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版,此次再版作者对此书作了全面修订。本书是研究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的专著,对梅洛-庞蒂早中晚三期思想都有较全面的介绍。
该书基于科利和蒙提那里版《尼采全集》译出,排序上严格按照作者的写作年份,内容上严格忠于原始笔记,较之其他版本更具有权威性。 该书根据科利和蒙提那里考订研究版《尼采全集》第12卷和第13卷译出,并根据第14卷补译了相应的编者注释。第12卷和第13卷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收录尼采作于1885年秋至1889年初之间的全部残篇遗稿,包括了后人编辑的所谓尼采 主要著作 即《权力意志》诸版本的内容。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巨著。他认为当时的哲学界一片混乱:独断论者内部分裂,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唯理论者与经验论者莫衷一是;怀疑论者粗暴地反对其他所有理论。曾经被认为是 一切科学的女王 的形而上学陷入了危机。这是人类理性生死存亡的时刻,康德希望重建形而上学,使理性为人类启蒙。他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了理性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康德哲学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 哥白尼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与康德的另两部著作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被称为三大批判。
孤僻怪异的少年,毕生的自杀准备,狂暴的生活偏好,死亡谷与车祸的神秘启示 福柯的生活同他的思想一样丰富、迷人又充满争议:童年时期对同班男孩的别样情感;大学时期屡次的自杀尝试;初入学界,对笼罩学界的大哲萨特的反对与批判;在德里达当场批评《疯癫与文明》时的一言不发;对政治运动暧昧不定的靠近与远离;对伊朗革命的矛盾态度;与德勒兹的学术同盟及其日后的解体 在米勒的这本书中,福柯的这些经历,都与他的思想 对法国科学史与认识论传统的继承,对现代人道主义的反对,对非理性、异常、区隔的关注与考察,对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的揭示,对结构主义的抗拒,对死亡主题的迷恋 相互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福柯的生与死、爱与恨、行动与思考、体验与激情。 从存在中取得*收获和*乐趣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
《庄子发微》系钟泰先生晚年重要的著作,为其毕生研治庄学的结晶。在早年著作《中国哲学史》中,钟泰认为庄子 学贯孔、老二家 ,而在《庄子发微》中则认为自己此前仍旧 不免影响之见 ,终确立庄子之学根本孔子,为孔门颜子一脉正传。 庄学源远流长,派别繁多,有以道解庄者如褚伯秀《义海纂微》,有以儒解庄者如宣颖《南华经解》,有以佛解庄者如憨山德清《内篇注》,有以文解庄者如刘凤苞《雪心编》。《庄子发微》或可归入 以儒解庄 一脉,但其丰富性非只 以儒解庄 四字便可囊括。钟泰先生深于训诂,对清代朴学家治庄成果多有驳正;长于义理,于庄子繁难论说皆剖析精微;又时时会通《庄子》与六经及先秦诸子,同异互见;尤可称道的是其注重内七篇乃至三十三篇的内在联系,以庄解庄,真正做到了 道通为一 。《庄子发微》甫一问世,便为当
1. 以 日本大谷大学藏刻本 为底本,参校 续藏经本 ;2. 书前有一篇 整理说明 ;3.《成唯识论》原书分十卷,故《证义》也是十卷,另卷前有王肯堂的一篇 自序 ;4. 十卷主体内容体例为:《成唯识论》原文,王肯堂的 证义 ,脚注中的 校证 文字;5. 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根据文义细分段落,人名下加横线,尤其是考证出 证义 所引用的各种经论和前人著述及在现行本中的页码,此项考证工作量极大,也只有经过此考证才能展现出《证义》是晚明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
《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在1818年任柏林大学教授时写的,于1821年正式出版,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法律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国家观,也是人们研究黑格尔晚年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本书从哲学的角度解析法,用辩证的思维探悉法、道德与伦理之间的奥秘,从而迈向自由的意志。黑格尔的法哲学属于其哲学体系中的精神哲学部分。在黑格尔看来,无论是自然哲学还是精神哲学,都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与应用。法哲学作为精神哲学中的客观精神同样也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与应用。黑格尔认为,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的自由是受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的自由。所以,自由在法中才能实现。