡。全景式地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战争画面:既有高层将领的运筹帷幄,也有下级将士的浴血奋战,这两方面的结合构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传奇。书中也不乏一些细节性描述,例如犬的出现、弗拉索夫的被俘、蓝色行动的泄密、对阿斯特拉罕的侦察等等,即便对东线战事了如指掌的读者,也能从书中获得新的收益。大大小小的事件,林林总总的人物,详尽地展现了东线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是战争史研究中难得的佳作。
本书是《冰峡闪击:入侵挪威,1940年4月》的续作,讲述德军突袭挪威、成功实施登陆之后的挪威战事。 挪军逐渐从初期的惶恐和不知所措中恢复了过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而英法国远征军则接连错失战机,多次白白浪费海上优势和可能形成的局部陆上优势。挪威和英法盟友之间还缺乏足够的互信和统一的指挥,导致战局混乱不堪。另一方面,德军的空中优势一直成效显著,压得盟军难以抬头。 盟军一度从德军手中收复了挪威航运重镇纳尔维克,这是希特勒在二战中的首场败仗。然而,随着法国战事吃紧,英法联军再次 出卖队友 ,大举退出挪威。截至1940年6月,德国成功占领挪威,但德国海军在战斗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这为纳粹德国的败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