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书含6个单本,每个单本从发展背景、技术性能、参战历史等角度介绍一个战机型号。6个型号如下: Ta 152: 浮空幻梦 飞向虚无平流层的高空战斗机。二战德国空军的最后一代单发活塞战斗机。福克-沃尔夫公司经典战机Fw 190系列的终极升级型号,集各种最先进技术于一身。 Do 335: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道尼尔最后的多用途战机。身世颇为传奇的高速轰炸机/重型战斗机,堪称 活塞战斗机的巅峰 。 Me 163: 速度最快、爬升最猛、技术最激进、同时也是最不稳定、危险系数最高的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 的火箭截击机。 He 219:二战德国第一种专职夜间战斗机,德国空军中唯一一种能对抗英军 蚊 式战机的机型。外形狂放,张力十足,是冷酷无情的暮色猎手,大名鼎鼎的 银翼夜枭 。 Ho 229:戈林魂牵梦绕的 未来的飞机 ,其梦幻般的飞翼造型仿佛来自百年之后,它
本书从视觉角度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关键战役,包括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击沉 俾斯麦 号、莫斯科保卫战、马耳他岛保卫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安齐奥 卡西诺战役、英帕尔 科希马战役、诺曼底登陆、阿纳姆战役、突出部之役、柏林战役、冲绳岛战役。书中不但有丰富的战场示意图、历史照片、三维地形图、彩色插图、武器图,还将兵力、武器、战术、地形等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甚至设计出了陆地、空中、海上的三维全景式战斗插图,为研究和理解二战中的关键战役提供了新的视角。
19世纪的*后20年,世界公海上的霸权掌握在大英帝国手中。公元1889年,英国《海军防御法案》生效之后,英国皇家海军提升了原有的 两强标准 ,即它必须拥有与世界第二强和第三强加总起来同等的战力,这样的结果导致船舰的建造迈入新阶段。*次世界大战前后,海战愈来愈受到重视,全球军事强国在海上霸主地位的争夺中,对海上武器的研发越来越不遗余力。 本书由英国军事专家撰稿,精选20世纪海上战争的经典战例,详细描写战役进程,评述作战双方战略和战术,梳理海上战争的发展历史。书中以珍贵的战时历史档案照片、专门绘制的精美战舰工艺绘图、战场作战态势图和战役示意图等,对*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各场重大海战、各种著名战舰及其研发过程、参数装备等都加以解说和展示,使读者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到一个世纪以来波澜壮阔的海上战争历史。
本书通过战争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历史洪流中的29场关键性战役。从公元前3世纪的坎尼之战,到20世纪的现代战争,本书跨越了千年时光,覆盖了战争史上的多个重要时刻,包括色当战役、小大角河之战、乌姆杜尔曼之战和阿拉曼战役等,这些战役都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书中*选的每一个战场案例,不仅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更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了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每场战役,作者特别设计了三维战斗图,将地形、部队部署、天气等关键因素融入模型之中。无论是阿纳姆上空的伞兵降落,还是布伦海姆战场上的泥泞斗争,读者都能通过这些精心制作的视角,洞察战争行动的每一个关键瞬间。
诺曼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转折点,盟军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为了取得这一关键战役的胜利,盟军进行了事无巨细的前期准备。本书通过3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示意图及设计图纸,详细介绍了当时盟军应用的新型电子技术、登陆舰艇,混凝土浇筑的人工码头、特种装甲作战车辆、空降作战行动与滑翔机、前沿机场的修建等内容,并配有亲历者的回忆内容。本书适合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同时也是一本值得收藏的资料集。
20世纪战争的主要特征是武器的射程不断增加,战斗的激烈程度与毁灭性加深,以及战争范围的持续扩大。战争面貌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传统战争意义上的士兵只需要携带基本的武器与露营工具,以及相对简单的个人防护装备;现代高度机械化的战争中,他们需要更广泛的后勤支援和装备来维持作战。 本书由英国军事专家撰稿,对*次世界大战至今为止的历史上各时期战争作了逐一评述,并对未来战争作了展望。书中配有珍贵的历史档案和照片,专门绘制精美的工艺绘图,并结合战场态势图和作战示意图,以便读者从军事历史的各个角度了解20世纪重大战役的全过程。 本书还特别注重在作战形态和战争特征方面的评论,有助于读者阅读生动的战争历史同时,对战争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塑造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整个世界战争史上,没有任何一场军事行动的头24小时能够像1944年6月6日这一天那样关键--就在 霸王行动 这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的第一天里,将近 7000艘各型舰船从英国起航,横渡风急浪高的英吉利海峡,将美、英、加等国132000名盟军成功运送到法国诺曼底海岸,正式掀开了开辟第二战场、解放欧洲大陆的历史篇章。 这场战役盟军共集结了多达288万人的部队。陆军共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空降师,约153万人。海军投入作战的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 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在内约1200 艘,登陆舰艇 4126 艘,还有运输船5000 余艘。空军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 架。本书描述的就是这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登陆战的第一个24小时,被时任盟军登陆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称为:
20世纪20年代,一场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沉浸在一片和平和繁荣中。在许多人眼里,这是一个“黄金年代”。然而浮华背后,另一场世界大战的风暴正在酝酿。作为战胜国的英法两国继续主导着世界秩序,它们在全球拥有大片殖民地。而这引起了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的不满。这三个19世纪末新崛起的国家也在追逐自己的帝国利益,但它们发现,留给它们的空间有限。后来,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刺激下,这三个国家把郁积多年的仇恨转变成了新一轮帝国主义扩张行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占中国东北。这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为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拉开了序幕。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兰非军事区。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英法两国对德宣战。随后,苏联和美国也相继被卷入战争,战争还蔓延到了北太
所谓 兵要 ,即用兵之要, 地志 ,即地方志、地理志,而 兵要地志 则特指用于作战的军事地理志,即部队拟定对敌作战计划时所需要的各方面战场资料,包括天气、地形地貌、道路、后勤补给等多种要素,并延伸到经济、政治、民族、宗教和人土风情等多个方面,实际上是全方位的战场调查,既是军事地形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军事情报学的一部分。本书所指的兵要地志,主要是 二战 期间侵华日军针对中国战场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基础上编撰、绘制的图文并茂的军事资料,是当年日军对华作战的绝密文件。 由于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这些兵要地志绝大部分被日军焚毁,或被盟军缴获,少数幸存的也尘封于相关的馆藏里鲜为人知。 事实上,日军对中国的觊觎远在 二战 前就早已开始,长达百年之久。 本书通过日本百余年来对中国战场调查的梳理,意在揭示日
本书在充分占有原始资料并认真分析前人及时人对贾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生平事迹及著作真伪、写作年月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考辩,对其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教育、文学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索。作者对许多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是贾谊研究的总结性著作。本书还对陆贾、晁错的生平、思想进行了系统分析、亦不乏新意。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客观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成就的著作,融学术性和工具性于一体,以完整性、客观性、实用性为指导原则和显著特色。全书共200余万字,由五编组成。中国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