他把这种法的发展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法哲学原理》一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析了数字劳动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并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型剥削进行了批判。本书认为,数字劳动从物化逻辑转变成数字逻辑而构建数字社会的整体架构,从而助推了数字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数字资本主义是数字资本逻辑在空间扩张上从物理性转向数字化,并通过数字劳动体系形成对物质世界的历史性重构。 本书主体部分共五章。其中第一章是对数字劳动的基本范畴界定。第二至五章分别参考马尔库塞、罗萨、哈维、福柯等人的理论,如技术理性、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剥夺性积累理论、生命政治理论等,以此为视角,对数字劳动进行意识形态批判,分析数字劳动推动数字社会加速的本质,剖析数字资本的剥夺性积累本质,分析数字劳动与生命政治的数字化延续。
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版,2023年崇文书局第二版。本书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重要的非主流哲学家,对我们了解现象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了解现象学的特征多有助益。 编 黑格尔时代的反思辨思潮 ,介绍了自由主义思想家威廉 洪堡、施莱尔马赫,被遗忘的现象学先驱弗雷斯,以及贝内克和布尔察诺。第二编 黑格尔之后到普法战争之前(1831 1870)的德国哲学 ,介绍了特楞德伦堡,科学唯物论的几位代表人物,叔本华,基尔凯郭尔,以及现象学先驱洛采。第三编 普法战争之后的德国哲学 ,介绍了新康德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以及与之同时期的科学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反对者,后介绍了对海德格尔影响很大的狄尔泰。 附录介绍了现象学运动的发展和现象学对20世纪西方哲学的影响。
《成唯识论讲话》是慈航大法师对唯识学基本典籍《成唯识论》的详细讲解。作者一字一句对原文进行白话解读,既对原文有必要的考证,又对文义进行了适当的发挥,使原来艰深的唯识理论变得通俗,可谓是《成唯识论》的极佳入门读本。
《哲学研究》是体现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本书为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 之一,是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及其后期哲学思想的重要入门书籍。作者首先对维特根斯坦的生平背景进行介绍,后以文本细读的方式,清晰地梳理了《哲学研究》的主要观点,厘清了读者阅读原著时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原著进行了细致而易懂的导读。书中还融合了当代学者对《哲学研究》的批判,为读者理解原著拓宽了视野。清晰的行文和令人信服的分析,使本书成为首次接触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读者的理想导读。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 简介 劳特利奇哲学经典导读丛书 精选多位影响西方思想进程的伟大哲学家,如笛卡尔、黑格尔、克尔凯郭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等的代表作品(《第一哲学的沉思》《精神
第2卷共50章,是对第1卷前四篇内容的补充。其中,第1 17章是对篇的补充,第18 28章是对第二篇的补充,第29 39章是对第三篇的补充,第40 50章是对第四篇的补充。这些内容更通俗易懂,包含了他的思想精髓。其中有些是传颂的名篇,如 论天才 论历史 论大自然的美 关于音乐的形而上学 等。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他的思考过程和思想的转向,认清从生命意欲学说到权利意欲学说的承继关系,以及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精分学说的影响,因而肯定是研究他的思想的重要著作,绝不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注释和说明。叔本华在给出版商的信中说: 第2卷比第1卷更好。和第1卷相比,第2卷犹如一幅着色的图画,第1卷只是一幅速写。它是我一切著述中的佼佼者,甚至第1卷的全部意义也只有通过第2卷才能显现出来。 他在序言中说: 我的著作明
雅克 比岱说,这部书稿 是阿尔都塞思想理想的入门书 。巴利巴尔说, 这个文本已经成了、并将继续是阿尔都塞重要的文本之一 。 阿尔都塞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过,马克思为 科学认识 开辟了一块新大陆,即 历史大陆 ,马克思因这个开创性贡献,而类似于科学史上的泰勒士和伽利略 前者开辟了 数学大陆 ,后者开辟了 物理学大陆 ;后来阿尔都塞还提到弗洛伊德 也为科学认识开辟了一块新大陆,即 人的无意识 。所以在他看来,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是出生于19世纪的两个伟大的人。 阿尔都塞所说的历史科学,就是关于社会形态及其变化的理论。但他在谈到马克思开创的这门新科学时,总会有所保留,会说马克思只是为这门科学奠定了基础。在《论再生产》中,他也一再强调,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还处于描述性的阶段,而他的全部努力,就是要促使
作为何怀宏教授的学术力作,《罗尔斯正义论研究》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当代著名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何怀宏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翻译《正义论》以来,持续关注并推进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研究,《罗尔斯正义论研究》是其多年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 《罗尔斯正义论研究》系统梳理了正义理论的演进史,探讨了罗尔斯正义论产生的影响,作者从追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渊源,剖析其与古代契约正义思想及近代社会契约理论的紧密联系入手,逐步揭示出正义理论的现代性问题,并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原则、应用和证明方法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充分展示出了罗尔斯正义论的面貌,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西方正义理论的发展路线图。同时,作者立足中国学者视角,从多文明、长时段的维度对正义理论展开了深刻批评。
罗素一生著作等身,有许多名著流传,《西方的智慧》是罗素名著中的名著。罗素写完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意犹未尽,认为有必要写一本以哲学思想发展为主线的概观的西方文明史。《西方的智慧》是继《西方哲学史》后研究、探讨西方哲学史的又一部力作,不能将前者视作《西方哲学史》的简本。在这里,罗素极尽提要钩玄之能事,以大家之手笔,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西方哲学史之流变。而且,罗素始终将哲学史放在社会、政治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故其叙述具有凝重的历史感。正如这本书稿的副标题所示,在自希腊城邦政体以来,迄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政治等大背景下,探讨整个西方文明演进的脉络,旁及科学、宗教、经济、文学乃至社会习俗。此书完成后,罗素在助手的帮助下,在文中插入394幅图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大量的表明哲学思想
15世纪至19世纪初,横亘在库萨与黑格尔之间的,不仅有时代,也有世界。 其一是了解权威世界秩序的知识分子世界,每一位哲思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这个伟大秩序; 另一个则在启蒙与革命之后,见证了资产阶级高光时刻的破晓,伴随着混凝土的烟囱、无产者的贫困 市民社会逐步发展,哲学史上的 大问题 呈现出新的形态。 普莱希特哲学史 系列是德国当红 现象级 哲学家普莱希特为大众读者写作的哲学史。第二卷《认识你自己》讲述西方哲学的黄金年代,名家辈出的近代哲学四百年。读者会穿越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启蒙运动以及德国唯心论的思想世界。看见意大利商业市镇的繁荣、跨入工业时代早期的大不列颠和大革命前的法国,如何成为路德、伽利略、笛卡儿、霍布斯,乃至于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的思想交锋舞台,他们尝试破除教
陈献章诗文有《白沙先生诗文》和《白沙子全集》多个刊本,这次整理,取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何九畴编刻《白沙子全集》(香港:白沙文化教育基金会,一九六七年影印本)为底本,之前高简等人在明嘉靖十二年(1533)编刻的《白沙子》较为完善,何九畴的祖先何熊祥于明万历四十年(1516)在高简本基础上增加 补遗 一卷,后出转胜,何九畴在此基础上又远近搜访,重新编次,刊行面世,是诸本中为完备的刻本。中华书局曾在一九八七年七月出版过《陈献章集》,收入其 理学丛书 中,所采用的底本也是何九畴康熙四十九年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出版繁体竖排本,增补了文三十余篇,诗三百六十余首,共计三百九十余篇(首),编次上模糊不清的地方加以厘定并说明。此次《陈献章全集(简体增订本)》主要增加了一个参校本,即天启元年王安舜刊本,
本卷收录的三个文本《对我的哲学体系的阐述》《基于哲学体系的进一步阐述》《动力学进程演绎》均出自谢林主编的《思辨物理学杂志》,这份杂志在当时影响巨大,标志着谢林与康德-费希特传统的先验-主观唯心论告别,向着从 者 出发的大全一体体系迈进。在哲学史上,这也是所谓的 唯心论 出现的标志性著作。 这三个文本共同构成了谢林著名的 同一哲学 的基本框架和结构,也构成了同时代人和后世理解谢林的基本材料。无论是费希特还是黑格尔的谢林批判,所依据的都是本卷中的两部《阐述》。因此它们是理解德国唯心论发展内部争辩史的重要材料。诸如 黑夜里的牛 这样的著名批判,就是针对这两部《阐述》的。 此外,谢林在这两部阐述中的一个亮点,就是结合开普勒定律,提出了在同一哲学框架下的 天文-地理学 理论,以对抗牛顿的 机械-还原论 传统
什么是道? 无为 就是躺平吗? 老子是不是主张 愚民政策 ? 寥寥五千余字的《道德经》蕴含着无穷的生命智慧,但也因它的简洁,引发了后世读者的诸多迷思。 《道德经》究竟说了什么?今天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它呢? 针对于此,刘笑敢教授在本书中通过八大主题,将《道德经》八十一章妙语整合为融贯的道家思想体系,详解《道德经》的核心关键词:道、自然、无为、正反 更有老子治国理政的独特命题和以及现代社会的重要启示。 68项专题解读,32篇答疑解惑, 为读者扫清《道德经》的阅读迷障,深入浅出地传授老子的独特智慧。